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我国大学教练员的现状分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通过调查中教练员的基本情况有助于我们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竞技体育教练员的总体水平,从他们的总体情况则可以了解到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竞技水平的高低。

    我们调查的40所大学竞技体育教练员的基本情况,男性教练员远远大于女性教练员(77.5%>22.5%),因为从事教练员工作是十分辛苦的,特别是在大学从事教练员岗位,工作时间比较长,更往往是别人下班的时候,训练才刚刚开始,所以对于女性来说,教练员工作负担量过重,因而大学在选择教练员时首先考虑的是男性教练,即使是一些女子项目。

    从大学竞技体育教练员的职称来看,有50%的教练员是副教授,35%是讲师。职称能反映出教练员的学术水平和训练成绩,因为在调研中了解到有些学校对从事教练员工作的教师在评职称时,其运动训练的成绩如何作为一个评定职称的指标,但比重并不大,主要还是靠科研能力。那么这一数据反映出我国目前大学竞技体育教练员的科研水平还是有一定能力的。但还有35%教练员职称为讲师,同时也表明了还有相当一部分教练员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上讲,这批大学竞技体育教练员的年龄还比较小,平均为38.3岁,客观上讲正是工作精旺盛力和事业有成的年龄段。

    大学竞技体育教练员学历情况

    在此次调查的大学竞技体育教练员学历结构中,79%的教练员具有本科学历,18%的教练员具有研究生学历,专科的比例比较少,只有3%。这与近些年来大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关系,目前大多数大学对体育教师的学历要求也逐渐在提高,增加研究生在体育教师中的比例;同时也说明这批大学竞技体育教练员的学历水平较高。

    如果把大学竞技体育教练员与北京市常设运动队教练员学历情况的进行比较,能发现大学竞技体育的教练员学历水平要高出许多。在2002年北京市24支常设运动队166名教练员中,具有大专学历的教练员占大多数,有65%;本科学历的只有31%;而有研究生学历的则更少,仅占总数的2%。

    但是学历水平高并不代表其所代运动队成绩好、水平也高。根据运动训练理论和我国竞技体育开展的实际情况,目前能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的那些运动员的教练员大多数曾经是世界冠军或国家队运动员。这说明要成为高水平的教练员,首先自己曾经是高水平的运动员,当自己积累了丰富的训练和大赛经验后,才能更好地训练出高水平的运动员。但是在这方面大学竞技体育教练员却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大学竞技体育教练员的运动经历情况,有34%的教练员曾经是大学运动员,在我国大学运动员的水平是十分有限的;有32%的教练员曾经是省、市及各级业余体校的运动员;有28%的教练员曾在省市体工队接受过训练;还分别有3%的教练员曾是中学运动员和无运动经历。从数字上看,虽然还有一批曾经进入专业队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教练员,但是这些教练员当时是在未能出成绩的状况下,由体工队、各级体校分流或淘汰下来,考入大学然后留校任教,其运动竞技水平实际并不高,参赛经验也并不一定丰富。而相反,北京市166名专业运动队教练员均曾经是国家队、省、市各级体校的运动员,他们在运动员期间的最好竞技成绩。有68%的教练员曾经获得过全国性比赛,如:全运会、城运会、单项锦标赛等赛事的前三名;有19%的教练员曾获得过世界性比赛的前八名;有13%的教练员曾在省市运动会上获得前三名。

    从这些数据的比较可以知道,我国大学竞技体育教练员的运动经历与专业队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而这一差距和缺陷又会影响整个大学竞技体育的运动水平。因此,从有无运动经历和是否掌握高水平的运动技术这一点来说,我国大学竞技体育教练员的水平还不高,需要大力培养和锻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