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要有灵气-当断则断,拿出行动的勇气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现实生活中,事情的成功率,很多时候决定于个人胆量的大小。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如果你善于留意、观察,你就会发现无论是经济界的重量人物,还是娱乐圈的明星大腕,亦或是你周围的那些优秀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做事有灵活,善谋善断,行事雷厉风行,决不畏首畏尾,自己认准的事情不会轻易的被外界因素所左右。正是有这样的品质,他们一旦锁定目标,就勇往直前,想到就做到。因此,他们才能够比普通人更快的脱颖而出,更早的出人头地。

    1、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成大事不仅要有谋略,而且还要有在关键时刻随机应变,果断行事的能力,再加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一定能把难事办成、办好。

    在中国历史上,抓住机会成就大事的人物数不胜数,他们的成功事例读之引人入胜。在《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中“司马懿克日擒孟达”,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高明战略抉择。

    当时孔明兵出祁山,连战连捷,所向披靡,造成关中的紧张局势。魏主曹睿不得不“御驾亲征”,率军前往长安,抗拒蜀军。那时,出任新城太守的原蜀军降将孟达,由于既没有被曹睿重用,又被“朝中多人嫉妒”。所以便想乘曹魏后方空虚之际,举兵谋反,直取洛阳再归降诸葛亮。

    孟达此举若能成功,必将会与诸葛亮形成对曹魏前后夹击的战略态势,陷曹魏于完全不利的境地。与此同时,曹睿为了抗蜀的需要,重新起用正在宛城的司马懿。

    孟达谋反的消息,被即将去往长安的司马懿得知了,在这危急时刻,他当机立断,自作主张,一方面令大军向新城进发,并传令“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迟立斩”。另一方面,他又派参军梁畿赍乘轻骑星夜先一步赶往新城,“教孟达等准备征进,使其不疑”,并制造司马懿大军已“离宛城,往长安去了”的假情报。

    孟达果然中计,丝毫未加防范。结果几天之后,司马懿率大军突然出现在新城城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平定了这场预谋的叛乱。

    战争史表明:军事上取得很大效果的战争多是在敌人失去戒备或料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实施突然袭击取得的。司马懿克日袭孟达一战,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要想实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首先必须要想方设法隐蔽作战企图。袭击孟达一战,司马懿在这方面干得十分漂亮。当他得知孟达企图谋反的消息后,采取了一系列欺骗麻痹的手段,使孟达自以为得计,疏于戒备,为达成战斗的突然性创造了条件。

    如果想为突袭行动争取到极为宝贵的时间,就必须做到根据敌情果断灵活地实施指挥。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清楚,行动神速是实现出其不意的重要条件。但对一支军队来说,神速的行动,并不单单表现在部队的行动能力上,更重要的还体现在军事指挥员当机立断的决策水平上。

    当时司马懿刚刚被起用,身在宛城并非朝中之臣。按照规矩,采取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必须“写表申奏天子”,待奏准后才可行事。

    孟达也正是这样判断这个问题的,他认为“若司马懿闻达举事,须表奏魏主”,来回要费去月余时日,这就可以使自己从容地做好迎敌准备。但聪明的司马懿并没有死搬教条,他深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在事关安危的决策问题上,敢于先斩后奏,毅然采取了果断的行动。

    结果,使原先企图乘虚直袭洛阳的孟达,反被司马懿这一突然袭击打得昏头转向。这一仗,真可谓是以快制快、先机破敌的典型战例,体现出在关键时刻,军事指挥员随机应变、决断行事的重要价值。

    同时,我们还发现一有趣现象,就是数学计算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定量分析在正确的战术指挥中占有一定地位。

    孙子曾说过:“多算胜,少算不胜。”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数学计算只有在正确的作战指导思想下,才能发挥其作用,否则反而会推算出与实际相反的结论来。这次作战,孟达对司马懿作战的行程和时间,进行了具体的换算:

    宛城至洛阳八百里,宛城至新城一千二百里。

    孟达的计算公式是:800×2+1200。

    也就是,司马懿若前来讨伐,须先得派人去洛阳“表奏”,待得到魏主的“手令”,才能向新城发兵。于是孟达认为,至少需要“往复一月间”,才能行完这两千八百余里的行程。到那时,“城池已固,诸将皆在深险之地。司马懿即来,达何惧哉?”

    司马懿的计算公式却是:(2800-800×2)÷2。

    这就是说,司马懿决定先斩后奏,直接发兵前往新城,省去了往返洛阳“表奏”的时间,并且严令部队“一日要行二日之路”,结果仅用八天就赶到了出事地点。

    孟达由于作战指导思想上的失误,造成了对敌情的错误判断,结果导致了他在数学计算上的“时间差”。这一教训,应特别引起我们的深思。

    读古看今,我们在现代的商业战场上,更应该具备卓越的决断能力,用来创造一个新的格局。成大事者要杜绝在时间上的损失,积极努力地创造一个好的策划方案。

    2、快速出击,决不拖泥带水

    中国人在承袭自己文化时,并不是一味地蛮干,而是把她总结起来加以分类,而后系统化,并作为一种学问负载下来,同时用精典之极的语言概括。“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讲的是动与静的关系,如果引申到商业上,可以理解为在未得到商业信息之前,静观其变,等发现机会就马上行动,快速出手,决不拖泥带水。

    亚默尔是美国的一个实业家,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里看报纸,一条条的小标题从他的眼睛中溜过去。突然,他的眼睛发出了光芒,他看到了一条几十字的时讯:墨西哥可能出现了猪瘟。他立即想到:如果墨西哥出现猪瘟,就一定会从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州传入美国,一旦这两个州出现猪瘟,肉价就会飞快上涨,因为这两个州是美国肉食生产的主要基地。

    亚默尔看到消息后,内心非常兴奋,他的脑子也在高速地运转,这时他的手已经抓起了桌子上的电话,问他的家庭医生是不是要去墨西哥旅行。家庭医生一时间弄不清什么意思,满脑子的雾水,不知怎么回答。

    亚默尔只简单地说了几句,就又对他的家庭医生说:“请你马上到野餐的地方来,我有要事与你商议。”

    那天正好是周末,亚默尔已经与妻子约好,一起到郊外去野餐,所以,他把家庭医生约到了他们举行野餐的地方。

    亚默尔与他的妻子和他的家庭医生很快聚集在一起了,他满脑子都是这个消息的前景,对野餐已经失去了兴趣。他最后说服他的家庭医生,请他马上去一趟墨西哥,证实一下那里是不是真的出现了猪瘟。医生立即非往墨西哥,很快证实了墨西哥发生猪瘟的消息,亚默尔当即动用自己的全部资金大量收购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的肉牛和生猪,很快把这些东西运到美国东部的几个州。

    亚默尔的预料是正确的,瘟疫很快蔓延到了美国西部的几个州,美国政府的有关部门下令一切食品都从东部的几个州运往西部,亚默尔的肉牛和生猪自然在运送之列。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国内市场肉类产品奇缺,价格迅速猛涨,亚默尔抓住这个时机狠狠地发了一笔大财。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就足足赚了100多万美元。

    为什么亚默尔能够赚到这样一大笔钱,而其他人却不能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比别人更能准确地把握商机,一旦发现商机就果断出击、决不手软。

    商业上如此,在生活中其他的方面也同样,当你发现机会的时候,就不要拖泥带水、观望,而是要迅速的把握住它。

    3、善于创新才能柳暗花明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人做不好的,自己也要有勇气去做,选择了就要坚决果断的执行下去。如此,你的事业才会因执行而变得更加美丽。

    在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时候,举国欢庆,成了北京、中国,乃至全世界华人的一大盛事,这不仅是因为举办奥运会是国家的荣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是一个“香饽饽”,一块“肥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上个世纪后半期,举办奥运会却是让人害怕的事。

    那么当时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呢?

    曾经有几界奥运会的经济成绩让主办方心灰意冷。1972年的第20届奥运会在联邦德国的慕尼黑举行,最后欠下了36亿美元的债务,很久都没有还清;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举行,最后亏损了10多亿美元,成了当地政府的一个大包袱。1980年第22届奥运会在前苏联的莫斯科举行,当年的苏联比上两届举办城市耗费的资金更多,一共花掉了90多亿美元,造成了空前的亏损。

    面对这种前车之鉴,1984年的奥运会几乎到了无人敢涉足的地步,最后美国的洛杉矶看到没有人敢拿这个烫手的“山芋”,就以唯一申办城市“获此殊荣”,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显示其泱泱大国的实力。但是,等“夺取”到了举办奥运会的权利之后,美国政府就公开宣布对本届奥运会不给予经济上的支持,而且洛杉矶市政府也说,不反对举办奥运会,但是举办奥运会市政府资金支持……

    情况有些令人尴尬,那么谁能够出来挽救这场危机呢?

    洛杉矶奥运会筹备小组不得不向一家企业咨询公司求救,希望这家公司寻找一位高手,政府不补贴一分钱而能举办好这届奥运会。

    这家公司也没有懈怠,他们动用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根据奥运会筹备小组提出的要求,用计算机进行广泛搜寻,这个时候,计算机不时反复出现一个名字:彼得·尤伯罗斯。

    彼得·尤伯罗斯,1937年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文斯顿的一个房地产主家庭。大学毕业后在奥克兰机场工作,后来又到夏威夷联合航空公司任职,半年后担任洛杉矶航空服务公司副总经理。1972年,他收购了福梅斯特旅游服务公司,改行经营旅游服务行业。1974年,他创办了第一旅游服务公司,经过短短四年的努力,他的公司就在全世界拥有了二百多个办事处,手下员工一千五百多人,一跃成为北美的第三大旅游公司,每年的收入达2亿美元。

    从他所取得的业绩来看,不能说是惊天动地的,但是他非凡的管理才能由此可见一斑。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彼得·尤伯罗斯被选中了,因此担起了这副重担,担任起了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间。

    他虽然接手了,但举办奥运会的难处是他始料不及的。一个堂堂的奥运会组委会,居然连一个银行账户都没有,于是他只好自己拿出100美元,设立了一个银行账户,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他拿着别人给他的钥匙去开组委会办公室的门,可是手里的钥匙居然打不开门上的锁。原来房地产商在最后签约的时候,受到了一些反对举办奥运会的人的影响把房子卖给了其他人。事已至此,已经没有了退路,尤伯罗斯果断决定临时租用房子——在一个由厂房改建的建筑物里开始办公。

    从此,尤伯罗斯开始了他大刀阔斧的决策步骤,经过充分的思考,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他不失时机的灵活砍出了三斧头。

    首先,拍卖电视转播权。

    彼得·尤伯罗斯是这样分析的:全世界有几十亿人,对体育有兴趣的大有人在。很多人不惜花掉多年积蓄,不远万里去异国他乡观看体育比赛,并且更多的人是通过电视来观看体育比赛的。而事实的发展证明,在奥运会期间,电视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很显然,电视收视率的大大提高,广告公司也因此大发其财。

    彼得·尤伯罗斯正是看准了这就是举办奥运会的第一桶金子。他决定拍卖奥运会电视转播权。这在奥运会的历史上开了先河。要拍卖就要有一个价格,于是有人就向他提出最高拍卖价格1.52亿美元。尤伯罗斯听后,笑着说:“这个数字太保守了,还不止这些。”他手下的人都用一双惊奇的眼睛望着他。这些人一致认为,1.52亿美元都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而且在历史上也决无仅有。那些嗜钱如命的生意人能够拿出这样一大笔钱就已经不错了。大家都觉得他的胃口也太大了。

    精明的尤伯罗斯早就看出了助手们的心思,不过只是笑了一下,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他知道,这一仗关系重大,对以后的计划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于是,他决定亲自出马,来到了美国最大的两家广播公司进行游说,一家是美国广播公司(ABC),一家是全国广播公司(NBC)。同时,他又策划了几家公司参与竞争。一时间报价不断上升,出乎人们的意料,仅这一笔电视转播权的拍卖就获得资金2.8亿美元,这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其次,拉赞助单位。

    在奥运会上,不仅是运动员之间的激烈竞争,而且也是各个大企业之间的广告竞争,因为很多大企业都企图通过奥运会宣传自己的产品。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竞争常常会超出运动场上的竞争。

    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尤伯罗斯巧妙的设法加剧了这种竞争,于是奥运会组委会作出了这样的规定:本届奥运会只接受30家赞助商,一类运动仅选择一家,每家至少赞助400万美元,赞助者可以取得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某项产品的专卖权。

    在这种有选择的竞争诱惑下,各家大企业都纷纷抬高自己的赞助金,希望在奥运会上取得一席之地。

    以饮料行业为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是两家竞争十分激烈的对头,两家都有志在必得的气势。在1980年的冬季奥运会上,百事可乐获得了赞助权,出尽了风头,此后百事可乐销量不断上升,尝到了甜头。可口可乐对此耿耿于怀,一定要夺取洛杉矶奥运会的饮料专卖权。他们采取的战术是先发制人,一开口价喊出了1250万美元的赞助标码。百事可乐根本没有这个心理准备,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对手拿走了奥运会的专卖权。

    而在照片胶卷行业就比较具有戏剧性了。在美国,乃至在全世界,柯达公司的名气都是相当当的,自己也认为是“老大”,摆出来“大哥”的架子,与组委会讨价还价,不愿意出400万美元的高价,拖了半年的时间也没有达成协议。就在这个时候,日本的富士公司乘虚而入,拿出了700万美元的赞助费买下了奥运会的胶卷专卖权。消息传出之后,柯达公司十分后悔,懊恼之余,把广告部主任给撤了。

    由此可见,当时竞争的激烈程度。最后经过多家公司的激烈竞争,尤伯罗斯获得了3.85亿美元的赞助费。

    第三,“拍卖东西”。

    在别人那里,奥运会是赔本的买卖,但在尤伯罗斯却不一样了,他手中拿着奥运会的王牌,在各个环节都让富豪们及有钱的人掏腰包。

    火炬传递是奥运会的一个传统项目,每次奥运会都要把火炬从希腊的奥林匹克村传递到主办国和主办城市。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传递路线全程高达15000公里,最后传到主办城市洛杉矶,在开幕式上点燃火炬。

    以尤伯罗斯为首的奥运会组委会在传递上又开始做了文章,他们规定:凡是参加火炬接力的人,每个人要交3000美元。很多人都认为,参加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是一件人生值得纪念的事情,拿3000美元参加火炬接力也“值”。就是这一项,他就又筹集了3000万美元。

    另外,奥运会组委会还规定:每个厂家要到奥运会做生意,必须赞助50万美元才可以去,这样,结果有50家杂货店或废品公司出了50万美元的赞助费,获得了在奥运会上做生意的权利。

    除此以外,组委会自己还制作了各种纪念品、纪念币等,以高价出售……

    洛杉矶奥运会的最后结果,虽然没有花美国政府和洛杉矶市政府的一分钱,但却盈利2.5亿美元,创造了一个奥运史上的奇迹。

    正是从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奥运会的举办权成了各个国家争夺的对象,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尤伯罗斯之所以受命于危难之际而最后创造了奇迹,关键就是他的奇思妙想和果断决策的能力,他善于发现可以赚钱的东西,善于发现市场的竞争点,更重要的是他能及时的捕捉住了关键的机会并坚决地执行下去。

    4、利益当前,该放就要毫不吝惜的放

    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也道出了人们的心声。当利益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是选择还是放弃,这既是一种取舍的体现,更是一次决断意识的体现。

    1899年,约瑟夫·霍哈出生于波罗地海沿岸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里。

    由于从小就失去了父亲,约瑟夫在很小的时候就跟随母亲来到美国谋生。

    置身在美国这样一个经济社会里,他14岁时就开始混迹于纽约股票交易所的露天市场里,注意当时的金融动态了。

    17岁,正是在这个黄金般的年华中,经过3年股市行情的调查和研究,约瑟夫自信有能力独立开创自己的事业了。他辞去了爱默生留声机公司的职位,依靠仅有的255美元,开始建构自己的金融基业了。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可是在他这里却似乎失灵了。作为股票场外的市场经纪人,依靠这仅有的255美元,他居然一帆风顺。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竟利用股票差价的买进卖出净赚16.8万美元,创造了一个小小的令人羡慕的奇迹。

    他为自己购置了一套漂亮的衣服,为受尽苦难的母亲买了一座宽大的房子。此时的他,似乎有些被胜利冲昏头脑了。于是,他不禁沾沾自喜地想到,对于金钱,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能有犹太人那样的天赋。

    可是很快,他便尝到了首次失败的滋味。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约瑟夫不听别人的劝告,固执地用低廉的价格买下了雷卡瓦那钢铁公司,结果由于战争迅速结束,雷卡瓦那钢铁公司的股票暴跌,他也赔得只剩下4000美元了。本想作一次聪明的投机生意,不料聪明反被聪明误,约瑟夫已趋于破产的边缘了。

    为找出失败的原因,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静心反思。两天后,他得出了结论: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股市行情变幻不定,起伏莫测,自己虽然具有一定的股票知识,但缺乏其他方面的信息和知识。他说:“我犯了很多错误,一个人如果说不会犯错误,那是在说谎。但是如果我不犯错误,我也就没有办法找到新的机遇。”

    通过这次失败,他深切地体会到:除非你十分了解内情,否则千万不要只图眼前的利益,去买减价的东西。

    这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金融家的肺腑之言。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又决定重新白手起家,坚定地走下去。

    是的,对于金钱,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能有犹太人那样的天赋。

    1924年,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发现未列入证券交易所买卖的某些股票实际上是有很大利润可图的,而这些股票并不被某些金融大亨所看重。而且,买卖这种股票虽然周期略长,但风险却极小。他几乎是凭着直觉敏锐的发现,这正是他摆脱目前困境的最佳时机。

    于是,他毫无犹豫,立即放弃了证券的场外交易,把精力放在了这些股票的交易行情上,开始做起未列入证券交易所买卖的股票生意。

    起初,由于资金不足,他不得不少量购进,做着薄利多销的经营。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他终于开办了自己的证券公司——霍希哈证券公司。到了1928年,约瑟夫已成为一个成功的股票经纪人了,他的公司每月利润都达到20万美元左右。

    这一年,他刚满28岁。初出茅庐的他,在当时美国的金融界已经有了令人羡慕的一方领地。

    约瑟夫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在貌似平静、实则杀机暗藏的危机关头悬崖勒马。

    纽约的股票交易变化之快,就像六月的天,阴晴不定。

    第二年春天,股票交易轰轰烈烈,一浪高过一浪,股价也像疯了一样愈炒愈高。人们都疯狂地跑去做股票生意,似乎人人都看到了一个遍地黄金的大好时机。

    本来约瑟夫也准备用50万美元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买一席单,但经过深思熟虑,他突然决定放弃了这个念头。事后,他回忆道:“当你发现连医生都停业而去做股票投机生意的时候,那么,一切都已经乱了。大户买进公益事业股票,然后又把它们抬高价码抛出,这真令人害怕。所以,我在8月份就把全部股票抛出,结果在它们大幅降价之前净赚了400万美元。”就这样,约瑟夫坚定不移地在世界金融市场中开拓前进,最终成了世界金融领域的骄子。

    别人都赔得一塌糊涂,而他却赚了400万美元,这当然是了不起的奇迹。

    但是,这样的奇迹却是在约瑟夫失败后创造出来的。正是在失败后,约瑟夫并没有垂头丧气。相反,他以痛定思痛的冷静和理智不断思索,终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借此从挫折中摆脱出来,果断作出相应的决策,最终不为当前利益所诱,毫不犹豫的放弃了眼前的东西,成就了自己。

    5、办大事需要闯劲

    在生活中看似有好多不合乎情理的地方,但不要轻易的就放弃,也许这看似不合理的地方正是你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这时只要动动脑,带上一股闯劲儿,或许你的事就水到渠成了。

    去年毕业前夕,苏珊四处投递求职信,为了找工作,留在这个她寒窗七年的大城市。几经努力,一天,一个大公司电话通知苏珊次日去面试,地点设在一家大宾馆。

    第二天,苏珊提前30分钟到了这家大宾馆。此时宾馆前已经聚集了几十个前来面试的求职者。他们都被告知,保安没有接到公司的通知,不能随便进去。苏珊想:公司没有通知?这样大的公司恐怕不会开这样的玩笑吧!是不是事出有因?

    她思考片刻,果断的作出决定,就若无其事地向宾馆的大门走去,两个保安立即拦住不让进。

    苏珊说:“我不是来面试的,是来找你们经理的,我是他的朋友,已经打电话预约过了,不信你就打电话问问。”

    保安没有再说什么,很客气地让苏珊进了大门。来到电梯间时,有几个跟苏珊一样的应试者正在那里等着,都说是电梯坏了,正在修理。苏珊想:他们可能也像我一样,是“混”进来的!这下,苏珊更坚定了信心,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一定是招聘单位设的“路障”!

    她没有加入等候的行列,转身就沿着楼梯朝15楼跑去。当苏珊气喘吁吁地走进1509房间时,该公司的几个主考官早已等候在那里了。

    进去之后,苏珊进行了自我介绍。

    考官说:“你已经被录取了。”

    苏珊感到有些突然。

    负责的考官说:“既然你已经来到这里,说明你已经完全合格。”

    苏珊也许与其他竞争者的能力没有什么区别,但她却凭借着自己的机灵和一股闯劲儿,战败了很多竞争者,取得了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胜利。

    6、关键时刻,绝不缩手缩脚

    与名人“牵手”,可以把自己从低处拉到高处去,这样做既可省力,还可省时。但能否与人拉上手,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所以,当机会来临时,要想办法来表现自己,不要缩手缩脚、畏首畏尾。

    在封建社会,婚姻可以作为一种政治手段,来谋求两家的同富贵、共繁荣。稍稍有头有脸的人家,都讲究“门当户对”,把婚姻作为一种扩大势力的手段。生活在等级社会里,尤其是生活在基层社会的刘邦,对于这样的手段当然也心知肚明,虽然可遇不可求,但他也时刻都在寻找这样的机会。

    对于早婚的封建社会来说,刘邦结婚很晚。早在公元前225年秦攻灭了楚国,刘邦的家乡隶属楚地,自然也跟着并入秦的版图,这时的刘邦已23岁。到了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时,已27岁的刘邦在仕途上依然没有太大的起色,但已经结交到了一批可以为其所用的朋友,此时他已是晚婚的青年了。

    大约在他30岁时,即秦始皇二十九年,进入壮年阶段的刘邦,已经把他在沛县的关系网编织得像模像样了。因萧何的推荐,刘邦“试为吏,为泗水亭长”。而在秦代,“亭”的最主要社会职能有两个:一是政府部门公干时经由的驿站,即过往官员歇脚的招待所,要为过往的官吏们提供食宿等方便,因而亭长的主要任务就是迎请接送这些过往官吏;二是相当于今日的公安派出所,要维护管辖范围内的治安。

    当了这样有一方实权的小官,就必然与其他亭的同僚们发生交往关系,这就为他步入仕途创造了条件,也为他产生非分的称王做帝的抱负提供了土壤和契机。尽管位卑职微,但对刘邦来说,总算挤进了官吏序列,算得上稍稍出人头地了。此时的刘邦生理和心理各方面都趋于成熟,长得仪表堂堂,高鼻梁,龙额头,再加上一副美丽的胡须,倒也显得气宇轩昂。

    沛县县令有个好朋友吕公,因在家乡结了仇,为逃避报复,带着全家来到沛县投靠县令。沛县衙内的官吏和社会名流,听说县令来了贵客,借以讨好、巴结县令而纷纷赶来祝贺。

    县令让助手萧何主持操办收受钱财、举办宴会、接待来宾等事宜。因为前来送贺礼的人太多,主办宴会的堂屋又不算太大,一时挤进这么多人,显得有些吃紧,萧何只好安排贺钱超过一千贯的人,坐在堂内,一千贯以下的安排在堂外就座。

    刘邦自然不愿放弃这一巴结县令的良机,但他又实在出不起钱,他思考片刻后,决定不能放过这个机会。所以,刘邦在听到萧何的宣布后,不动声色,迈步上前,拿起墨笔就在礼单上写了“贺钱万”三字。就是说,他的礼金是一万钱,实际上,他当时是一文没有。

    吕公听后大吃一惊,以为来了贵族,亲自到门口迎接,将刘邦引到堂内。刘邦也不客气,径直坐在上座。刘邦的这番举动,首先得罪了荐他去当亭长的萧何,他当时就对人说:“刘邦爱吹牛、说大话的毛病啥时都改不掉,现在又来了。”大家对刘邦虽有微词,但那位吕公却会些相术,一见刘邦就觉得相貌不凡,因此,并不真的计较他是否真能拿出来一万钱,反而对刘邦十分敬重。

    在酒宴上,人们谈兴又起,围绕着刘邦的“贺钱万”,有人想起了那些关于刘邦非同凡人的传说,于是交头接耳,议论不止。

    在席间窃窃的议论中,刘邦春风得意,更加表现自己,目的是给吕公以鹤立鸡群的印象,而众人在他的气势之下自然显得有些委顿。刘邦见形势对自己有利,再加上有备而来,便公开说明自己的不同之处,从“龙种”说到“龙颜”,一时说得四周的人惊疑不定。刘邦见大伙不太相信自己,仗着酒兴,顺势一下子捋起裤管,向四下里展示自己腿上的七十二颗黑痣,并得意地问大家:“你们知道吗?这可是赤帝的标志啊!”众人见状,皆疑为神人。

    这一切,自然都是刘邦表演给吕公看的,刘邦原本希望能够结交到吕公这样与县令有亲密关系的贵人,以后能够替自己说上话,以便在仕途上有一个更加有力的后盾,没想到吕公看了这一切之后,却另有打算,使刘邦种豆得瓜。

    酒宴快要结束时,吕公示意刘邦酒宴后留下来,刘邦当然求之不得,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了。酒宴结束后,吕公和刘邦单独交谈,越交谈吕公越认为刘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吕公说:“我从小钻研相术,观察不少人,但从没有遇到你这样有尊贵相貌者。希你好生努力,前程无可限量。如你不弃,我有一女儿,愿意嫁你为妻。”

    已年届而立的刘邦大龄未娶,听后自然大喜过望,岂有不愿意的道理?自然是满口称谢,应声连连。然而事有不料,吕公将决定告诉了夫人,夫人认为荒唐,生气地对他说:“你一直认为女儿与众不同,是个富贵相,一心要让她嫁个贵人。县令主动求婚,你还没答应,怎么稀里糊涂把女儿嫁给那个无赖呢?”

    吕公见无法解释,就专断地对夫人说:“妇道人家,哪里懂得其中的许多。”不顾夫人的反对,毅然把女儿嫁给了刘邦。

    我们现在来分析,吕公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并不是一时的冲动,也肯定不是因为刘邦夸口的万钱。作为一个有眼光的富绅,他自然要为自己女儿的幸福考虑。谁也能看得出来,刘邦一个穷小子,甭说万钱,就是千钱也不能很爽利地拿出来,吕公自然不会犯这个低级错误。而不难想到,吕公所看中的也决不仅仅因为刘邦的相貌好。

    吕公富有资财,不过初来乍刭,又兼之命案在身,虽说有了沛县县令的庇护,但是对于沛县县令来说,秦朝的法律苛刻,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吃了官司。官员更迭,世事无常,即使是县令也不例外。一旦官员更迭之后,下一任的官员是什么样就不好说了,到时候自己无权无势,又没有什么人可以依靠,如果再被继任者翻出了负案的老底,肯定会被欺凌或要挟,甚至送了老命也未可知。

    但是对于刘邦就不一样了,且不说笼罩在刘邦头上的一层层的光环,仅仅刘邦在酒宴上所表现出来的从容大度、不卑不亢,足可见刘邦终非池中之物,更何况刘邦能够在县令为自己筹备的酒会上如此表现,而其他的人不加阻止,自然有着一定的势力。吕公初到此处,虽然不张扬,但也会暗中打听在沛县有什么样的人物,刘邦的名字吕公肯定也会听说过。因此也会了解刘邦在沛县具有了一定的政治影响,却又无业无钱。把女儿嫁给这样的人,即使继任者来了之后,也不会不顾虑到刘邦的影响;而在另一方面,相术之说尽管未必可信,但一个人窝囊或凌锐,总可以看得出来。一个人的内在气质、精神状态、健康状况,自然会通过他的神情、言语、动作表现出来,作为社会阅历比较丰富的吕公不会目不识丁。

    刘邦所有尽力的表现,本意是结交一个重量级的后盾,但没想到吕公竟会将女儿下嫁给自己。这个意外的收获,也正是他梦寐以求的,这样一来,不仅大大提高了刘邦在当地社会的声望和知名度,而且也使他成为当地的风云人物。

    7、敢于自荐,机会才多

    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处理日常的事务中,要想让上司、同事看得起你,其他人知道你的存在,了解你的能力,为了办事更加方便,毛遂自荐是最好的方法。

    战国时,秦国攻打赵国,平原君奉命到楚国求救,他的门客毛遂自动请求跟着去。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了一上午没有结果。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答应派春申君带兵去救赵国。这就是“毛遂自荐”的来历,他比喻自己推荐自己。如果你知道这个成语,并且认真地去实践,则这句话必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杰第一次体会到这句话的奥妙是在一家出版社任职时,那也是他的第一份工作。

    有一天,编辑部来了一个女孩子,要见社长。后来杰才知道,这是一位“毛遂自荐”的女孩子,英文很好,想到出版社来当编辑。因为社里当时没有英文书的出版计划,没有用她,但社长却把她推荐给一位同行,结果这位女孩子很快就有了工作。

    后来社长提及这件事时说:这位女孩子的英文能力并不像她自己所描述的那么好,但她敢毛遂自荐,至少表现了她主动积极和勇于向陌生的人、陌生的事挑战的一面,当领导的当然喜欢用这样的人。

    杰很同意他的话,因为企业用人是要为企业赚钱的,而不是请来当摆设的。因此,主动积极并具有挑战精神的人,对企业来说就是大旱之时的雨水。

    这件事已过去十几年了,这十几年来,杰看到许多勇于毛遂自荐的人取得了成功和怯于自荐的人的原地踏步的例子,而杰自己也曾因毛遂自荐而走出人生的另一片天空。

    大约是五年前,杰从原单位下岗了,每天困守家中,苦闷异常,后来想起他那位社长的话,便拟了一个自荐书,主动与一家出版公司接洽,负责的先生和杰相谈甚欢。虽然合作没有成功,但却因这次的毛遂自荐,而带给他另一个工作的机会,这个工作对杰的影响甚至延续至今。

    之所以把“毛遂自荐”作为职场推销自己的一个方法,是因为现代的社会竞争太激烈了,“待价而沽”或等人来“三顾茅庐”的时代已经过去,你如果不主动出击,让别人看得到你,知道你的存在,知道你的能力,那么就有可能“坐以待毙”。

    所以,找工作时与其坐等伯乐,不如毛遂自荐。

    有了工作,也不可就此满足,应该发挥毛遂自荐的精神,推荐你自己去做某件工作或担任某项职务。不过热门的职务和工作争逐者众多,这种毛遂自荐的效果不会太大(但总比闷声不响好)。有一种状况特别适合毛遂自荐,那就是困难的工作。

    如果你有能力,可自告奋勇去挑战那人人避之的工作,因为别人不愿意做,毛遂自荐正可凸显你的存在,如果一战成功,你当然是唯一的英雄。如果失败,也学到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也不会有人怪你,因为本来就没有人愿意做那件事嘛。此外,你的毛遂自荐,也替你的上司解决了难题,他对你的感激当然不在话下。而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将成为你日后面对更艰难工作勇气的来源,而你的作为也将成为人们给你最高评价的依据,光是这一点,就可让你在日后“享用不尽”。

    如果毛遂自荐没有如愿,千万别灰心沮丧,因为你的勇气已在别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一次的失败正是下次成功的本钱。不过“毛遂自荐”时要注意几点:

    (1)不要吹嘘自己的能力,有几分能力就说几分话,太过吹嘘,别人会认为你在吹牛,反给人不实在的印象。

    (2)强调自己的能力时,最好有具体的资料,让资料说话胜过你说得口干舌燥。

    (3)如果你没有资料来说明自己的能力,那么诚恳实在就可以了。

    毛遂自荐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量力而行,感觉能胜任你才可“自荐”。

    8、成与败系于谋断间

    欲成就一番事业,非有大的勇气不可。每一位成大事者在面临命运抉择的关键时刻时,都能细心分析时局的变化,并且毫不退缩地迎接挑战,有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决断力。

    成败就在一念间,其实成败也在谋断间。成事者,不仅善谋,更善断。

    吴士宏是IBM(中国)公司的总经理。但她原先只是一个护士,那她又是怎样进入IBM公司的呢?

    1985年,当吴士宏还是一个护士的时候。她决定要到IBM去应聘。当时IBM的招聘地点在长城饭店,这是一个五星级的饭店,那个时候的五星级饭店可不像今天这样没有“地位”,因为现在的五星级饭店多了。

    试想,当年的吴士宏,一个连温饱都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护士,来到长城饭店这样的五星级饭店门口,心情可想而知。

    她回忆说,在长城饭店门口,自己足足徘徊了五分钟,呆呆地看着那些各种肤色的人如何从容地迈上台阶,如何一点也不生疏地走进门去,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进入另一个世界。她之所以徘徊了五分钟不敢进去,就是因为她内心深处无法丈量自己与这道门之间的距离。

    经过一番思考,她毅然决然的进去了,否则就没有后来功成名就的吴士宏了。

    她凭着一台收音机,花一年半时间学完了基本英语三年的课程,就是凭着这个经验,自己也应该进去,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她鼓足了勇气,迈着坚定的步伐,穿过威严的旋转门,带着内心的希望,走进了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IBM公司北京办事处。她的确是个人才,顺利地通过了两轮笔试和一轮口试,最后到了主考官面前,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

    主考官没有提什么难的问题,只是随口问:“你会不会打字?”

    她本来不会打字,但是本能告诉她,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不会呢?

    她点点头,只说了一个字:“会!”

    “一分钟可以打多少个字?”“您的要求是多少?”“每分钟120字。”

    她不经意地环视了一下四周,在考场里没有发现一台打字机,马上就回答:“没问题!”主考官说:“好,下次录取时再加试打字!”她就这样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地通过了主考官的眼睛。

    实际上,吴士宏从来没有摸过打字机。面试结束,她就飞快地跑去找一个朋友借170元钱买了一台打字机,就这样没日没夜地练习了一个星期,居然达到专业打字员的水平。

    她被录取了,IBM公司“忘记”考她的打字水平,可是这170元钱,她好几个月才还清。

    她成了这家世界著名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可是她扮演的不是白领,而是一位卑微的角色,主要工作是泡茶倒水,打扫卫生,用她自己的话说“完全是脑袋以下的肢体劳动”。

    她为此感到很自卑,把可以触摸传真机作为一种奢望,她所感到的安慰就是自己能够在一个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而又安全的地方做事。可是作为一位服务人员,这种心理平衡很快就被打破了。

    一天,吴士宏推着平板车买办公用品回来,门卫把她拦在大门口,执意要检查外企工作证。她没有外企工作证,于是在大门口僵持了起来,进进出出的人就像看大街上耍猴的那样,个个都投来一种异样的目光。

    作为一位女性,她的内心充满了屈辱,充满了无奈,但是她知道这份工作得来不容易,所以没有发泄出来,然而她内心咬着牙齿在说:“我不能这样下去!”

    这是第一件事情,还有一件事情在她的内心深处留下很深的印象:有个香港的女职员,资格很老,动不动就喜欢支使人给她办事,吴士宏就是她的主要支使对象。

    一天,这位女士叫着吴士宏的英语名字说:“Juliet,如果你想喝咖啡就请告诉我!”

    吴士宏感觉有点意外,不知这位自以为是的女士说什么。

    这位女士说:“如果你喝我的咖啡,每次都请你把杯子的盖子盖好!”

    吴士宏本来是一个很会忍气吞声的人,这次女性的温柔全都不见了,因为她认为那女人把自己当成偷喝咖啡的小毛贼了,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她难以抑制住自己内心的委屈,把埋在内心的满腔怒火全部发泄了出来……

    吴士宏想:有朝一日,我要去管公司里的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是外国人还是香港人。

    甘愿自卑,就只能沉沦下去;不肯自卑,就会产生无穷的推动力。吴士宏每天除了工作时间就是学习,就是寻找着自己的最佳出路。

    最终,与她一起进IBM的,她第一个做了业务代表;她第一批成为本土的经理;她成为第一批赴美国本部进行战略研究的人;她第一个成为IBM华南地区总经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南天王”……

    最后吴士宏登上了IBM(中国)公司总经理的宝座。

    成大事者的勇气并不是莽夫的行为,而是大智大勇。只要你敢于决断是非,敢于执行,有大的勇气,去拼搏,去努力,那么成功的大门没有理由不向你敞开。

    9、认准的路,就要走下去

    现实生活中,能够出人头地、脱颖而出的,毕竟是极少数人,但这些人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走了自己独特的道路,而且都是毫不动摇的走下去的人,即便是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阻力,他们也不会改变。

    泰国养鳄大王杨海泉就是坚持走自己路的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华侨家庭,在家中排行第四。由于家境困难,无力支持他上学,他上了一年的小学,从10岁起就开始打工,先后在照相馆、客栈、金铺打工。

    在杨海泉15岁那一年,自己开了一家小杂货店,主要进行当地土特产的买卖。但是由于资金周转不灵,没有多久,杂货店就关门了,这是他第一次做生意,结果以失败告终。从这次失败中,他总结出一条经营之道: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能随大众而为,必须独辟蹊径,大胆开创冷门生意,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走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但是,哪里有机会呢?

    一天,杨海泉遇到了一个以猎杀鳄鱼为生的朋友,两人在一起谈到了鳄鱼,越谈越有兴趣。朋友介绍说:鳄鱼的全身都是宝,捕杀鳄鱼的人发了大财,但是现在鳄鱼已越来越难捕了,就连小鳄鱼也在捕杀之列,现在也不好过了。

    朋友的一席话触动了杨海泉的灵感,他想:如果这样滥猎滥捕,即使是一座金山时间久了也会被挖空的,何况动物还有一定的成长期呢?假如把鳄鱼的幼仔饲养起来,就像养羊养猪那样,长大了再杀,那样就可以成为无尽的资源了。

    然而畜养鳄鱼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的时候,家人和亲友对此都不屑一顾,不仅不支持他,而且还对他冷嘲热讽。

    面对家人的反对,杨海泉毫不动摇,坚决按照自己的相法做。他把自己打扮了一番,到鳄鱼产区去廉价收购幼鳄,同时很快在自家的地里修筑了一个养鳄鱼的池子。由于小鳄鱼不值钱,而杨海泉又是一个十分勤劳、和蔼的人,杨海泉良好的形象使那些猎鳄人对他产生了好感,很多人就白白地把小鳄鱼送给了他。

    在杨海泉的悉心经营下,小鳄鱼不断多了起来,但是他没有太多的资金,即便很少的鳄鱼饲养费都捉襟见肘。亲戚朋友看到杨海泉的这种窘迫的样子,都纷纷前来劝他放弃饲养鳄鱼的行为。其中尤以他的母亲反对声音最高,说他是“养虎伤人,养鳄积恶”,以此来责怪他,并说他是在做异想天开的事情。

    但是,杨海泉认准了的事,就是有一股“九头牛拉不回”的倔劲儿,别人的说法根本动摇不了他的意志。他认为,别人不愿意干的,并不一定是坏事;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自己只要努力了,走起来才会更加宽广,取得好成绩。

    人工饲养鳄鱼没有规律可循,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学习。在这种形势下,只能依靠自己探索出一条新路,敢为人先的人就必须有胆量接受各种磨练。

    喂养鳄鱼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小鳄鱼的生命却很脆弱,对气候反应很敏感,即便是一些小的惊恐也会发生痉挛而生病,严重的还会残废或丧命,这一切都困饶着杨海泉。开始的时候,由于没有饲养经验,许多小鳄鱼因此丧命。但是困难并没有吓住杨海泉经营的决心,他经过日夜认真观察,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成功地闯过这道难关。

    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更大的问题在等着杨海泉。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小鳄鱼的饲料问题,由于鳄鱼喜欢吃鱼类或水中的小动物,有时还要吃肉,由于杨海泉没有充足的资金,无法拿出更多的钱去买饲料;二是鳄鱼池的问题,由于鳄鱼的在不断的长大,原有的鳄鱼池已经不能容纳太多的鳄鱼了,而他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扩池子。沉重的经济负担使杨海泉又一次面临着抉择。

    在这种艰难的困境下,杨海泉别无选择,他只好忍痛割爱,宰杀了部分基本达到出售要求的鳄鱼卖掉,从而换取资金的周转。就这样,杨海泉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一面饲养一面宰杀,经过几年的时间积蓄,资金危机问题慢慢地得到了解决。

    当时,泰国的鳄鱼产品并没有专门的屠宰场所,其中绝大部分是由捕杀鳄鱼的人在捕捉的时候宰杀的,由于他们的设备很简单,而且加工不细致,所以鳄鱼皮的质量不高,在市场上的价钱也比较低。为了提高鳄鱼的价值,增加收入,杨海泉自己购买了的屠宰设备,钻研独有的宰杀技术。杨海泉这样做目的是希望改变这种形势,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在他的苦心钻研下,很快就生产出了高质量的鳄鱼皮产品。并定名为“海泉鳄鱼皮”,由于质量、工艺好,不久,就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而且价格也比一般的鳄鱼皮产品高出许多。

    由于经营得法,杨海泉凭借着“海泉鳄鱼皮”的名牌优势,很快在市场脱颖而出,在形势一片大好下,他立即就成立了一家“友商贸易行”,包揽了鳄鱼皮的生产出口业务,开始把生意的触角伸向了国外。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杨海泉名声越来越大,他的经济实力也随之增加。

    大凡成功的人士,都不会轻易的想到“满足”这两个字的,杨海泉也是如此。他认为,养鳄鱼这件事是没有尽头的,他完全可以把这项事业继续下去。

    赚了钱的他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想的更多,他决定不仅要用这种动物来赚钱,还要挽救这种野生动物,不要使之灭绝。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进行人工繁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确定了“采取留种、保种的方法,进行人工繁殖”的经营方针。方针确定后,杨海泉就开始了付诸实施。实践证明他的方针是正确的,多年之后,他曾经这样表达了对这件事情的看法:“那个决定是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养鳄事业的真正开始。”

    为了开创他的新事业,杨海泉在他的出生地,泰国曼谷南郊的渔港北榄先买下一块地皮来修建养殖场,在这里进行资本积累。

    经过10年的苦心经营,他又了更大的经济实力,于是他又购买了近百公顷的土地,准备开创更大的事业。由于那里有天然的水源,自然条件非常好,所以他给这个地方取了“北榄鳄湖”的名字。由于规模扩大了,在短短的时间内,他就饲养了一千多条特选的优良种鳄鱼,收集了十余类新的鳄鱼品种。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杨海泉的“北榄鳄湖”在世界范围也相当的有名气了,它已经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工养鳄湖了,进入了专业化养鳄鱼的行列,为世人所瞩目。1971年3月,在纽约召开了世界保护鳄鱼大会,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参加了会议,杨海泉应邀在大会上慷慨陈词,讲授了他的养鳄经验,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极大关注。

    当时,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称得上猎鳄家的人,但是称得上养鳄专家的人,杨海泉却是第一人。他的成功经验及个人魅力引起了世界很多人的注意,从世界各地到他的北榄鳄湖参观人络绎不绝,杨海泉也因此名声大振。

    1973年,国际保护鳄鱼大会在泰国曼谷举行,而会场就定在了杨海泉的“北榄鳄湖”,这是国际社会对杨海泉的事业的高度评价,也是世人给他的荣誉。

    杨海泉是一个穷人的孩子,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却走进了世界最权威的鳄鱼专家的行列,创造了一个“鳄鱼王国”的神话,让人深深的敬佩。泰国人对杨海泉的成就大加赞颂,从一本杂志上可见一斑:“杨海泉的事业成就充分表现出了泰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

    杨海泉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

    不久,杨海泉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北榄鳄湖”向游客开放。他把养鳄业与旅游观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一决定使他的事业向更高层迈进了一大步。

    “北榄鳄湖”对外开发之后,吸引大批参观者,它已经成为了泰国的一个旅游胜地,每年参观的人次高达百万以上。在这个“鳄鱼王国”里;不仅有鳄鱼,还有老虎、大象;除了动物园,还有游乐园等,这一切为参观的人带来无尽的乐趣。

    泰国是一个旅游的国度,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人前往参观游览。但是只要到了曼谷的人,大部分人都去“北榄鳄湖”参观。杨海泉也因此财源滚滚。

    杨海泉的成就究竟有多少呢?他拥有世界上占地100公顷的最大的鳄鱼池,饲养四万多条鳄鱼。杨海泉在回顾自己艰苦创业的过程时感慨地说:野生鳄鱼正在面临灭种的处境,世界各个产鳄国家都普遍存在这种危机。在泰国境内,原来有很多盛产鳄鱼的地区,现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那些地方的鳄鱼已经大量减少,而且已经面临灭绝的境地。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人工饲养的鳄鱼却在蓬勃的发展……

    杨海泉成功了,但他的成功也是必然的,因为他没有被各方面的阻力下倒,他不仅坚持走下去,而且战胜了他们,最终才取得了胜利。

    10、自己决不能没主见

    当一个人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总会听到来自各方面的声音。这些声音既有局限于自己认识的说辞,也有出于某些方面需要的考虑。如果自己做事没有主见,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在遭受失败和挫折时更要把好关,不要让外界的声音使自己再次失败或陷入困境,不能因没有主见而失掉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大多数美国人也开始利用这一段有利时机大力发展自己的事业。

    在这种背景下,威尔逊从军队退役回家,正在家乡做着小商品零售业务,但由于经营不得法,生意很不好,在短短的一年中,他已赔掉了十几万美元。

    有一天,心情极度沮丧的威尔逊正在孟斐斯市郊区散步。突然,他看到这里有一块荒废的土地,由于地势低洼,既不宜于耕种,也不宜于盖房子,所以无人问津。就在这时,一个绝佳的投资计划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了。于是,他连忙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打听,看看能否以低价收购这块土地。

    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答复之后,他立即结束了自己零售商的业务,以低廉的价格买进这块低洼的地皮。

    可是,包括他母亲在内,所有的亲朋友都对他买进这样的一块地皮表示怀疑。他们对威尔逊说:“我们不了解你这样做的用意究竟何在?”

    “我不太会做零售生意。”威尔逊说。“我想再干我的老本行——盖房子。”

    “做你老本行我不反对,”他母亲也在一旁插嘴说:“可是,像你这样乱投资,买这块地皮简直是毫无道理。虽说价钱的确很便宜,但买下这样的一块废弃而毫无价值的土地在手上,再便宜又有什么用呢?况且,那块地皮太大,整个算起来也要不少的钱,利息的负担也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亲爱的妈妈,这种事我无法向您解说,请您不要在操心了。我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我的判断不会比您差,有一天,您就会了解我的做法。”

    “我倒不是干涉你的决定。”母亲接着说,“我只是提醒你,你的资金不多,要做最有效的利用。”

    “是啊,”威尔逊的太太也在一旁帮腔:“你已经赔掉了十几万了,不能再胡乱冒险,难道我们这么多人的智慧不如你一个人?”

    “这不是人多少的问题,亲爱的。”威尔逊笑着说:“因为你们都太不懂这一行生意,所以说大都是外行话。就像你常跟孩子们说的故事中那个所罗门王一样,他一个人的智慧大,还是大家的智慧大?”

    “你又要讲歪理了。”他太太被他逗乐了,也笑着说:“可惜你不是所罗门王。”

    “在你们当中,谈地皮造房子,我就是所罗门王。”

    “反正你决定的事,别人想反对也是白搭。”他母亲接过话头,叹息着说,“你小时候就是这个样了,不知你哪一年才能改得缓和一点,听听你老婆的话?”

    亲友们都起哄般笑了起来,年轻的威尔逊太太羞红了脸,低垂下头。

    “我要是不听她的话,她怎么会跟我结婚?”威尔逊打趣地说。亲友们被他逗得更乐了,在笑声中,一场争执云消雾散。而三年之后,事实证明了威尔逊这次的投资是何等正确。

    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使孟斐斯市的人口大增,市区也迅速扩大起来。威尔逊买的那块地皮成了城市主干线延伸后的黄金地带,这时候人们才看出此地的环境是如何优美。

    宽大的密西西比河从它旁边流过,望着那滚滚逝去的流水,再颓丧也会被大自然雄奇壮丽的景色激起满腔的雄壮豪迈之情。

    威尔逊的这块地皮此时已身价百倍,但他并不急于脱手,也未在上面建造房屋,这似乎又是一个令人高深莫测的做法。

    他的太太实在沉不住气了,私下里问他:“这块地皮你究竟作何打算?就这样摆在那里也总不是长远之计吧?”

    “我知道。”威尔逊说。“可是,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想出一个适当的利用方式来,因为那地方实在是太美了。”

    “为什么不盖公寓楼,然后出售呢?”

    “那太可惜了。”威尔逊说。

    “你想想看,如果在孟斐斯市进口的地方盖上一座公寓,住进一些三教九流的人物,对这个都市不是一种羞辱吗?我想,我要做的事,应当是既对得起自己,又对公众有益的事。”

    “你想的太多,”威尔逊的太太笑着说:

    “我不再催促你赶快将这块地处理掉了。我突然觉得我对这块地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感情,我相信你会最终做出最适当的处置。”

    夫妇之间,最难得的就是这种“超越言语”之外的了解,难怪威尔逊跟他太太的感情会始终融洽无间。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彼此之间已到了心领神会的地步。

    不久,威尔逊终于在这个地方创办了著名的假日旅馆。

    在他看来,住惯了高楼大厦,吃腻了加工食品的城市居民们,大都有厌烦都市生活的心理,因此他们乐于在节假日期间回到大自然怀抱中,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一面观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一面在这青山绿水之间放松自己疲惫的身心。

    而在威尔逊的假日饭店中,他为人们所提供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地道的农庄建筑,再加上农家生产的蔬菜、瓜果等食品,都为久居都市的人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因此,它一诞生,就受到了人们热烈的欢迎,很快,威尔逊首创的这家假日饭店就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也为他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威尔逊也实现了他自己的诺言,既方便了他人,又为自己带来了利润。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市场上,有利的商机随时都可能变为不利的,不利的商机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变为有利的机遇。关键在于,经营者能否拨云见日,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然后按既定的目标前行。

    11、发现契机就要顺藤摸瓜

    寻找契机是指寻找和创造有利条件或抓住有利时机来实施计划,即发现和利用市场机会。这是寻找交易伙伴、实现交易合作的最重要方式。注意到契机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现了机会就要迅速出手抓住它,决不要让它溜走。

    委内瑞拉著名的石油大亨拉菲勒·杜戴拉是一个从白手起家的富豪,他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创建了拥有10亿美元的巨型产业。他能够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就是他善于抓住一切机会扩张他的企业,并且不错过时机的把握住了机会。

    在20世纪60年代,杜戴拉已经拥有了一家玻璃制造公司,但他对此并不满足,一直渴望能进入石油的行业。为此他不断的在寻找时机,当他得知阿根廷准备在市场上买3000万美元的丁二烯油气时,他认为这是个机遇,不能错过了。于是他就来到了阿根廷,想看看能否获得合约,但是当他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才发现他的竞争对手是实力雄厚的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他虽然无法与实力强大的对手竞争,但他并不愿意就此善罢甘休。他了解到:阿根廷牛肉生产过剩。这时他感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形成了自己的计划,并决定紧紧抓住他。

    于是他找到了阿根廷政府说:“如果你们愿意向我买3000万美元的丁二烯,我将向你们采购3000万美元的牛肉。”当时阿根廷政府正在为牛肉的事情而在想办法,当听了杜戴拉的条件后,认为这是个两全其美的事,于是就把这个合约给了他。

    杜戴拉得到许诺后,迅速飞到了西班牙,那里的造船厂因无活可接而濒临倒闭,西班牙政府一直还没有解决。杜戴拉对西班牙政府说:“如果你们向我买3000万美元的牛肉,我就在你们的制造厂订造3000万美元的油轮。”然后,杜戴拉又马不停蹄的飞到了美国的费城,这是他最后的关键一次谈判,杜戴拉做了详细的准备。他对太阳石油公司的经理说:“如果你们愿意租用我在西班牙建造的3000万美元的油轮,我将向你们购买3000万美元的丁二烯油气。”太阳石油公司并没有提出异议就同意了。杜戴拉以此为契机,顺藤摸瓜的进入了石油业。

    杜戴拉的成功看似有些偶然,但他的确是紧紧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成就了他,并顺势果断地执行了自己的计划,从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12、胆识与魄力要并肩而行

    有胆有识,做事果断的人,给他人一种行事干练,决不拖泥带水的印象。这种人不但让人易于尊重,而且他们办事成功的机率也大大高于那些拖沓、优柔寡断的人。

    近代著名的金融家陈子铭是一位活跃于金融界和政界的风云人物。在早年留学法国的时候,就加入了同盟会,由于自己对政治抱有极浓厚的兴趣,所以尽管他进入了法国高等商业学校学习经济之后,但是还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政治活动上,积极的参加各种涉及政治的活动。

    陈子铭尽管把他的重心放在了政治上,但是,他天资聪颖并且好学,仍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清王朝的商科进士。回国后担任了大清银行总行财务科副科长和陕西分行总监等职。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统治,这样直接导致了大清银行的倒闭,它在各地的分行均告停业,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陈子铭不得不离开陕西来到了上海。

    大的形势虽然改变了,但此时一个机会又降临了。在上海的一批大清银行商股持有者发起组织商股维持会,呈请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整理大清的银行,并提出了成立中国银行发要求。

    由于陈子铭有过经营银行的经历,再加上有同盟会会员这层政治关系,他因祸得福,不但躲过了一劫,而且很快便被南京临时政府任命为监督,负责中国银行的筹备工作。接着又开始负责筹备中国银行开办的事宜。

    陈子铭做事非常的仔细,经过认真的调查,他很快就制定出了一个可行性非常强的计划。很快,总部设在北京的中国银行总行正式开办。几个月后,上海分行也正式开业,这一切与陈子铭的功劳是分不开的。

    但由于在中国银行购股权的问题上陈子铭与新任的财政总长莫齐森发生了矛盾,两人的意见分歧不可调和,无奈之下,陈子铭只好选择了放弃,开始了另谋出路。

    陈子铭决非轻言失败之人,他有胆有识,经过努力,很快就找到了新的出路,加入了梁启超领导的进步党,同时还担任进步党政务部财政科主任。凭着这层关系,后来,陈子铭又当上了上海造币厂监督。

    1918年5月,陈子铭在加铸了2分和6厘的两种铜辅币时发现,铸造这两种辅币即使银辅币的成色不是银的或铜的也可以在市面上流通,而且铜价涨落不定,在这涨落间就有了差价,完全可以从中牟利。正是在这一发现下,他不失时机地利用铸造辅币时的差价,牟取暴利,发了一大笔横财,为他后来参加创办银行积累了必需的资本积累。

    陈子铭城府很深,有独到的眼光,更是一个善于在不同环境下创造机会的人,为了能够找到一个有用的靠山,为自己以后在金融界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他很快就结识了皖系军阀段祺瑞所依靠的“小诸葛”徐树铮。凭借着这样的关系,他的政治地位迅速上升,水涨船高,他在金融界的地位也随之提高。1919年8月,陈子铭作为天津创办金城银行的发起人之一,投资5万元,成为第6大股东。由于他有过大清银行、中国银行总监的经历,被董事会选举为董事。

    陈子铭在金融界发迹的契机来自于当时盐业银行的困境。

    盐业银行是1915年3月由袁世凯的表弟许德苗创办的,袁世凯失败后,1916年9月初,盐业银行主要股东张勋拥立溥仪复辟,在这种形势下,许德苗又出资35万元支持张勋。但是当复辟失败后,盐业银行经理许德苗被逮捕,这样就使盐业银行群龙无首,一片混乱。银行的上层人物紧急商讨,决定由股东推举新的总经理来结束这种混乱的局面。

    在这种形势下,陈子铭依靠皖系军阀政治支持和他当时在金融界的名望,轻松的担任了盐业银行总经理,开始了他在金融界的新生命。

    陈子铭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一直以来他都有个梦想,就是要创设一家真正股份制商业银行。因此当他担任盐业银行总经理一职之后,就开始着手实施计划。他利用与商业银行协理薛凤九、金城银行总经理李受民和华南银行总经理屠红礼的私人关系,筹集到了50万元作为股本。由于经营有方,在两年的时间里,陈子铭就将400万元的股本全部收齐,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在扩股方式上,陈子铭做事不因袭旧法,敢为天下先,做事有魄力的性格特质充分得到展现。他改变了过去银行界的习惯做法,制订了自由缴股、十年扩股的办法。他让持有股权的股东可以年缴1/8,这是一种弹性的收费机制,它既可以使那些有实力的股东先行缴付,又可使资金少的人缓缴,这样就使股东的权利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同时又不会加重银行的付息。这种扩股办法的妙处在于它能使股东和银行均能够获得好处,是一种双赢的策略,这一策略的实施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陈子铭以其卓越的胆识和魄力,成为北方金融界的一颗明星。

    在历史上,能够在政治与金融之间游刃有余的人并不多,陈子铭却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用自己卓越的胆识和魄力在两者之间找到极佳的平衡点,既利用了政治为金融业服务,又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参与政治,双方彼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陈子铭成功是必然的,能走到这一步正是因为他善于在政治的庇护下,发挥了自己胆识和魄力的优点,为自己的事业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良机,成为一名令人刮目相看的金融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