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关学的创始人,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之一,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张载在我国哲学思想史上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了“太虚即气”的元气本体论学说。他认为,宇宙的本体不是精神,而是物质性的太虚之气。“太虚”本义指太空,亦即空间。张载继承了这一概念,并赋予新的涵义,提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这是张载元气本体论的一个基本命题,意思是说,太虚虽然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物质存在的本来状态,是宇宙万物万象的本体。
张载的“太虚即气”的元气本体论学说,在中国哲学史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扬弃了由王充开其端,经过范缜到柳宗元、刘禹锡告一段落的元气自然论,从而开创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新阶段。张载开创的元气本体论,经过王廷相、罗钦顺等,到王夫之而达到高峰,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其次,张载的辩证法思想,在当时来说是比较深入、全面、自成体系的。
张载认识到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明确提出了“物无孤立之理”的命题。他认为事物之间有同一和差别的关系,有由于彼此影响而发生的前进和退缩的关系,有事物发展过程中前物之终启后物之始的始终关系,有事物禅递过程中从无到有和由有变无的“有无”关系,如果没有同和异、屈和伸、始和卒、有和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事物就不成其为事物了。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互矛盾的两种力量的推动下才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张载在看到了事物相互联系的同时,还看到了事物发展变化。他提出的“著变”和“渐化”说,非常接近“质量互变”的辩证法思想,这是他对中国古典哲学的又一大贡献。
此外,张载的社会历史观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其伦理著作《西铭》中,张载极力宣传抽象的人性论,鼓吹超阶级的人类之爱,为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作辩护,号召人们安常处顺,乐天知命。因此,他受到了理学家、道学家们一致的赞扬,朱熹把他同周敦颐、邵雍、二程并称为“北宋五子”,清朝皇帝也把他列入陪祀孔庙的“十哲”之一。显然,对张载的这一思想,我们是应持批判态度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