在王廷相生活的时代,明王朝濒临空前的政治危机。农民起义彼伏此起,边患日益严重,各地藩王反叛不断发生,奸佞当道,宦官擅权,贪贿成风。在思想领域,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已经衰朽,王守仁为了解救明王朝统治的危机,极力鼓吹他的心学。王廷相在政治上不满意宦官的专横,在思想上赞成张载的唯物主义学说,反对程、朱、陆、王唯心主义谬论。他28岁时被选为翰林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亳州判官。但他毫不气馁,积极从事教育事业,培养出许多“才名播天下”的学生。后来升任高淳知县,又升为御史。在巡抚陕西期间,曾裁制镇守太监廖镗勒索人民的罪行,又抵制过两个宦官的纳贿干涉校政的丑恶行为,因此被宦官合力栽赃诬陷而下狱。嘉靖年间,历任湖广按察使,南京兵部尚书等职。他曾在严嵩当政残杀异己、满朝文武噤不敢言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上疏抨击弊政,以致被诬,斥为平民。王廷相品行端正,生活俭素,为官廉洁,办事公正,敢于同权奸斗争,是封建官僚中比较正直、有远见的知识分子。但他毕竟是地主阶级的官僚,与人民革命势不两立,曾多次镇压农民起义,并因有功而不断升迁。
王廷相学识广博,一生勤于著述。他的著作后人汇编为《王氏家藏集》和《王浚川所著书》。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了《王廷相哲学选集》,1989年又出版了《王廷相集》,收入在《理学丛书》中。其中哲学代表作是《慎言》和《雅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