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醒着的时间里 做最有意义的事:一个成功商人的忠告-有批评,那是因为你值得批评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接受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不要只顾自卫,而要将之视为改善的机会。要承认自己的不足,接受合理的批评,并坦白地与人研究,找出改善自己行为的方法,避免为别人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及后果。倘若遭遇人身攻击,不妨难得糊涂一次。

    在前面谈论脾气的章节中,我们提到,凡是那些按捺不住愤怒、动辄大发雷霆的人,在他人的眼中往往是一些“难以取悦”或者终日“郁郁寡欢”的家伙。事实上,这些暴躁易怒的人更多时候是在和自己过不去。他们的暴躁和愤怒恰恰表现出他们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另一类容易暴怒的人,就是那些无法忍受任何诋毁和批评的人,这些人最害怕的事,莫过于他人对自己的责难和厌恶。一旦有人对他们表示出嫌恶的情绪,他们就会因此而夜不能寐、寝食难安。对于这些人来说,如果他们能够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自己的焦躁和不安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这种拿他人的错误行为惩罚自己的举动,实在是一种极不明智的选择。因为这些不快并不是源于其他人,而是自己让自己感到伤心痛苦。

    我认识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有一次,这位商人的一位朋友和我聊天,在提及他时对我说:“如果你真正了解他,你就会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天天见面,做了几十年的朋友,可是我却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任何人的坏话,甚至连不满和鄙夷都没有。不过你也许会发现,他总是真心诚意地欣赏别人的优点,哪怕是那些微不足道的一技之长,他都会由衷地表示赞叹。对于他喜欢和欣赏的人,他总是能够当面指出他们的不足,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反之,对于他不喜欢的人,他总是保持缄默,对他们表示出最大程度的尊重。因此,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假如他对某个人的行为不置可否,或者从不评价某个人,那就是说他并不看好这个人。”

    在我看来,以上这位成功人士对待他人的态度,正是我们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时最好的方式。如果我们不想违心地赞赏某人,那么至少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缄默,而不是倨后恭,阳奉阴违。这么做不但可以避免伤害他人,而且可以成全自己的平静和快乐。以我从商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所有喜欢批评他人、待人刻薄、吹毛求疵的人,大凡是自己的生活不好、内心不快乐的人。与此同时,这些人往往心胸狭窄、鼠肚鸡肠。

    在从商的过程当中,我们往往要面对一些并不欣赏自己的人。有时候,这些人不仅对我们没有好感,而且还满怀敌意和怨恨。这样的人往往会变成我们隐性的敌人,或者成为我们强硬的竞争对手。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他们不惜对我们恶言相向,甚至故意从中作梗、妖言惑众。无论对什么人来说,这种伤害都是令人痛苦并且难以承受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来看待这些无缘无故对你恶意中伤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他们是多么的卑微和可怜,而他们对你造成的伤害,反而没有他们本身那样可悲。正是因为你站在了一个强者的地位,才会引起他人的嫉恨和陷害。因此,假如你遭遇不公或者受到无谓的指摘时,大可调整自己的心态,更加积极地看待困境。

    毫无疑问,遭受他人指责或者恶语中伤是一件令人难以忍受的事,然而现实总是这样严峻和残酷,我们没有选择和改变的权力。因此,在面对不快和委屈时,我们只能无条件地接受,坦然地去面对,并且用自己最大的耐心和毅力化解误会。

    在面对他人的误会、怀疑和指责时,我们只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一种宽容和怜悯的态度来积极应对。这个方法虽然不能立即让那些幸灾乐祸者消除敌意,也不能即刻让落井下石的对手放下怨恨,更无法让他们在瞬间化敌为友,成为我们可靠的商业伙伴,但是却能够舒缓我们内心的不悦和委屈,减少他人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和损失。也许通过观察以下事例,我们就能够看出,在面对无端的指责和非难时,最明智的办法是不予理睬。无论对手如何挑衅,无论敌人如何嚣张,我们都不要因为对方的言行和挑衅而恼羞成怒,更不要以怨报怨,做出与对方相同的事,或者说出和对方相同的话。相反,一旦你表现出毫不介意的态度,仿佛那些恶言恶语对你毫无影响,你的对手就会败下阵来,所有的流言就会不攻自破。千万不要试图以牙还牙,采取与对方相同的方式报复对方,这样只会毁坏自己的形象,破坏自己的道德观念,让自己变成和对手完全相同的小人。假如你能够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对那些流言飞语不予理睬,沉着地面对他们的幸灾乐祸,这将是对敌人最好的还击。最后我还想说,假如遭遇不公或者无故受人指摘,你一定要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四处诉说自己的委屈和不满,而应当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始至终对整个事情保持缄默。就如何面对诽谤而言,这条建议也许是年轻人最需要学习的一点。

    我们反复提到“敌人”这个词语,他们可能对你恶意陷害或者落井下石,但是这些“敌人”却各有不同。有些是出于他们的原因而对我们表示厌恶和仇恨,但有一些是由于我们自身的疏忽和错误而产生的。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尽力避免为自己制造出更多的敌人。我也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性好斗的人,没有人会对魑魅魍魉、钩心斗角情有独钟。当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是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不友好的人,他们不欣赏也不喜欢自己,或者我们对他们也毫无好感。那么,假如你在工作中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吹毛求疵、睚眦必报,或者总是苦大仇深,对你指指点点,不是向你抱怨和数落他人,就是向他人抱怨和数落你。那么,我年轻的朋友们,当你们遇到这样的人时,请安静地走开。不要反驳这些人的恶语中伤,不要理会这些人的嫌恶。想要报复这些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毫不理会。对他们的言行置若罔闻,就是对他们最有力的回击。有时候,缄默比反驳更加有用,无视比解释更为有效。要知道,那些使用卑鄙手段想要使你陷入麻烦的人,在看到自己的伎俩无法使你烦恼和痛苦时,他们也就没有动力继续实施自己的卑劣行为。在漫长的商务生涯中,我们需要对许多问题保持警醒和敏感的态度,但是在对待小人的陷害和中伤时,我们不妨大智若愚,故意装成麻木迟钝。俗话说,难得糊涂,有时候假装糊涂反而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