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有些人毕业以后,发现在不同城市生活情况不一样,想问问您毕业之后该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呢?
徐小平:其实大城市小城市都一样。但是假如你是外地到北京的话,鼓励大家留在北京,这有大城市的资源。为什么说不重要呢?重要的是你的理想是什么,北京顶多一千多万人,在哪里都能找到幸福,找到理想,找到你想要的东西。
主持人:那您觉得最重要的是这个人的特质。
徐小平:去大城市不需要理由,我的父母在那里我也得去,或者我的公司在那里也得去一下。爱大城市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大家爱小城市需要理由吗?还真需要理由,就像《蜗居》里的海平,她觉得回老家房子比较便宜。可能真的三年五年他就完成原始积累,然后就到北京来,把房子租给别人用。所以去哪里你得有目的、有理想、有爱好,或者你要有价值追求。
主持人:要有自己的驱动力。
徐小平:这一代人失去了这种驱动力,失去了目的,而我们要的理想和我们真正要的dream不一样,这就造成了分裂,造成了断裂,造成了很多人的迷茫。许多都是常识性的问题。
主持人:有个网友叫vicky1102,他手上有两个offer,一个是一家小城市的国企烟草分公司,一个是一家外企市场咨询公司,他如何选择?
徐小平:这个他把人生交给别人,这是愚蠢的。假如让我来选择的话,我会跟她说在国有企业个人奋斗成功的可能性,远远弱于市场化的国际公司。在国营企业里面的关系、亲戚关系起到很大作用,但是在国际化咨询公司里面,是靠自己的能力,更能够达到人生理想。所以我鼓励大家选择这种国际化的公司,能够获得这样一个地方奋斗,哪个公司不重要,哪个行业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选择把自己的一生和和什么样的事业连在一起。
主持人:比如说他特别喜欢烟草,可以去烟草公司。
徐小平:反过来也有国际性的烟草公司,最近百度的CFO做了最大的烟草公司嘛,假如真的对烟草这个东西,当然烟草也有销售,也有设计烟盒等等,也有开专卖店,你自己一定要对某种东西有特别兴趣。
比如我在新东方是靠咨询的,教育计划,最后做管理。所以你即使做烟草,还是做管理咨询,你得有对你想做的事有清晰的认识,了解自己想做的事。
主持人:一个网友叫“Wolala”说,我一直向往到大城市工作,三年前研究生毕业后跟男朋友搬到一个小城市,在一个国企工作,一晃三年过去了,如今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但是我对大城市向往仍然没变,您认为我该怎么办?
徐小平: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她只不过停留在五年前,三年前青春少女美梦这个阶段,而现在是母亲、是妻子,你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工作关系,你怎么让自己拔萝卜一样从这个城市拔到北京来。
主持人:现在她有了一个女儿,是不是为了让女儿获得更好的教育?
徐小平:没有钱怎么接受好的教育。对她来说不是工作选择的问题,是人生价值取向的问题。在这个阶段追求稳定,稳步发展。你也可以把女儿送到中等大城市国际学校去,假如你有足够的钱。你也可以每个季度出来旅游一趟,真正来了解这个世界。所以不要把改善人生的梦想放在一个巨大的地方,要一点一点地盖起来。
主持人:而且她即使在一小城市,也可以通过网络听老师的课。
徐小平:你可以一点一点地拥有北京,改变一下生活姿态,就会非常愉快。拥有北京,享受上海,玩遍大城市,然后扎根自己幸福的家园。
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观众:我正在为找工作而奔波,发现自己一路走来比较盲目、准备不足。面对理想和现实的这种差距,要继续坚持吗?我一直很渴望成为一个优秀的传媒人。
徐小平:其实搞新闻的人有很多人,阿忆读研究生吗?在写《青春的敌人》,在做各种策划,成名的时候,他不是研究生。其实你想搞新闻,真正的研究院是在新闻岗位上。你只有在里面才能知道自己爱好什么,所以把从事新闻工作的梦想建设在研究生这个领域,我坦白说五年前错了,现在还是错的,新闻不是一个学术的东西,它是一个应用、实践的东西,大学四年本科就够了。
所以我认为干脆你走阿忆到道路,不考研了开始工作,无论在新锐媒体,还是在网络,报纸、电台。我们总是需要接触受众,接受媒体,在这里展现自己的才华,寻找梦想,而不是把职业爱好建立在学历之上。
主持人:虽然很有理想,但刚毕业拿着微薄的工资,在大城市生活成本非常高,压力很大,这种情况应该坚持吗?
徐小平:大家为什么要蜂拥而上到大城市,因为机会比小城市多。不能说非要到小城市,小城市生活水平低,但是收入也低,它的机会也小。
每一个青年人,必须把自己从书桌上扔出去,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当年的梦想是要改变中国文化的,到了北大,把整个村庄都拔掉了。每个人得有一个自己的人生目标,你没有目标你就是行尸走肉,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给每个人一个目标。
主持人:那你觉得是不是要多学习,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目标。
徐小平:当然了,从小到大应该持续不断地告诉学生,你应该怎么做。比如我在某一个媒体讲了一个故事,在08年iphone出来的时候,开了一个课,怎么为iphone做东西。反过来在座的每一个同学,这方面我们都体验过了,我们的教育和社会接轨不是那么严密。所以,这就构成了许多人在工作职业,选择公司、选择城市之间产生了迷茫。
主持人: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我们个人要做什么呢?
徐小平:在大学期间,有人问我高中毕业干什么?这个不矛盾,专业、课外书、课外活动,一两年期间多跟人交往,发展友谊、发展爱情、发展跟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就是实践。这个过程当中,大学两三年就能找到自己的一个大致方向。
美国大学到了大三才要你考虑读什么专业,从小打好基础,广泛的接触社会,从封闭的环境里走到社会环境里,你找的这个事不一定是你能干的,但是年轻的时候你浪费一点,我如果不是在北大五年失败的从政经历,我不可能遇到新东方。所以,这个过程是探索、摸索的过程,最终我们总能在某个阶段登上自己预想的那个目标。也许你的目标是珠穆朗玛峰,但是你走到一半也不错,比那些根本没有启动的人也是幸运的。
在最有理想的时候不要忘记脚下
观众:我想在北京发展熏陶自己,我应该获得文凭,还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实力来发展自己呢?
徐小平:应该在实践当中增加自己的实力,积累经验、人脉。在不影响你生存挣钱谋生,养活自己,包括减轻父母负担的前提下,你可以去读一些应用型的证书,千万不要读那个国家自考文凭那种东西,要学那种毕业以后能找到工作的技能性证书。在工作当中慢慢提升自己,三五年的时间你能在北京立足扎根。
如果你是只是高中文凭的话,要去找适合你这个高中教育需求的那些工作。比如说电脑,软件,我不说具体的东西,但是你自己应该考虑。在这个过程当中千万不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行,有些事情其实你做好了,会做得很漂亮,就以厨师为例,他不需要大学文凭行业,难道你学个半年一年,成为这个领域里面优秀的人才,照样能在北京获得伟大的荣耀。不要人云亦云,这个意义不大,但是等到你25岁、30岁,你有了钱了,有资历了,你也可以读一个EMBA,CEO班了。
一个修鞋的孩子,高中都没毕业修来修去修成了四五个店,一年收入好几十万,又买了好多房子,我觉得他成功的道路很适合你。他现在日夜混杂北大清华,听各种各样的讲座,成天跟俞敏洪打交道,他在寻求更高的精神满足。但是不要忘记他的本质,你就是应该非常自豪地在名片上写上鞋商,我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手艺,从而我跟其他人都不一样。这是第一个问题。
观众:我现在马上要毕业,而且找了一个工作,收入也不错,是大家眼中的铁饭碗,但这不是我想要的。我特别喜欢跟人交流沟通,我现在航天领域,喜欢做组织活动策划,我该怎么办?
徐小平:其实在航天领域里面,那种行政管理,社会工作多的很,你可以慢慢转移到行政,转移到你所喜欢的领域,而且足够发挥你的热量。
核心问题是,大家在最有理想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脚下,脚踏实地。有一份好的工作,固定收入,这是很重要的,很少有人真正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是大家都在做,为什么呢?还有一个现实生存的问题,你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
观众:刚才您提到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可能更多考虑自己的理想,可能坚持到最后你就会获得一份成功。
徐小平:理想、爱好和经历,我经历过的未必是真正的理想、爱好,做起来开心、有激情,但是最终才是理想,所以这三者结合起来。
观众:大学毕业以后,是找本专业的工作,还是放弃本专业再找喜欢的工作,应该怎么办?
徐小平:大一、大二、大三就应该说,比如说我音乐学院音乐系的,不太喜欢,我想学中文系,这个我很自豪,我在大学就去北大听课,打下了基础,所以我不喜欢的东西会找一个喜欢的替代,不能永远活在不喜欢之中,这样最终不仅你不喜欢这个社会,这个社会也会不喜欢你,最后就陷入困境了。
把羽毛和大地结合起来
主持人:有一个网友说,我是去年工作的,英语过了专八,现在在深圳一家少儿幼儿园工作,不是说当老师不好,我觉得这个社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感觉未来很迷茫。
徐小平:她说的这句话,过了专八我就是人上人了,这是她自己郁闷的一个原因。她把自己的前途,或者梦想的实现固定在某一个证书上,有无数的老师,根本就不是学英语的,没有任何证书,也教得很好,原因是什么呢?他会教。民办少儿英语学校,他要的决不是你的证书,而是上课的时候孩子是不是喜欢你,家长是不是夸奖你,人们是不是冲着你报名,如果你做到这一点她绝对不会郁闷的。那就很幸福了,那就人上人了。
我想起另外一个女生,在澳大利亚学了七年,三年高中,三年大学,两年本科,回来在一个国家大学做教师,八百块一个月,我说像你这样的人我们非常需要。她回了我一句话,新东方不正规,我彻底崩溃了,我们的文凭是国家印发的,不是假的,家庭给她投资很多,她却只有一个月八百块钱,什么东西导致她郁闷?学无所用,她不需要这个社会产生的需要。
我呼吁每一个青年人,努力寻找社会需要什么,而把自己的需要跟社会需要相结合,把羽毛和大地结合起来,每一个人一定要和这个大地,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观众:我已经毕业一年多时间,在大公司和小公司之前如何选择?第二个问题,想请你现场帮我做一个人生职业规划,第一年该做什么,五年十年应该做什么。
徐小平:这个大小问题,和大城市小城市异曲同工,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这个公司是否热爱,你觉得这个氛围感觉,他每天在增长,有些公司不增长,我为了保住饭碗就干下去。我亲眼看见,事实上我扶持过一些公司,三年前没有,现在已经做到几十万的生意了。有一家电子商务公司,4个月以前成立的,现在已经上市了,关键不是选大选小的问题,关键是你是否认可。
第二个问题,IT我不懂,但是我自信给你做一些建议。IT是一个特别聚集发展的领域,不像教育,不像石油,你看到这个领域里面刚刚冒尖的东西,一些新技术,新的应用,新方向。如果这个东西你发现有意思,网民急剧增加,应该勇猛地跳进去。假如说现在增长力非常快,如果他三年五年以后破产了,这证明这是一个具有市场力的东西。
搞IT的人,要紧紧地看着海浪往前推,推动最前沿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创新,总在前面,有一点点领先的意识,对于创业者是这样,对于从业者也是一模一样的。
主持人:一位叫MandErchen的网友说,我是去年毕业,在一家IT外企工作半年多了,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如果不做事的话,感觉自己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会倒退,好想去再找个有挑战性的工作,但是又没准备好怎么办?
徐小平:既然是这样的话,有这个时间多出来,我觉得是幸运,但是不要浪费,紧紧的追踪着这个行业发展的方向。有时候你真的,你哪怕是业余的去泡,去跟他们混,到时候人家一旦扩张起来,可能就要你。
主持人:再看一位网友的问题,本来我是应该高考的,现在在一家成人学院主修心理学,目前我的工作怎么办?心理学不好找工作。
徐小平:心理学不是说你读一个本科就能帮助别人的,心理学是一个基础学科。自考的人千万不要去学基础学的东西,自考一定要学应用学科,毕业后就可以用,而不是理论学术性的东西。我要是他立刻不读了,花多少钱都不重要,跟心理相关的有医疗,家庭服务。我有一个朋友真的开了一个家庭服务,是北京市政府重点支持的培训项目,在这儿培训三个月到半年,然后就到人家家里去,他不仅带孩子,还要接受家教。这个是社会需求的一个诞生,做得好也许也能做不错的事业来。
我说的还不是陪护,我说的就是家政,做得好可以成为终身事业。我就是这个教育,我就是这个家庭背景,把这个工作做好了,找到我的位置,享受人生。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价值观,一个心态,不是所有人都要多少钱,我才能够享受我的人生,那是计划经济时代一个初步阶段。
老板跟员工不可能成为朋友
主持人:我们言归正传,您觉得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最容易面临的问题是哪些?
徐小平:我是说两三年前的问题,那时候中国学生不知道怎么写简历,经过多年,各业人士的宣传,中国几个求职网站,大家知道了。03、04问题是大家没有职场心态,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工作了,我刚才讲不会找工作是一个问题,然后不会找工作,找到工作了,在职场里面怎么发展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从业态,这是三四年前我体会到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有人干得不错,市场社会里面永远是一个博弈,包括谈判,我应该拿的多一点。
所以,一个是求职技能,一个是职场心态。我觉得太多人考研究生,但是大家忘记了30年改革开放真个国家民族的希望所在是市场,是人的需求,而这个市场和人的需求是在持续开放当中,有无数个机会。大学生的心态,我觉得应该回归我们30年前,从计划经济,应该创造需求,寻找需求,满足需求,这个应该是当代青年一个方向。
大学生应该相信自己的力量,要相信市场的力量,而不要相信其他的东西,我有了北京户口,北京户口、上海户口总有一天是要作废的,现在已经差不多了。
主持人:有一些人他可能自己有理想,有一个很宏伟的愿景,但是在办公室里面会遇到无聊的同事,刻薄的上司,应该怎么办?
徐小平:这个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在职场里面。老板跟员工不可能成为朋友,怎么可能成为朋友,他只是为了提高生产率,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学说,你是要为公司创造利润的,你不创造利润朋友也会变成敌人。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道理,不可以放弃的,所以这个职场上,你就是干活拿钱,然后你干的好你就应该得到的多,这里面牵扯到谈判沟通交流的技能。
我觉得应该告诉大家一个实际的问题,但是对老板说,对员工来说,你有权利,你有福利,你有拒绝加班,或者拿加班工资的权利等等。你有得到尊重的权利,但是不要忘记职场上政治斗争,同事之间的互相勾心斗角,这是生活的一部分。政治上总是要不同的观点较量,大家不要忘记,这是生活的本质,你把生活浪漫化,生活就把你抛弃。
主持人:比如说自己刚刚工作,有的人会建议说你现在工作不太忙应该充电,但是又有一些朋友说,你刚刚工作,应该在职位上多发展,怎么办?
徐小平:你刚开始工作哪些工作能给你多余的时间充电,我个人坚定的认为,你一旦选择这个工作,应该好好干,全力以赴地干下去,不要忘记读书是需要,使用也是学习,工作也是需要。工作难道不是学习吗?而且工作经历、资历很值钱,很有价值。一定要做出一定的成就来,这个标准也很简单,成为企业的骨干,核心员工,老板最器重的人,老板看真正能出活儿的人。
所以,这个心态不对,还是学生心态,所以当代青年的核心问题,我们还没有从计划经济的教育价值观转变到市场经济的教育价值观,我们要准备好,面对挑战工作的心态,才是我们教育应该真正转折的方向,这样的话,刚才的问题都不会存在了。
我做过两个公司,一个是北大团里的公司,团里要的就是搞活动,我搞了七八个乐团,这是第一。
第二,到了新东方,我不会教英语的,我干完了,我看到很多学生拿不到签证,我帮他们拿签证,发现很多学生出国机会很多,但是不会申请。所以怎么在职场中发展自己呢?抓住这个过程中的需求。市场需求就是公司需求,你这个公司到底是提供什么?然后这个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你再看看那些老板器重的,那些主管,他们在干什么,你想一想你能不能做他的工作。在你觉得那个老板比较卑鄙的时候,你能不能完成他的销售目标,你能不能完成他的生产计划,这样一来你在职场的发展挡都挡不住。
做任何事都要有个目标
主持人:可以这么总结,你选行业要看社会需求,你看公司要看行业需求,你选工作要看职业需求。
徐小平:我想告诉大家,你不要说怀才不遇,我贡献了,不如得到的多,特别是开头两三年,一门心思大家拼命去看,把事情做好,把你这份工作,所要求的工作做到最好。三年以后,走出来抬起头来看社会,其实你已经成为职场中间人士,中流砥柱,一个核心人才。这个时候你就获得了能力,不是说这个公司的能力,而是整个行业的能力,跨行业的能力,就变成了叫做拥有行业竞争力。
这是我的一个理论,比如你找到一份工作,这叫就业能力,但是你能不能在这个行业里自由跳槽,自由换工作,这是行业竞争力。有了行业竞争力,下一步追求的就是行业领导力。比如你是一个英语老师,教四级的,新东方教的很好的话,你在全国所有学校都能做四级老师,你知道怎么跟老师打交道,当你真的教得很好的时候,你就具备了行业竞争力,这个学校可会倒闭,但是你会在这个社会上屹立不倒。你做好了,你就变成自己创造的企业,就变成行业领导者。所以就业竞争力,行业竞争力和这个行业领导力,是能够归纳一个人一生奋斗的轨迹。
主持人:有一位网友叫龙哥001,他说我可能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毕业以后找了广告公司,可能是因为我性格的原因现在工作有发展前景,我应该好好在公司干下去,对不对?
徐小平:非常对,出国永远可以出,但是你工作发展机会放弃以后就没有了,你既然在职场发展很顺利,那就让自己的事业扬帆远航,一直走到的大海出海口。
主持人:再来听一个问题,我面试一家国企通过了,要派到巴基斯坦工作一年,但是待遇非常好,我觉得刚毕业没有工作经历,有这样的待遇也不错了,是不是应该直接去工作?
徐小平:这个问题我不大敢说,假如挣钱是你的主要目标,减轻父母负担,你可以去,但是我还想问一下,你有没有其他的选择?我见到过巴基斯坦这个地方,在比中国还要落后的地方工作,这个经验是没有用的,有些经验有用,有些经验没用。如果前提是只工作一年,第一年在巴基斯坦,既能积累经验,也能积累金钱,也是可以的。
主持人:看下一个问题,赤子之心1986,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村官工作比较空,感觉没有什么发展的空间,我应该怎么办?
徐小平:这个是国家政策,但是我想说一下,大学做村官做的了吗?乡下邻里纠纷、宗族恩怨,一个大学生能做吗?对这个学生而言,如果你觉得这个事不适合你,赶快退出来。我当年做过一个村官,我干了三年觉得不行,后来就出国了。这个经验对他也是有用的,将来无论做媒体,写小说,还是到城里来过城里的生活,这一段经历怎么也是宝贵的,这个靠他自己。
个人认为,大学生创业我是反对的,我知道俞敏洪老师也是强烈反对的,创业需要人脉,需要经验的,创业需要对这个行业深入的了解。做官不容易的,开什么玩笑,所以这些问题都是当代青年面临的机会选择和困惑。假如他来问我,我就会告诉他,你为什么去这样做?我就想了解中国农村,我将来就研究农村问题,我将来要做国务院农村问题研究主任,我干三年以后我后来以这个经历报考北大,这就可以,这就是我说的理想,或者叫做兴趣。如果仅仅是因为大学毕业以后不好找工作,做了一个村官,一般做村官的都是地头蛇,人精才能做这个角色。
我想让青年人知道,这适合你吗?三年以后你下一个路子是干什么?美国有一个人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他教两年书再去找工作,就是贡献,给你带来什么呢?他顶多带来一种我有做过义工的经历,到中国100个大学里面招学生,工作两年,然后我再去工作,这个是纯粹的奉献,假如说想证明你的价值观,证明你的社会服务精神,大企业会认为你这个学生品质比较优秀。所以,你做任何一件事得有一个目标,得有一个分享,得有一个三年五年的整体考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