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士法则 淑女定律-爱与理智的方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成龙,女儿成凤”,他们给孩子倾注了全身心的爱,就像某位母亲说的:“我一颗心都放在孩子身上,可以说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只要孩子将来有出息,再苦再累我都愿意。”可是,做父母的不知道,有时太多的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负担,它会压得孩子透不过气来。一句话,爱也会使孩子窒息。

    因此,只有“爱”是不够的,还要做到理智地爱。

    向多湖辉借力:过度保护,导致无能

    被喂养惯了的动物被放养后,通常自己不会捕食。生存法则告诉我们:动物如果学不会自己捕食的话,就有可能饿死。孩子也是同样的。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的孩子通常没有在社会中独自生存的能力。一旦父母因为一些原因无法顾及他们,他们就只能被社会淘汰。

    据天津市少工委对15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其中519%的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有4%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只有134%的学生偶尔做些简单家务,情况实在令人担忧。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几代人的关心与爱护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家长会为孩子们铺路——替他穿衣,替他系鞋带,替他安排工作,替他迎接挑战,一次,两次,一百次……所以孩子在家里凡事不肯自己动手。这些孩子长大后依赖心很重,凡事不想自己动脑筋,遇到事情就想找人帮忙,而且惯于推卸责任。这样的人势必不会为社会所接受。

    对儿童心理和脑力开发研究造诣颇深的日本杰出教育家多湖辉认为,增强孩子能力的最好办法,是使父母成为“教育的实践者”。父母不仅要了解孩子独特的心理状态,还应该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特征,不断地在生活和学习实践中摸索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而要求孩子帮忙多做家务,对于孩子来说,会起到比课堂更有效的学习效果。因为这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而且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安排计划,这就促使孩子将家务活与学习时间调配好。在做不同家务的同时,培养了孩子的耐性和身体素质。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儿童自己能够做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这是一句符合成长规律的至理名言。其实,要让孩子脱离对别人的依赖,独立地发展和锻炼自己,扔掉拐杖,走出成长的误区,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很多女孩的父母都会有这样一种观点:女儿娇嫩纤细、弱不禁风,一定要尽全力保护她。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女孩向来是处在被保护的地位,男孩保护女孩,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然而,在当今社会,男孩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一塌糊涂,又如何保护女孩呢?

    看来,不管男孩还是女孩,过度地保护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那么父母怎样做才正确呢?

    1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动手的习惯

    家长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因此从小就应该让孩子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衣服,收拾文具,帮父母拖地、洗碗等。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逐渐培养起独立自主的精神。

    2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

    要避免对孩子过度保护,父母首先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放手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如果对孩子过度保护,因为怕孩子犯错,就一味地为他铺垫一切,事事领着他的手那么他永远都不可能长大。

    鲁迅先生曾说:“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教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鲁迅先生的话正表达了这样一种现代儿童观——子女,是我的孩子,又不完全等同于我,他从母体出来后,已与母体分开,成了人类中的一个独立的人。因为还是我的孩子,作为父母就有教育他的义务,而这种教育主要是教给他自立的能力,因为他不等同于我,所以要解放孩子,使他们完全成为独立的人。

    哈佛校长艾略特给孩子的关怀:

    孩子的成长空间,请你还给他数年前,美国大学的学生们被各种规章制度束缚着,一言一行都受到关注,好像他们是无力管理自己的小孩子。有些学校像对待小偷一样对待学生,甚至派出“校园间谍”跟踪他们,监视他们的行踪。学生们被强迫参加各种祈祷会和礼拜活动,如果哪一次活动缺席,就会被记录在案。为了应付点名,他们常常编各种谎言,想方设法为自己找借口。总之,他们就像无力控制自己的行为,不会调理自己的生活一样,得不到学校的信任。结果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旦他们脱离监视和控制,就会抛掉一切约束,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极度放纵自己。长期的压制使他们不再珍视自由,而是把自由当成放纵自己的大好机会。

    后来,在校长艾略特的领导下,哈佛大学决定对学生充分放权,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哈佛大学曾因此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强烈批评。当哈佛大学宣布,对参加唱诗班和做礼拜不做强制性规定时,学生家长们更是惊恐万状,害怕自己的孩子会走向堕落,直至不可救药。但是艾略特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在严格监督管理下的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性格,也不会有一个健壮的身体。他苦心劝慰那些不安的父母,废除强制性的管理措施只是为了充分发挥孩子的全方位素质,他和同事们也是尽力这么做的。他指出,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必须把他们人性当中最优秀的因素激发出来,相信他们能自己管理自己,相信他们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和强烈的荣誉感。在走出校门时,不但拥有一张货真价实的文凭,还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哈佛大学倡导的自由式教育得到了美国教育部的肯定,并在全国大力推广。今天,在美国这所最有名望的大学校园里,废除了许多陈旧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自由。

    事实证明,得到自由的学生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更具独立品格,更遵守秩序,也更加健康。虽然现在哈佛大学的学生增加了几十倍,但是犯罪和被开除出院的比率,却比艾略特进行改革之前低得多。这是最好的证明。

    现实生活中家长常有这样的感受: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脾气越来越倔强了,刚要说孩子几句他就十分厌烦。想让孩子这么做他偏那么做,不想让孩子那么做他偏与你对着干。

    其实,孩子叛逆只是想表明他们的愿望:希望有自己的选择权、自由的空间和自由的时间。但家长的种种干涉使他们的一切希望都无法实现,从而造成压力过大。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只有用“大人”们眼中的“不懂事”、“专横”的方法来争取那份失去的自由。

    有人说,中国孩子很累,中国父母更累。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成龙,女儿成凤”,他们给孩子倾注了全身心的爱,事事替孩子着想,恨不得一切包办代替,就像某位母亲说的:“我一颗心都放在孩子身上,可以说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只要孩子将来有出息,再苦再累我都愿意。”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孩子,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长们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他们设计好了人生。不幸的是,作为传承性很强的家庭教育,今天的父母并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为孩子设计好的人生计划,很有可能是自以为是的规划。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只能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不能有“非分”之想。父母还总是以“我是为你好”自居,让孩子觉得不听从安排就是“不知好歹”。可是父母好像从来没有想过,自己饿了不代表孩子也想吃,自己冷了不代表孩子也想穿衣服。 要知道,有时太多的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负担,它会压得孩子透不过气来。而孩子为了甩掉这份爱,就可能对父母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或尽量躲避父母所给予的爱。毫无节制的爱,是对孩子成长空间的一种限制,将明显地扼杀孩子独立个性的发展。一句话,爱也会使孩子窒息。

    “爱”是需要讲究方法的。要做到理智地爱,最关键的是要尊重孩子,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在关爱中引导孩子成长。这样也有助于缩小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孩子年少好动,渴望自由。当父母的无论把他们看管得多紧,他们还是会想方设法去冲破种种樊篱和桎梏,就像笼子里的狼,不管你给它什么好吃的,它永远都会处于不安分状态。只有自由的天地才是强者生存的土壤,为了自由,狼宁愿去搏杀,在险象环生的处境中生活,也不愿享受“被限制了自由的富贵”。因为狼是强者,敢于自由自在地挑战一切。

    著名的教育工作者孙云晓说:“中国的父母正在辛辛苦苦地酝酿着孩子的悲剧命运,争分夺秒地制造着孩子的成长苦难。实际上,我们的父母在和自己作战,用自己的奋斗来击毁自己的目标。”

    父母要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生活的强者,就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思考的权利,不要让孩子成为代替父母实现未尽理想的工具。

    知道孩子的兴趣,然后,给他(她)自由

    一位中考刚结束的学生,在选择高一级学校时,与父母发生了分歧。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希望他将来也能像自己一样当个教授或医生什么的,因此他们坚持让他上普通高中。但他酷爱艺术,想考音乐学院。最后父母占了上风,私自给他在一所普通高中报了名。父母以为给他报了名,他就会死心,乖乖地在学校念书。然而事情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在上学期间,他经常逃课,深夜与其他同学一起翻出学校围墙到网吧上网,最后被学校开除了。

    被学校开除,他显得很高兴。有人问他为什么被开除了还高兴,他说:“我根本不喜欢这所学校,我想上音乐学院,可父母坚决反对,我只好逃课、上网借此消磨时光。现在我被开除了,他们就得把我送到音乐学院了。”

    在我们看来,这个学生的做法可能有些荒唐,但实际上,这样的戏码在生活中天天都在上演,可能我们的孩子也是其中的一员。到底是谁在导演这样荒唐的闹剧?答案就是:家长。

    我们只知道把最好的给孩子,却没有考虑过所给的是不是孩子需要的;所安排的,究竟是不是他喜欢,而且能接受的。“孩子需要些什么?”“男孩女孩需要的东西是一样的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实在值得我们一再地探索。

    我们可能在孩子未出世前就看过一些书,懂得孩子在某年龄阶段,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情况,但我们从未深究过男孩女孩之间的差异,没有深究过这些原则和自己宝宝发展的情况是否完全相符。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年轻时没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帮助自己实现。如果这一愿望与孩子自己的愿望相同,那么这种寄托就会成为督促孩子奋斗的动力。但如果这种寄托并不符合孩子的愿望(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那么这种寄托就会成为孩子成长的负累。如果家长无视孩子的愿望,将这一寄托强加于孩子,那就有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

    当然,家长为孩子作出选择的初衷是为孩子好,但孩子未来的发展要考虑现有的主客观条件,如兴趣、爱好、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倘若家长不顾这些条件,自作主张,强迫孩子做不愿做的或者根本做不了的事,会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到头来还可能误了孩子的前程。

    对于孩子的理想,父母应该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给予真正的支持。如果家长有客观的理由不能接受孩子的理想,至少也应该以孩子的心理准备和接受能力为前提,然后进行平等真诚的沟通,进而适当启发和引导,当然这种沟通不是说教,不是命令,更不是趁机提条件,而是通过充分商量和探讨,让孩子充分理解父母的想法,然后再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爱有许多种,最重要的一种就是,父母能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给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由、自主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让他们决定自己的人生,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爱。

    是谁剥夺了孩子运动的权利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渗透在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胞中,血液在不停地流动,大脑也在不知疲倦地运转,哪怕是睡觉时,我们的眼球都在做运动。我们可以忍受24小时的长途跋涉,却无法忍受24小时一动不动的煎熬。这就是生命的运动意义。生命体的内部需要运动,而外部的运动可以促进内部的运动,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发挥体力和智力的潜力,为健康身心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还可以培养成功所必备的拼搏精神、竞争精神、协作精神,以及勇敢、坚韧、果断、敏捷等许多优良素质。体育锻炼能健全心血管系统,增强呼吸功能,加强消化系统功能,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还能促进人体生长,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运动能使身心产生愉快感。同时,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然而,缺乏体育锻炼,会使人产生多虑和抑郁,生活缺乏兴趣,睡眠不好,无精打采,学习效率低,缺少自信心,面对意外情况和社会压力应激状态差,常常摆脱不了心理挫折和失败的阴影等。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这一阶段注意科学地锻炼身体,不但对于当时的体质增强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一生的健康水平影响深远。

    如今,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分疼爱,只要求孩子学习好,孩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简单的家务也懒得做,一切都由家长侍候,缺乏最基本的体力劳动锻炼。其次是学校的问题。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升学率”,加上体育场地和设施匮乏,忽视了体育课的教学和课外活动,造成了学生的体能锻炼不足,体质下降。

    更重要的原因是,许多中学生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在参加锻炼、选择锻炼项目时往往避“重”就“轻”,闲暇的时候宁可看电视、玩游戏、上网,也不愿意去参加运动。这些原因都导致了许多中学生不喜欢运动,不参加运动。他们的身体素质很差,许多人甚至患上了“肥胖症”。

    一个人一旦身体虚弱,那么他稍微做一点事情、读一点书,就会感到疲惫;一个人如果失去健康,那么他就无法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美国科学家在过去35年内对400名15~30岁的人进行了语言能力、感觉速度、空间定向及计算思维等方面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25%常参加运动锻炼的人,在智力和反应方面明显高于未参加锻炼(或极少参加运动)的同龄人。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经常带孩子出去运动。

    给孩子提供学习分享的机会

    俗语说,赠花与人,手上留香。学会付出是美好人性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和快乐之道。有一句名言说:“人活着应该让别人因为你活着而得到益处。”学会分享、给予和付出,你会感受到舍己为人。不求回报的快乐和满足。幸福犹如香水,你不可能泼向别人而自己不沾几滴。分享可以让快乐加倍,忧伤减半。有时候,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独占也不意味着拥有,一个人只有懂得分享,才能够从生活中获得更多;一个人只有懂得分享,才能够真正地拥有幸福和快乐。自私和狭隘只能让人步入生命的低谷。如果一味地让自私和狭隘封闭自己,而不主动和别人交往与分享,那么我们永远也不会品尝到人生快乐的滋味。的确,在生活中,超越狭隘、帮助他人、撒播美丽、善意地看待这个世界……快乐、幸福和丰收会时时与我们相伴。对此,罗曼·罗兰说得很精彩:“快乐和幸福不能靠外来的物质和虚荣,而要靠自己内心的高贵和正直。”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也逐渐增加,这些孩子只懂得无止境地索取、接受父母和他人的爱,自己却很吝啬,不肯付出一点。

    妈妈给三岁的儿子买了盒新鲜的点心。儿子津津有味地吃着,爸爸走过来说:“什么好吃的?让我尝一尝。”儿子按住盒子盖大叫:“不给,不给。”“小东西,别这么自私,给一块。”爸爸故意从盒中抢了一块点心咬了一口。结果儿子大哭起来,非要爸爸吐出来不可。妈妈连忙跑过来哄着:“宝贝别哭了。都是爸爸不好,咱们打爸爸。”儿子大叫着:“坏爸爸!坏爸爸!”最后在爸爸连声的“认罪”中,儿子才破涕为笑。

    家长在培养孩子分享意识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三个误区,从而阻碍了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

    1家长不与孩子一起分享

    有些家长认为分享是孩子间的事情,从而在生活中放弃让孩子通过与家人分享而获得快乐的机会。

    2把心爱的东西给任何人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能够分享就是能够把自己所有心爱的东西给任何人。孩子可能会和小朋友分享很多东西,但他最心爱的物品常常不舍得分享,这并不阻碍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和完善。

    3刻意追求分享行为本身

    常常看到很多家长大力劝诫孩子把手里的玩具或糖果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孩子明明不乐意,甚至眼泪汪汪,家长却百般劝慰,甚至威逼利诱。其实这样已丧失了分享的意义,而单纯变成了家长对于孩子分享行为的一种脸面上的满足。

    另外,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允许小朋友动自己的玩具,或不肯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糖果时,就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独”了,有独生子女的霸道毛病。其实家长太着急了,孩子建立分享意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记住教育家马卡连柯的警告:爱不能没有条件

    “我们的童年过得很艰辛,再不能让孩子经受我们已受过的那些磨难了。”

    “现在条件好多了,只有一个孩子,因此,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吃苦受累。”

    “算了,他还是个孩子。”家长的这些童年经历为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和依据。正是出于这种心理,溺爱子女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

    家长对孩子没有要求,一味地迁就,百依百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唯恐孩子不高兴。孩子是全家的中心,长辈围绕孩子转。在这种家庭中,家长是孩子的奴隶,绝无任何威信可言。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成为唯我独尊、任性、为所欲为的人。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警告说:“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如果我们无视这种警告,一意孤行地认为只要尽力把孩子的生活道路铺得平平顺顺的,就能保证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那么,这种教育方式势必会影响孩子在各个方面的发展,让孩子失去竞争力,甚至使孩子养成各种不良性格。

    80%的人都认为今天的孩子被宠坏了。

    三分之二的父母承认自己的孩子被宠坏了。

    75%的人认为,现在小孩比以前做更少的家事。

    只有 9%的成人认为,他们在公共场所看到的孩子“对成人有所尊重”。

    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师,因为“无法忍受”学生的行为,认真考虑离开教职,或他们知道有人因此离职。

    最惊人的数据是,1984年时,孩童可以影响父母达五百亿美元的消费。到了2001年,这个数字达到三千亿美元。更进一步推论,父母给孩子的物质享受,比上一代整整增长了五倍!(编按:这段期间儿童人口数仅成长15%)。

    以上这些数据是来自2001年哈佛大学的研究、2001年 CNN及《时代》杂志联合进行的民调、2002年美国非营利公共意见研究团体 Public Agenda的调查结果。这些数字共同向我们警示了同一个现象:那就是溺爱已经让父母的权威越来越不受控制。

    溺爱是最常见的一种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特别是在子女少的情况下,孩子是全家的宝贝,感情的寄托,注意的中心,全家人都围绕孩子转,一切都顺着孩子来。抛开上面的数字,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容易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呢?

    1胸无大志,不能自立。从小受到父母百般溺爱、要啥有啥的幼儿,即使到了成人年龄,自立意识也仍然较差,安于享受,不求进取,缺乏生活的压迫感,内在精神状态比较松弛。

    2任性,脾气暴躁。大人对他百依百顺,需要什么马上就要得到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稍不遂意就会摔盆打碗,大哭大闹。从小养成了任性的坏习惯,长大了不下一番工夫是很难戒除的。

    3怯懦,娇嫩,不能吃苦。因为从小没有经过风雨,没有受到磨炼,所以缺乏坚强的素质,一遇到困难便惊慌失措,在艰难困苦中往往缺乏坚持精神。

    4胆小怕事。从小受保护,一离开保护就感到心虚、害怕。

    5懒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切都由大人服侍,长大了自然就容易懒散。

    蒋筑英和我们所有家长一样爱孩子,但他不溺爱。他认为溺爱不仅会使父母望子成龙的梦化为泡影,而且还会使孩子养尊处优,成不了大器。因此,从孩子们懂事起,蒋筑英就教他们背唐诗,背“小九九”,跟他们一起做游戏,领他们到外面跑步,给他们讲故事,教他们生存的本领,教他们怎样做人。

    他儿子路全小时候比较瘦弱,一岁多了,才学会走路,蹒跚学步的样子非常可爱。他有时摔倒了,哇哇直哭,蒋筑英也不像别的父亲那样大惊小怪,儿啊宝啊抱起来,而是鼓励他:“好乖乖,不要哭,我儿好勇敢,快爬起来!”在蒋筑英的鼓励下,小路全越走越来劲,摔倒也不哭了。蒋筑英说:“从小就要教会孩子生存的本领,给他自信,让他知道自己能行!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会有出息。”

    温室中的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蒋筑英从小就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使路全在人生路上勇于面对生活的挑战,最终成为有用之才。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英国父母是爱孩子的典范。他们对孩子的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绝对不溺爱孩子。具有绅士风度的英国人对孩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孩子一般也会比较绅士,很少在父母面前撒泼。每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他们从来不纵容孩子,更不会以溺爱来原谅孩子。

    不溺爱孩子,父母就要做到不让孩子在家中当特殊人物,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分担家中的事物,不劳动者不得食。要循序渐进地教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擦桌子、摆放碗筷、摘菜叶、洗手绢等。在孩子稍大些时,还可以让他分担相对重要的家务,既让他获得成就感,又使他从小养成勤劳的好习惯,并从中体会到父母为家庭付出的辛劳及养育之情,认识到爱是需要付出的。

    怎样发现孩子们那些似乎无理

    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

    小红从小就聪明伶俐,很听爸妈的话,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可近来小红变了,凡事总爱与父母顶嘴,自作主张,有时还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例如,小学毕业后,爸妈为她选择了就近的一所重点中学,而她偏挑选了一所离家较远的中学,她不是喜欢路远,而是有意同爸妈抬杠;小红有鼻炎,爸妈为她买了滴鼻药水,她却有意把它扔了;爸妈问她考试成绩,她明明及格了,却偏说不及格;有一天天气突然变冷,小红的爸妈特意给她送去衣服,她竟当着同学们的面把衣服扔在寝室的地上;她爸爸平时工作忙,一有机会就想跟她聊聊,她却把他拒之门外。这令父母十分着急,不知如何是好。

    小红的这种做法是很明显的逆反心理。

    实际上,少男少女那些看似无理的举动中包含着的真实意图值得我们深思。比如,近年来,美国学校里出现了“阿尔法女孩(Alphagirls)”,她们好斗、易挑衅,看上去自信心极度膨胀,面对这类女孩,盖理根指出,这些女孩恰恰是由于缺少自己“心里的声音”,才以这种粗鲁的言行方式填补自己信心的空缺。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做到和孩子进行深入沟通,了解他们这些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

    我们怎样做才能发现这些行为背后的意图呢?下面有几个方法可以供你参考:

    1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明显表现为双方谈不到一块儿。与跟老年人谈话相比,跟孩子谈话似乎更需要一种类似天赋的才能。你必须会说孩子的话,懂得孩子的内心世界,甚至还要保持与孩子一样的天真,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观点。

    在和孩子交谈之前,你必须主动并自然地与孩子接近。一般来说,未涉世的孩子都很害羞,不敢看你,不敢跟你接近,觉得你又怪、又大、又老。因此,你不要指望一下子就同孩子亲热起来,因为你突然间的亲近可能引起孩子的害怕心理。开始同孩子接触时,应该有意识地与孩子保持一段距离,只对他们偶尔地注意一下,表示一下好感;等到孩子对你的存在习以为常,感到你并无恶意后,再寻机同孩子接近。

    要真正与孩子很好地相处,你还必须了解孩子心理、生理上的特点,懂得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2尊重与理解

    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是平等的,这样才能沟通。所以父母应放下自己的架子,把孩子当成一个大人,当成一个朋友,而不是把他们当成永远长不大、永远不懂事的小不点儿。父母应做到和孩子平等地讨论问题,让孩子有发言的机会,尊重孩子的想法,营造比较民主的家庭气氛,以缓和大人与孩子的紧张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试着抽时间与孩子聊聊天,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讲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理解他们的情绪,给他们自主决策的机会。这样,孩子也就容易敞开自己的心扉,对父母讲心里话。渐渐地,那条横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便会日益缩小。

    让“娘娘腔”走开,让撒娇回来

    撒娇是女孩的天性。通过撒娇我们看到了女性的妩媚和柔情。“撒娇”是女孩特有的一种妩媚,常言道无娇不是女孩。

    孩提时代,女孩喜欢向大人撒娇,跟在大人身后,先是哼哼唧唧一番,目的未达到就干脆扯着嗓子大哭,哭累了就小声哭,直到哭得满脸泪水,大人看得心软、心疼了,也就满足了自己的要求。

    学生时代,男女生之间有了小摩擦,女生就会跺着脚,轻轻地晃着身子,捏着小嗓子喊“我告诉老师去……”保准把男生吓得不轻,连连道歉,这是女孩无意识地撒娇,也是对付小男生的“法宝”,且屡试不爽。

    看来,撒娇是女孩最可爱的举动,但如果男孩也像女孩一样撒娇,小的时候还好,一旦长大养成习惯,就不得不令我们联想到一个词“娘娘腔”。

    “娘娘腔”的男孩在心理上出现女性化倾向,说话爱发嗲,走路踩“碎步”,缺乏阳刚气,心胸不够宽广,遇事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男子汉气概。他们喜欢和小女孩在一起,在打扮、表情、举止上努力模仿女孩,即成为女性化男孩。

    一般来说,“娘娘腔”会给男孩性格及心理的健康成长带来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凡是具有“娘娘腔”的男孩都会受到小朋友的歧视和捉弄,压力会来自老师和邻居。面对这些压力和歧视,他们试图隐蔽自己的行为,但常常办不到,内心十分痛苦。另外这样性格的男孩往往受到“排挤”,朋友不多,他们容易产生内向、孤独、胆小及忧郁的性格特点。

    因此,男孩的父母一定要注意防止男孩的“娘娘腔”倾向,要防止男孩的这种倾向,家长首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养方法。有几种教养方式容易养成“娘娘腔”。

    1如果男孩的父母本来想要个女孩,偏偏生了个男孩,为了填补心理上的缺憾,便把男孩打扮成女孩,并时不时在男孩面前流露出“要是女孩该有多好”的意愿。

    2有些父母总认为女孩子温顺听话、讲卫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时,总爱把男孩当女孩,还常拿邻居家的女孩作为榜样进行教育。

    3男孩从小在温柔文静的女性身边长大,在成长过程中缺少成年男性的关注。

    在教育男孩的时候应该要避免上面的情况发生。如果男孩已经有了“娘娘腔”的倾向,家长也不要大惊小怪,因为大惊小怪只能强化他的女性行为,进而发展成为自卑感和内疚感,时间久了就更难克服了。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重新在男孩心中树立性别意识,帮男孩加入集体生活,最重要的是,父亲一定要回归到儿子的教育队伍中,因为男孩的成长需要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