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这么吃-餐桌前面别露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到外国朋友家赴宴别失礼

    在经历了许多饥不择食的日子以后,我们已经变得越来越富足。当我们都围坐在铺着雪白桌布、摆着锃亮刀叉的餐桌旁时,吃饭已经从只为了充饥的需求变成了一种令人愉快的复杂的社会习俗。

    在今天,当你应邀赴宴时,你对同桌进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谈话大概要比对饮食更感兴趣。因此进餐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把它取出来,放在旁边的小碟上。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千万别将餐巾别在衣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正餐通常从汤开始。在你座位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盘子旁边。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和果酱用的。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如果有鱼这道菜的话,它多半在汤以后送上,桌上可能有吃鱼的一把专用叉子,它也可能与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总之,鱼叉放在肉叉的外侧、离盘较远的一侧。通常在鱼上桌之前,鱼骨早就剔净了,如果你吃的那块鱼还有刺的话,你可以左手拿着面包卷或一块面包,右手拿着刀子,把刺拨开。如果嘴里有了一根刺,就应悄悄地、尽可能不引起注意地用手指将它取出,放在盘子边沿上,别放在桌上或扔在地下。

    2.别怕被邀请

    当你接到宴会邀请或准备出席大小形式不同的宴会时,如何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客人,其中有些礼仪是应当了解的。

    许多的社交活动,包括宴会、婚礼、晚会等,都是要由主人向客人发出邀请的。可以邮寄或送去请柬,也可以打电话或口头邀请光临,这要看活动是不是十分正式的以及时间是否来得及。

    你接到宴会的请柬后,要及时让主人知道你能否赴宴,因为主人需要事先安排就餐的座位。如果你谢绝邀请,主人还可以另请别人。如果你和你的家人或伴侣原来准备出席,但临时有事不能来了,应当及时打电话向主人解释并道歉,因为一两位客人的缺席常常会打乱席位的安排。

    接到邀请后,如果是打电话或当面口头答复,不论是接受还是谢绝邀请,都要作得比较得体。不能只是简单地说一句“好,我可以来”或类似的只言片语。应该说:“太好了,我一定去。”这样就好得多。你如果谢绝的话,一定要表示出真心的遗憾,例如说:“实在遗憾,我那一天真的来不了了。前几天我还对妻子说,我们已经多日没见了,真的很想去一趟,但那天我们有一个重要的活动,无法去参加你们的晚宴。”等等。在谢绝邀请时,不需要详细地说明原因,但作一个简短的解释是比较有礼貌的。

    3.老板请吃饭不能这样做

    有时,老板也会约请我们吃饭,这是一件好事情,但有一些礼节上的事情还是要注意的。不然的话,好事也会变成坏事的哟。首先,如果你接受了约请,就应该按时到达,在服装上也要讲究一些,这样才能表示出你很重视老板的约请。其次,不要擅自决定带某些人去赴宴,如果一定要这样做的话,要事先和老板讲明,否则是很失礼的。另外,接到老板邀请,不要告诉办公室的同事们,不要大肆张扬,这样会让同事们感到失落和难过的,甚至会没理由地给你和同事们的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受到老板的礼遇,保持沉默是最好的。如果老板没当众邀请你,多半他也不希望别人知道。

    4.不要随便邀请老板吃饭

    小王在一个公司做白领,他很能干,也深得老板的赏识。但是,最近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想请老板吃一顿饭,表示自己的心情,但应该什么时候请老板吃饭,怎样请,成了一个难题。作为下属,有时是需要邀请老板吃饭的,但如何请老板吃饭,应该是慎重对待的事情,即使你和老板之间有深厚的交情,也不可以大意。

    首先,应该寻找好的时机,比如说很重要的工作告一段落(最好是大功告成、任务圆满完成之后的半月内,休息了几天),或者你刚刚获得提升、过年、过节,或者你想给老板提一个很重要的建议等等。如果与老板不是很熟,那还是等几年再请他。如果一直没有机会跟他混熟,那就没必要请他了,否则彼此会尴尬的,对你的前途未必就有利。

    其次,应该找几个比较合适的陪客,他们必须是你和老板的好朋友,互相比较了解,能谈得来,这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在一起吃饭,才能有一个好的气氛。

    另外,还要大致了解一下老板喜欢吃什么,这样你才能定下来在哪一个餐馆吃饭,点什么样的菜,如果老板不能吃辣的,你却把宴席定在了四川餐馆,那可就糟糕了。

    5.如此用餐不雅观

    现在,许多做了父母的人都不知道最起码的餐桌礼仪,更不用说怎样去教育孩子了。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当一家人在一起用餐时,两代人在餐桌上经常是一个比一个吃得快,而且发出很大的声响,吃的也都是些拿在手上大啃大嚼的东西。有一次,在肯德基,我的一位同学放下手上的汉堡,用手抓起一把刚上桌的薯条,蘸了厚厚的一层番茄酱,然后一股脑儿塞进嘴里,他的手指和嘴巴都沾满了油渍和番茄酱,我在一旁冷眼观看,觉得他的动作真是不够雅观。看到我的表情,他故意问我:“看到我这种吃相,礼仪专家会怎么说?”“简直不堪入目,老同学。”我回答。他笑了笑,并且回答:“你有没有看过你自己吃的样子?也非常不堪入目呀。”是呀,这种吃相现在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了。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从每顿饭做起,来纠正平常所养成的不良的用餐习惯吧。

    6.就餐不能这样吃

    我国一向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究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那么,吃饭也要有吃相。一个人的吃相好不好是很重要的,在家里你的吃相不好,会影响孩子,孩子会跟你学;在外面吃相不好,会给人家带来很不好的印象,人们会认为你没有教养,没有礼貌。因此,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吃相哟。

    那么,所谓的吃相都包括哪些内容呢?

    让我来告诉你吧。咀嚼东西时应该把嘴闭上,喝汤不要“咕咕”作响,不要把筷子和汤匙整个往嘴里塞,夹菜时不要用筷子在盘中乱搅,也不要专挑喜爱的吃。汤要是太烫,可以过一会儿喝,不要用嘴去吹,不要嘴里含着东西说话,也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说个没完。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等餐具,或用筷子直指别人。吃了东西嵌在牙缝里的话,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可用牙签剔牙。使用牙签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用餐时还须注意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吃饱后,应等众人放下筷子,并见到长辈示意散席时,方可离座。在别人家里做客,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当然属于吃相难看,即使在自己家中,也应该充分注意饮食文明和饮食礼仪。排座位时,要让尊者(家中长辈或来客)坐在主位朝南。盛饭递饭时要用双手捧上,不能单用一只手。坐时要坐正,别冲着桌角处坐,饭粒不能掉在桌上地上,骨刺不乱吐,吃完时碗里别存下饭粒和余菜,偶尔打喷嚏时千万别冲着饭菜,要立即转身捂口。吃相要讲究雅,讲究文明和礼仪。

    7.不要这样夹菜

    今天,小李有一个重要的应酬,他要请未来的岳父和岳母吃饭。他很想在餐桌上表现出自己应有的礼貌和风度。

    于是,他在家里花了一些时间找了很多书看,书上说:“一般情况下,当一道菜上桌后,应该等主人或长者动手后再去取食。如果需要使用公筷或公用调羹的菜时,应该先用公筷将菜肴夹到自己的碟盘中,然后再用自己的筷子慢慢食用。夹菜时,要等到菜转到自己面前时再动筷,不能抢在邻座前面。夹菜一次不要过多,不要刚夹一样菜放到盘子里,紧跟着又夹另一道菜;也不要把夹起的菜放回菜盘中,又伸筷夹另一道菜。夹菜时偶尔掉下一些在桌上,千万不要把菜再放回菜盘内。遇到邻座夹菜时要避让,不要让筷子打架。若同桌有外宾,不要反复地劝他吃菜,也不要给他夹菜,因为外宾一般没有这个习惯。看完之后,小李有很多感慨,原来吃饭时只是怎样夹菜就有这么多的讲究,看来真应该好好学习一下饮食礼仪方面的知识。”

    8.劝菜别让客人难堪

    一次,有人请我吃饭。餐桌上,主人十分热情,他很殷勤地为客人夹菜,劝客人吃这样,吃那样,以为只有这样做才能显出主人的热情与好客。我不愿意吃肉,可是他偏偏给我夹了一大块肉,弄得我很为难;我的旁边坐着一位老先生,他的牙口不好,可是主人却给他夹了一块排骨,弄得老人家不知道是吃好还是不吃好。

    在这里,我想奉劝所有请客的主人们,不要这样为客人夹菜,这样做是费力不讨好的,因为食物的味道与衣服的颜色和式样一样,都是各有所爱,没有一定的好恶标准的。这样说来,主人所喜欢的“好菜”,未必是客人所认为好吃的菜。肴馔的原料和烹饪的方法,在各人的见解上(尤其是籍贯不相同的人)很容易生出大不相同的评价。有时候,把客人所不爱吃的东西硬塞给他吃,与其说是有礼貌,不如说是令人难堪。

    9.喝汤不能出声响

    喝汤十分容易发出声响。我们有时会在电影里看到这样的镜头,有个人在饭厅里,捧着一个大海碗,呼噜呼噜地在吃面条,这样大的声音引得周围的人都抬起头,用一种不屑的眼光看着他,觉得这个人很没有教养。在日本文化传统中,喝汤时发出声响是正常而自然的举动。但在中国的饮食礼仪中却不这样认识,认为喝汤发出声响,是没有教养的表现。而主张喝汤时要小声,用汤匙舀汤,如果入口前汤很热,要吹凉汤匙里的汤,也要小声吹气。如果汤是装在汤碗中,汤里还有料,应该先把料吃光,再喝汤。这时你可以拿起汤碗,直接喝碗里已经凉了的汤。不过,千万不可以捧起盘子,直接从盘里喝汤。如果是清炖肉汤,而且汤的热度已经不再滚烫,你也可以直接拿起汤碗来喝,不用再用汤匙一匙一匙地喝了。看来,喝汤是很麻烦的哟!

    10.餐巾不能这样用

    现在,所有的餐馆里都有餐巾。各种颜色的印有各种图案的漂亮的餐巾,被折叠成好看的花或者是各种好看的形状,插在酒杯中。每个人都知道餐巾不是用来欣赏的,而是要用的。但很少有人会正确地使用它。

    当我们在餐桌旁坐定后,应该展开餐巾,覆盖在膝盖上。午餐餐巾应该全面展开来,至于大面积的晚餐餐巾,则应该展开至对折,然后铺在膝盖上。使用餐巾时,最要紧的一点是,除非站起来,否则它应该随时盖在你的膝盖上。假如在用餐时,不管因为任何理由必须离开餐桌,将餐巾放在座椅上,而非桌面上。用餐时,如果看到有人把沾有污渍的餐巾甩到桌面上来,实在是件很倒胃口的事。当大家都要离开餐桌时,将餐巾大致折叠一番,但不必折得很整齐,然后离席。

    11.饮酒莫贪杯

    酒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媒介。少饮一些酒对人健康有益,多饮则有害。这些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是到了酒桌上,有些人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我们要掌握这样几个原则:

    碰到需要举杯的场合,切忌贪杯,头脑要清醒,不可见酒而忘乎所以。贪杯好酒是失礼的。

    工作前不能喝酒,以免与人谈话时口喷酒气熏人。休班时喝酒要有节制,任何情况下的过量喝酒都是错误的。上班时带有倦容酒态,不仅违犯工作纪律,也是不检点的。旅游接待人员若醉意犹存去上班,会严重破坏服务质量,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交际酒会之间,与会者不要竞相赌酒、强喝酒,喝酒如拼命,劝酒如打架,就会把文明礼貌的交际变成粗俗无礼的行为,这是要不得的。应该是有礼貌地劝酒,主人或在座客人看到某人酒杯空了,有礼貌地先询问:“请再喝一杯。”如果对方用手遮掩杯口并说明不想喝了,则不必强迫。“舍命陪君子”是饮酒者的不自量而绝不是有礼行为,劝酒不成而恼羞成怒则是劝酒者的无礼无德。劝酒不成而反目是一种不近人情,而又令人莫名其妙的失礼行为。席间的干杯或共同敬酒一般以一次为宜,不要重复敬酒。勉强别人,不但达不到传递敬意的目的,而且会使对方感到为难而不悦。碰杯和喝多少也应该随各人的意愿,那种以喝酒多少论诚意的做法是不通情理的。

    酒桌上不要猜拳行令,吵闹喧嚣,粗野放肆。公共场合不可以划拳,家庭私人酒会一般也最好不要划拳,如果一定要划拳,应注意不要干扰邻居,不要违背主人的意愿、聊以助兴就可以了。而且,不要把划拳当做强行灌酒的手段。如果因此喝醉了酒,当众呕吐就十分丢面子了。

    如果真的喝醉了,一定要赶紧离开,找地方休息一下。酒能麻醉人的神经,使人思维紊乱,言语行为失控。如果这时借酒发疯,胡言乱语,说一些平时难以出口的话,做一些丑态百出的事,往往会使你追悔莫及。

    12.不可不知的斟酒礼仪

    喝酒,是中华民族一大嗜好。喝酒有许多应注意的礼节和习俗。

    就说斟酒吧,人们在为客人斟酒的同时,常说“满上满上”。这个满可不能理解为得溢出来,而是指满杯中的八成就行了。

    作为主人,要首先为客人斟酒。酒瓶要当场打开,酒杯大小要一致。如在座的有年长者,或有长辈、远道来的客人或职务较高的领导,要先给他们斟酒。如不是这种情况,可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斟酒,酒须斟满,但不要溢出来。作为客人,当主人为自己斟酒时,要起身或俯身,以手扶杯或作欲扶状,以示恭敬。

    还有一种“叩指礼”,就是主人在给客人斟酒时,客人要把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块,轻轻在桌上叩几下,表示感谢主人的斟酒。

    席上喝酒讲究碰杯,要碰杯就必须把杯中的酒喝干,一口气喝下去,还要倒过来让旁人看自己的杯子。在山区,这一礼俗很严格。碰杯后不干杯,要再罚酒的,也表示对朋友不够仗义。

    13.餐桌上哪些事情不能做

    请注意了,有一些动作是不可以在餐桌上做的,如果你做了下面的动作,就会显得没有礼貌,不雅观。

    打嗝

    在席间打嗝是非常不礼貌的,若真是无法控制,则可以用喝水、屏息的方式使症状减轻,若仍无效,则最好去洗手间打个够,等废气消了之后再返回座位。

    打喷嚏

    若只是暂时性的喷嚏当然可以用餐巾掩口方式,将污染减至最低。若是喷嚏不断则最好离席至他处处理,若真的无法处理则不妨先行离席,没有任何人会介意的。

    补妆

    补妆应该在洗手间或是人较少之处为之。公开场合补妆就好比是在梳头发、穿衣服……一般是不妥的。

    吸烟

    几乎所有的餐厅均已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为了避免其他人吸二手烟,瘾君子最好尽力克制烟瘾,如果真的烟瘾太大,则可利用正餐用完,在场人士已开始用甜点、咖啡时再离席前往室外吞云吐雾,如此既不算失礼亦不会妨害别人健康。

    剔牙

    剔牙也要注意,相当恶心、真的要吐也请以餐巾纸掩口,吐在纸巾上。牙签用完放在盘中即可,千万不要口中咬着一根牙签与人交谈,状似流氓无赖状,非常难看。有些人甚至用完餐后,口中仍叼着牙签到处走动,那更是离谱的举止了。

    其他还有挖鼻孔、抓头皮、整理服装、打哈欠等,给他人不佳感觉的事情,在餐桌上最好都别做。

    14.中途离席别忘致歉

    明天,小许的好朋友要结婚,婚礼的宴席是一定要参加的。不巧的是,这一天小许还有一个重要的约会,怎么办?其实,我们很多人也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情。一般酒会和茶会的时间很长,大约都在两小时以上。也许逛了几圈,认得一些人后,你很快就想离开了。这时候,中途离席的一些技巧,你不能不了解。

    常见一场宴会进行得正热烈的时候,因为有人想离开而引起众人一哄而散的结果,使主办人急得直跳脚。要避免这种杀风景的后果,当你要中途离开时,千万别和谈话圈里的人一一告别,只要悄悄地和身边的两三个人打个招呼,然后离去便可。但在这之前,一定要向邀请你来的主人说明、致歉,不可一溜烟便不见了。

    还要注意,和主人打过招呼后,应该马上就走,不要拉着主人聊个没完。因为当天对方要做的事很多,现场也还有许多客人等待他去招呼,你占了主人太多时间,会造成他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礼。有些人参加酒会、茶会,当中途准备离去时,会问他所认识的每一个人要不要一块走。结果本来热热闹闹的场面,被他这么一鼓动,一下子便提前散场了。一个有风度的人可千万不要犯下这样的错误呀!

    15.不能这样喝咖啡

    到朋友家去,也许人家会请你喝咖啡,你知道怎样喝咖啡吗?

    喝咖啡也是有很多学问的,当人家请你喝咖啡时,你千万不能把咖啡放凉了再喝,咖啡要趁热喝:这是一种马上响应为自己冲咖啡的人的好意,并完全加以接受的礼节;咖啡的美味总是和温暖的心意并存着的。

    另外,还要注意品尝的顺序:品尝咖啡时,第一口一定要以纯咖啡形态来品尝,再视其必要先加砂糖,再加奶精,这是最合理的喝法,同时也不枉费泡咖啡的人的好意。

    喝咖啡前先喝冰水(冷水):因为冷水具有让咖啡味道鲜明地浮现出来的凸显功能,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咖啡的味道。

    最后要喝得一滴不剩,以感谢的心情将主人提供的咖啡喝完更是一种礼节。

    16.不能这样饮茶

    有客人来访,招待饮茶是常见的,但也有礼节。为客人沏茶之前,要先洗手,并洗净茶杯或茶碗。勿用破损或有裂纹的茶杯或茶碗待客,那是不礼貌的。还要注意茶杯或茶碗里面有没有茶锈,要清洗掉茶锈和垢迹。茶水不要沏得太浓或太淡,每杯茶斟得七成满就可以了,不必过满。

    正规的饮茶,讲究把茶杯放在茶托上,一同敬给客人。主人向客人献茶时,应起立,并用双手把茶杯递给客人,说“请用”。客人也应起立以双手接过茶杯,口中道谢。饮茶时应一小口一小口地慢酌品味,遇到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可用杯盖拂去或轻轻吹开,不要吃茶叶,更不要用手去捞开茶叶。

    旧俗以再三请茶为提醒客人告辞的表示,所以不必重复劝客人饮茶。

    17.不要这样吃西餐

    现在吃西餐已经成为都市人喜欢的一种应酬方式,但许多人并不太了解吃西餐的礼仪。吃西餐是有很多讲究的,因此,平时应该了解一些吃西餐的礼仪,免得到时候出现尴尬的局面。

    在进餐过程中,不要紧靠椅背,或紧贴餐桌,把胳膊放在桌子上,这是很不文明的举动。也不要随意脱下上衣,松开领带,或者把袖子挽了又挽。进餐时不要吃得太快,好似狼吞虎咽一般。喝酒不要一饮而尽,也不要站起来取菜。手上沾了菜汁,不要乱擦,更不要用嘴去吸吮。

    咀嚼食物时一定要闭着嘴巴,不能张开嘴巴发出响声。喝汤时要用汤匙一勺一勺地舀汤送进口中,不能用嘴唇去啜汤,发出呼呼的响声。如果汤太烫,可以轻轻吹一下或等它凉了以后喝,也不能去啜。嘴里含有食物的时候不要向别人问话,要讲话必须先把嘴里的食物咽下去后再说。如果吃一口菜觉得太烫难以下咽,只能喝一口凉水帮助降一下温,不能把食物往外吐。骨头或肉渣之类,应当吐在手中再放到菜盘边,不能直接吐到菜盘上或桌布上。用过的金属餐具都必须放在菜盘上,不应该放在桌布上。

    吃西餐时不应该拒绝对方的敬酒,在对方劝酒时,表情一定要热情,即便你不能喝酒,也要端起酒杯回敬对方,为表示礼仪,也要与对方碰一下杯,然后把杯子送到嘴边表示喝的动作。不可用双手比画说自己不会喝或不能喝,酒动也不动,这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行为。

    吃西餐时,席间不许抽烟,只有咖啡上来了,表示筵席结束时,才可以抽烟。

    18.吃自助餐别忘礼节

    记得好多年前,刚刚开始实行吃自助餐,我和朋友们也去吃了一顿,吃的是火锅,48元钱一位。那一天,大厅里挤满了人,人们排着队,把吃的东西一样一样夹到自己的盘子里去,所有的盘子都添得满满的,生怕不够吃。当然浪费也是惊人的,当客人离开的时候,桌子上还剩了很多的菜和点心。当时,人们认为自助餐就是随便拿,随便吃。其实并不是这样,吃自助餐也是有讲究的。

    吃自助餐虽然比吃正规西餐自由些,可也有自己的规矩:取菜的顺序一般是冷菜、汤、热菜、甜点、水果、冰激凌,如果人多,请排队按顺序取菜。

    一次取菜不可以太多,可多取几次,取到盘中的菜应当吃完。不要一次取得过多,最后剩下很多菜,造成浪费。

    几个朋友一起用餐,应自取自用,不要大家共取许多盘,像吃中餐那样一块儿吃。餐桌上如摆设多套刀叉,应按从外向内的顺序分别用来吃冷菜、热菜,横放的叉、勺是用来吃甜品的。

    吃完一盘可将刀叉平行竖放盘中,再去取下一盘。用过的餐具服务员会主动收去。

    除非餐厅特别声明,自助餐一般不含酒水。大饭店的酒水一般较贵,点时需注意看酒水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