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作者章炳麟(1869~1936),初名学乘,因羡慕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为人,更名绛,号太炎,字枚叔,浙江余杭人。他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识渊博的资产阶级学者。

    章炳麟幼时从外祖父朱有虔读经,受到朱有虔民族主义思想影响。23岁时就读于杭州“诂经精舍”,从著名经学大师俞樾学习经学,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1897年在维新运动的感召下,不顾老师俞樾的反对,到上海任《时务报》撰述,不久又在《经世报》、《昌言报》等处任职。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同孙中山取得联系,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1901年,发表著名的革命著作《訄书》,宣传反清革命,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902年,和蔡元培等组织革命团体“爱国学社”。1903年,为邹容的《革命军》作序,极力推崇这部著作,因此同邹容一起遭捕入狱,被监禁三年。1906年出狱后赴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1910年任光复会会长,主编机关报《教育今语杂志》。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任会长,主编《大共和日报》。又应孙中山的聘请,任总统府枢密顾问。后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曾被幽禁于北京。1917年,又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复辟势力进行斗争。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脱离人民,脱离革命,思想严重的落后于时代潮流。到晚年,成了文化上和政治上的保守人物。

    章炳麟一生著述很多,大都收在《章氏丛书》和《章氏丛书续编》中。他的革命著作、哲学著作主要有《旭书》、《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诸子学略说》、《无神论》、《建立宗教论》、《俱分进化论》、《排满评议》、《驳建立孔教议》和《菿汉微言》等。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抨击保皇言论,鼓吹革命的战斗檄文。其产生的背景是:自从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以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以反对沙俄侵占东北和清朝出卖领土为契机,把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提上了改造中国的日程。在此形势下,康有为于1902年发表了《答南北美洲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力图论证中国绝对不可能实现民主共和,因此绝对不可以放弃对光绪皇帝的希望。这篇文章成了保皇派对抗革命的宣战书和总纲领。为了从理论上对保皇主义进行一次系统的清算,正面阐明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章炳麟于1903年写了脍炙人口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为用革命手段对抗帝国主义的瓜分威胁和推翻卖国腐朽的清王朝而大声疾呼,在当时起了重大的进步作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