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修改加以完成的。博士毕业已近四年,但自己时刻不忘要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博士论文的想法,同时也希望自己的研究结果能得到实践的验证。在这毕业后的四年中,我一边继续思考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一边观察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实际改革与变化。在北京举办2008奥运会前,在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备受各方关注之时,我出版人生第一部专著的信心也逐步得到了增强。最终勇敢地捧出自己四年煞费苦心的研究成果,以为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以及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博士论文是在导师周登嵩教授的悉心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的。导师三年来的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使我受益无穷;导师在生活方面于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动不已;导师严谨治学、谦逊博大的胸怀,令我时刻警惕做人、做学问的道理。导师在本文的选题、研究思路的形成和成文的撰写等方面都给了我细致入微的指导,使我领略到老师学识渊博、规范严谨的学术风范。这里我向导师表示我最真情的谢意!

    原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教育处季克异处长,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教育处王龙龙处长,首都体育学院杨铁黎教授、王文生教授在本文的选题过程中给予了指导,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宋尽贤、中国大学生协会竞赛活动部姜天兴老师、中国矿业大学体育部马中华老师对本文顺利地完成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此向各位老先生表示我由衷的感谢!

    本文在成文过程中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任海教授、北京体育大学敕天德编审、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毛振明院长、北京体育大学王凯珍教授的赐教,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体育部陈伟强部长、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部吴铁桥部长、北京大学体育部李宁老师、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李涛老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体育部杨亚琴老师、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陆作生老师、郑州大学体育部张振东老师、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刘献国老师、湖南电力学院体育部钟振新部长、湖南科技大学体育部胡永南教授、浙江工业大学体育部陈春虎老师、南京理工大学李波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白光斌老师、西安工业大学体育部杨波、聂东风教师、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王茂叶老师、扬州大学体育学院金其贯老师等的帮助,向他们表示感谢!

    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北京体育大学学校体育教研室王华倬教授、姚蕾老师的热情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的各位老师于我在生活、学习方面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和多方面的帮助,这里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博士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与北京体育大学2000级的学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时我们为了学习相聚,有时我们为了生活相聚。每一次相聚各位学长、学友均能给我以莫大的帮助和启迪,学长们的经验使我少走了许多的人生弯路,在这里向他们无私的帮助表示真诚的感谢!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重点学科的资助,在此向首都体育学院多年来关心我成长的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