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美国大学实行的是学分制。学分制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量,以修满专业所要求的总学分为合格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工日趋细化,致使高校课程设置体系日益庞大、多样,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各自的兴趣、天资的差异等原因,已不能也没有必要修订统一的课程设置,因而产生选课制,继而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个适应于不同教学计划的共同计量单位——学分,学分制由此产生。学分制最大的特点是实行弹性学制和选课制,即在一定范围内,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计划甚至学习年限,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教学要求,自由选择课程、教师以及上课时间、地点。由于美国大学都实行这种学分制,所以就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中学训矛盾的解决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前提条件。首先学生运动员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学习课程,可以为运动训练赢得更多的时间;其次学生运动员可以延长学习年限,推迟毕业,用以弥补因训练竞赛而耽误了的课程。只要有了学习的时间,就为学生运动员学训矛盾的解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美国大学实行的这种学分制缓解了学生运动员的学训矛盾。
第二,美国大学给予学生运动员许多经费资助,包括奖学金,形成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运动员勤奋学习和刻苦训练。在NCAA法规中规定,一名学生运动员可以得到学校的奖学金或由学校提供的教育资助基金,但是不能违反NCAA的章程。经过对一名学生运动员的资格审查后,如符合规定大学则提供给经费资助,这些资助包括学生运动员的学费、住宿费、书费等。在美国上大学的费用是很昂贵的,许多学生为了能上完大学不得不依靠学校提供的经费资助才能完成。而大学在给这些学生运动员提供经费资助时,首先要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行检查,其次要考虑他们的运动成绩水平,二者有一项不符合规定,学生都不能享受经费资助;而且享受经费资助是以学年为单位的,每一学年进行评估一次,不合格下一年度则无法享受此待遇。有了这样的规定后,对学生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就起到了牵制和激励的作用,学生运动员要想上完大学,就得获得学校的经费资助,而要想获得经费资助则必须要学习成绩达到要求,运动水平达到标准。
第三,用竞赛资格来促进学生运动员努力学习,提高训练水平。在NCAA法规中,对学生运动员的参赛资格做出了规定,其中与学习有关的规定是要求学生运动员必须满足学校全日制学习量的最小限度,学习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而且学习进步有望取得学士学位。对于新生则对其在高中时的课程做出了规定,除非他在高中选修了一定的核心课程如英语、数学、物理、社会科学等,而且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分数和绩点,否则就没有参赛资格。NCAA对于学生运动员训练的控制是通过要求会员学校必须对其大学竞技体育的训练时间、赛季时间和常规赛的次数做出限制,把对学生运动员学习的干扰减少到最低的限度。学生运动员在参加训练和比赛时每天不允许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0小时,这跟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训练时间差不多。因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的比赛类型比较多,项目也比较多,因此,NCAA针对不同的项目对比赛场次和最长竞赛期限做出了不同的规定。
一旦学生运动员违反了有关学习和竞赛方面的规定,他就被取消了参加资格。如果一名学生运动员没有了参赛资格就无法体现他的运动成绩,而没有运动成绩又会使他们失去享受大学提供经费资助的资格和机会,而没有经费的资助又很难完成大学学业。可见NCAA运用竞赛资格对学生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进行了制约和激励。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运用上述三种方法比较合理地解决了各国在大学竞技体育中普遍存在的学训矛盾问题,使得学生运动员既完成了学业,又提高了运动水平。
通过中美大学在解决学生运动员学习与训练之间矛盾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是以牺牲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来求得与运动训练的平衡,以牺牲学生运动员的学习时间来扩充运动训练时间。而美国则是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入激励机制,通过学分制、提供教育经费资助、限制竞赛资格三个方面来调控学习与训练,使二者得到平衡。美国在解决学训矛盾方面的成功经验给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学训矛盾的解决提供了借鉴,如果我国大学能在不违背现有教育制度的情况下,可采用:(1)延长学生运动员的学习年限,以确保他们能达到国家教育学习标准的要求,同时也使他们学会更多的专业知识,毕业后能胜任专业岗位工作。(2)向学生提供奖学金,同时进行资格限定,通过这种激励与制约的关系来调动学生运动员学习的热情,促进他们主动、积极地把运动训练后的精力投入用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上。(3)限制竞赛资格与提供奖励相结合,合理地引入激励大学学生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的机制,来缓解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中学生运动员的学训矛盾。
注释:
【1】杨铁黎,李小伟.从中运会看我国课余训练.中国教育报,2002.8.2,94版
【2】 http//www.ncaa.org/NCAA Membership Breakdown.htm
【3】 Leonard.A Sociolgial Perspective of Sport.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3,P:111
【4】 Lisa Pike Masteralexi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port Management.Aspen Publishers,inc.Gaithersburg,Maryland,1998,P:137~138
【5】 Lisa Pike Masteralexi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port Management.Aspen Publishers,inc.Gaithersburg,Maryland,1998,P:166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