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懂心理学第二版-不做“包办”父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家长总希望孩子的生活环境越单纯越好,其实孩子成长环境不能过于“无菌”化,无论是教育方式、生活环境还是教育内容上都是如此,因为“无菌”环境培养出的孩子会被社会远远地抛在后面。

    乐乐出生以后,一直由爷爷奶奶或小阿姨照看,到了上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身边。乐乐的妈妈发现孩子特别爱动,因为老人就这么一个孙子,所以在家里随他怎么闹都行,但是乐乐的这个毛病在学校也会经常犯,老师为此向乐乐妈妈反映了好几次。为了让乐乐安静地上课,乐乐的妈妈就限制孩子的自由,放学回家之后,即使是做完作业也不让乐乐到外面玩,而把他锁在房间内。如此一来,乐乐上课倒是不动了,但是老师又向乐乐妈妈反映了一个问题,说乐乐在学校内不喜欢和同学玩,即使是自由活动时间也是一个人坐在教室内。

    有的家长怕孩子受到伤害,就减少孩子出家门的次数,这种出于保护孩子的行为无形之中就会减少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这样一来,危险会减少,毛病也会校正,但是家长这不让动、那不让摸的教子方式,也使孩子的身心、智力发育等受到限制。所以,当孩子上学的时候,就会出现精神不集中、动作拖拉等学习能力障碍问题。总之,限制孩子自由的教子方式,往往会使孩子的性格内向、孤僻、胆小,甚至有的孩子一见到陌生人就会吓哭或害羞。

    莫慧以优秀的中考成绩考上了省重点的封闭式学校,但是她在学校里一个朋友都没有,她不愿意和同学交往,更不愿意住寝室,因为她嫌同学说话带脏字、吃饭会发出声音。原来莫慧的妈妈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在莫慧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她“讲脏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所以不要和他们一起玩”。另外,因为莫慧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所以她从小就自己住一个卧室,在她的小空间里,自然没有人打扰她,她就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像自己一样,因此一旦有人打扰她,她就会显得不耐烦,进而觉得无法忍受。班级有什么活动她也不参加,老师问及原因,她就说:“妈妈说过,在学校里如果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就是不务正业。”慢慢地,莫慧觉得同学们不喜欢自己,老师对她好像也有意见。虽然她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某名牌大学,但是回想高中3年生活,记忆里全是自己一个人的影子。

    家长的价值观在教育孩子上有时显得过于单纯。家长愿意对孩子说教或给出现成的答案,如“你应该……”、“那是不对的”、“向谁谁学习”,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孩子缺少必要的思考能力,所以当孩子独自面对困难或危险时,就会显得无所适从,对任何事物都没有自己的判断力。

    父母除了让上5年级的宝儿学习和练琴之外,其余什么也不让她做,即使是看电视、做游戏也是有时间限制的,虽然宝儿学习成绩很好,小提琴也考到了8级,但是除此之外她什么都不会。缺少人际交往的她,因为压力过大、生活过于单调,慢慢地有了精神障碍,父母对此还毫不知情。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好好读书”,认为孩子的天职就是学习,家长会为孩子扫平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荆棘或障碍。但是这种完全家长制的教子方式,会使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差,由于他们社会适应能力比较低,一旦脱离了父母,遇到任何事情都会不知何去何从,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知所措,只会死读书。

    社会是复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家长这种“无菌”教育方式只会使孩子的生活过于单调,并且让他们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自身优秀的能力。对此,身为家长的你应该适时地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观,按照社会的需求来培养孩子,使孩子适应社会,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培养孩子,完全剥夺孩子动手的积极性和自由,要知道,教育方式并不是越单纯越好。

    爱和溺爱是方法的不同

    在现代社会,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于是父母往往格外疼爱孩子,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会尽量满足,孩子要“星星”,父母绝对不会给“月亮”。很多父母甚至因此而陷入无原则地迁就和溺爱中,即使是面对孩子不合理的欲望,他们也常常毫无原则地予以满足。

    对于孩子固然要爱,无条件地爱孩子也是正常的,但如果毫无原则地爱孩子,不仅对孩子无益,甚至会因此而剥夺了他探索世界、体验挫折、尝试创新的权利,使得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会爱自己,却丧失了爱他人的能力,最终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

    佳宇是一个独生子,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家庭生活也并不富裕,但一家人对佳宇的要求可以说是有求必应,他要什么就给什么,而从来不去考虑佳宇的要求是否合理。他喜欢喝牛奶,吃面包、鸡蛋,其他的饭菜嚼在嘴里迟迟不肯下咽,于是父母就只给他喝牛奶,吃面包、鸡蛋。

    佳宇的爸爸喜欢喝酒,而且几乎天天都喝,由于常常同桌吃饭,所以佳宇后来就问父亲要酒喝,佳宇的爸爸不仅不加干涉,还夸佳宇真厉害。父母给买的衣服一定要比别人的漂亮,否则就一次也不穿。他对父母说话就像下命令一样,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发脾气。如果佳宇和小伙伴闹了别扭,父母就二话不说地带上佳宇去警告对方一顿或者干脆找对方父母理论。

    佳宇已经13岁了,但他从来没有独自出过门,更别提独自去上学,没有洗过衣服,没有朋友,而且脾气暴躁,性格孤僻,街坊邻居都说他像个无赖的“小皇帝”。照这样发展下去,适应社会都很困难,成才就更不用说了。

    在现实生活中,像佳宇这样的孩子有很多,可悲的是,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的危害。事实上,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常常有很强的优越感,眼高手低,心胸狭窄,缺少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能力,看不得别人的进步。

    可见,从孩子的成长的角度来说,父母的溺爱并不是爱,而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它常常严重干扰了孩子成长的内在秩序,最终剥夺了其自然的感受力和自然的成长方式,使得孩子很可能一直“长不大”,一直无法“社会化”,最终成了一个“永恒的婴儿”。

    身为父母,面对逐渐长大的孩子,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做出决定的权利,让孩子自己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由父母替他们做好一切。身为父母,你要知道,有原则、无条件的爱,不但能在孩子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体现母爱的可贵,还能在人性、人格、公德、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文精神等方面给孩子一些终身受益的东西。

    日本作家井上美智代的女儿井上美由纪是个早产儿,她出生的时候只有500克,更可怕的是,她还是个先天性的盲女。作为母亲,井上美智代为了照顾井上美由纪,忍痛放弃了成功经营的餐馆,但她并不因此而为孩子包办一切,而是什么都让孩子“自己做”,孩子跌倒了也不帮她。最让很多母亲难以理解的是,无法看到世界的井上美由纪初次骑自行车的时候她也硬着心肠不去扶,即使看到井上美由纪摔得膝盖和手肘都流了血,她也忍着泪不去帮她。

    有一次,井上美由纪的自行车被摔变形了,把手也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她只好趴在地上四处摸索。当她再一次准备骑上车时,美由纪生气地说:“妈妈,你就跟在后面不行吗?你要是不跟的话,我一定会摔倒的。”井上美智代却说:“如果我跟在你后面,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美由纪愤怒地说:“你真是太残忍了!”美由纪赌气地再次自己骑上了自行车,但没过一会儿她就又摔倒了。美由纪委屈地再次向妈妈寻求帮助:“妈妈,你就帮我一下好不好!”井上美智代却狠着心说:“我为什么要帮你?如果我帮你你就学不会了,因为自行车只能由一个人骑。”

    正是井上美智代这种爱护但不溺爱的方式让女儿不仅学会了骑自行车,还渐渐拥有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后来,一出生就看不到世界的美由纪在全日本盲人学校的演讲大会上获得了冠军。她激动地对人们说:“从今以后,我要让妈妈不再流痛苦的泪水,而是流下喜悦与幸福的眼泪。”不久,勇敢的美由纪终于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写出了《在黑暗中拥抱希望》一书,后来,这本书成为日本的十大畅销书之一。

    反观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实在应该想一下父母之爱到底是什么。父母要知道,专制和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甚至可能是变相的暴力!真正的父母之爱,就是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尊重他的人格,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他的需要,为其发展提供条件,而不是为了满足父母自己的欲望。也可以说,真正的爱是一种纯粹的、理性的、博大的爱,是能够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天性发展、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彩虹和风雨的爱。

    真正的父母之爱是无条件但有原则的。父母不能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而要不断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解决问题,自己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必要的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利弊得失,并使孩子认识到自己将会面临的后果与责任。这样,孩子渐渐地就学会了处理相关事情的经验,以后他会更加机智地应对困难的挑战。

    给孩子动手的机会

    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孩子的一切都需要父母的照顾,否则无法生存。随着孩子的渐渐成长,父母就要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这时候父母仍然用对待婴儿的照顾方式,就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意识不到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那个需要尽心照顾的小婴儿,一旦离开自己就无法生活,他们就包办了孩子的一切生活,最终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兰馨是个已经上六年级的小学生,但是她除了学习之外,同龄的孩子能够做的事情她却什么都不会做。比如,很多比她小的孩子都已经学会自己做饭了,而兰馨却一直都不知道如何做饭。有时候父母不在家,她实在饿急了,只要能吃的东西,她就会拿起来往嘴里塞;如果家中没有现成可吃的东西,她就会拿钱出去买食物。

    兰馨早已经习惯了父母的照顾,有时候父母在出门前明明已经把做好的饭菜放在锅里了,但她却根本意识不到要去打开锅盖看一看,而是随便用一些零食充饥。后来,父母每次出门都会把饭菜盛放在碗中,然后放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让她一眼就能看得见。

    最近兰馨的学校开展了一次感恩活动,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为父母做一件事。兰馨想来想去也不知自己能做什么,后来她想起父母煮饭的时候好像很轻松,就觉得煮饭是最简单的,只要将米洗了放在电饭煲里,然后插上插头就可以了。于是,兰馨最后决定为父母煮一次饭。回到家后,兰馨看父母没回来,就直接跑进厨房,盛上一小碗米放进锅里淘洗了一下。这时,兰馨想起父母说过黑米很有营养,吃了可以美容保健,她就想加点黑米在里面。于是她又往锅里加了点“黑米”。兰馨做好这些就回自己的房间看电视了。过了一会儿,父母回来了,兰馨很骄傲地对父母说自己已经在煮饭了,父母听了很高兴,就去厨房看兰馨煮的米饭,结果奇怪地发现水面上漂着一层黑黑的芝麻。父母吃惊地问兰馨为什么把黑芝麻放进米饭里,这下子轮到兰馨吃惊了,她瞪大眼睛说:“这不是黑米吗?”

    在现实中,像兰馨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就是因为许多父母把爱变成了大包大揽孩子的生活。他们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不足以应付这种事”,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不能保护自己。在他们这种过度的保护下,很多孩子已经上小学三四年级了还不能自己穿衣服,不能自己上学,甚至无法与人进行最起码的交流和沟通。总之就是一旦离开了父母的照顾,这些孩子就像离开了温室的花朵一样无法生存下去。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父母的过度保护不是爱,而是对孩子的最大的不负责。

    事实上,身为父母,不能永远跟在孩子的身后料理他的生活,孩子也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因此,父母应该大胆地放开双手,让孩子承担起他可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在责任和义务中不断成长起来。更何况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不会做那些大多数同龄人都会做的事情,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笨、学东西慢,而是因为父母不能给孩子适当的“做”的机会,以至于造成了他们的无能。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叫孩子起床、帮孩子叠衣服、帮孩子把叠好的衣服收到衣橱里、帮孩子整理书包、喂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衣穿鞋。事实上,这些事完全是孩子能够自己完成的,而且只要父母能够给他们机会或给予适当的引导,他们也会乐意去做的。

    9岁的航航放暑假了,父母问他暑假有什么打算,航航说想学游泳和做菜。父母听了后说:“学游泳好,能锻炼身体,但你还小,而且做菜也很容易被烫到,再说你是男孩,学做菜做什么?”航航听了这话不甘心地说:“做了才知道呀,你不是常说要试一试才知道能不能做吗?而且我就是喜欢做菜,爸爸不是也常做菜吗?”父母想了想对航航说:“你说得对,那你就试试吧,我们一定会认真教你的。”于是,在整个暑假里,航航每天早上写两个小时的作业,然后就去学游泳。游泳回来后,父母就会给他一些钱,让他喜欢吃什么菜就自己去买。买回来后,航航就把菜洗干净,然后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习切菜和炒菜,他学起来很认真,做得也认真,几次过后,航航已经会做不少菜了。

    可见,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笨,而是父母没有给孩子“做”的机会。所以,要想拥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孩子,父母就要放开自己的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成长!

    保护孩子但不过度

    每个人都会经历世事变幻的沧桑,每个孩子都需要经历一些风风雨雨才能成长起来。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无论是顺境还是坎坷,都是孩子人生中的一笔财富,也是父母所无法阻挡,也无法承担的。如果父母能放开双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他才能尽快成长起来。相反,如果父母因为害怕孩子受伤而过度保护,不但不能让孩子成长起来,反而会造成孩子的无能。

    在中日两国共同举办的一次少年探险夏令营活动中,人们吃惊地发现日本的孩子到达目的地以后能够马上行动起来,自行搭建营地,生火做饭,对于那些独自不能完成的活动,他们会积极地向他人寻求帮助或者合作。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很多孩子却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他们疲惫地坐在一边,看着日本孩子忙来忙去却不知道帐篷怎么搭、火怎样才能拢起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与中日的父母对孩子的不同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日本的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鼓励他们做家务,鼓励他们自己去登山,而中国的很多父母对孩子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恨不得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做了。父母这样保护孩子,最终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12岁的晓晓所在的学校组织学生去参加夏令营,晓晓的父亲怕他受不了,就请了假,骑着车远远地跟在学校队伍的后面。到了晚上,老师查铺时发现晓晓的床底下有个人,就把他叫了出来,结果发现他竟然是晓晓的父亲。老师询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晓晓的父亲说,晓晓第一次出远门,自己实在不放心,怕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从床上掉下来,因为晓晓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一个人睡过,更没有独自出过远门。老师听完晓晓父亲的话,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现在,像晓晓的父亲这样的父母越来越多,他们总以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孩子本可以自己穿衣服,父母却怕他们不会穿、穿得慢、穿不好,于是自己替他们穿;孩子本可以自己洗脸和手脚,父母怕他们洗不干净或弄湿了衣服,于是就代劳了;孩子本可以自己收拾书包,并准备第二天上课用的学习用品,父母怕他们丢三落四、带不齐,于是替他们做了。总之,父母总是害怕他们磕着、碰着、累着,最终使孩子变成了一个生活中的低能儿,等到需要孩子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孩子却只能无奈了。

    此外,面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才能,很多父母总以为孩子还小,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爱好。即使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爱好,他们也觉得孩子的爱好是错误的,怕孩子走弯路,于是强行剥夺了孩子的爱好。比如孩子爱学手风琴,父亲却非要他放弃手风琴学钢琴;孩子喜欢文科,父母却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借口,替他选择理科……事实上,人们只有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才能开开心心地去做并取得好成绩,孩子也一样。如果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不仅会使孩子难受万分,也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可见,保护自己的孩子固然是父母的天性和本能,但如果把这种保护延伸到孩子的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最终只能妨碍孩子的自立与成长。

    父母应该时刻告诫自己的是,每个孩子最终都要独立面临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而不是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如果父母包办孩子的生活,就会渐渐剥夺孩子独自面对生活的权利和能力,使孩子不是成为一个独立的、有尊严的人,而是成为一个岌岌可危的寄生虫。所以,身为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但绝对不能包办孩子的生活。

    当孩子主动提出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父母最好不要说“你还不行”或者“不可以,太危险了”,而应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放手让孩子一试。即使孩子失败了,也可以借此获得处理同类事情的经验。当孩子有退缩的念头的时候,父母要及时给予他勇气和鼓励。当孩子求助的时候,父母要尽力给予帮助。

    让孩子学会承担

    孩子从小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长大了自然就会有责任心。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宝贵财富,是不可替代的,只能自己积累。因此,好父母不要剥夺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当孩子有了过失时,应让他为自己的过失负起应有的责任。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原因,常常会产生一些过失。譬如,不小心打碎了物品,一时冲动说出了伤害别人的话,粗心大意给父母惹来了麻烦等。对孩子的这类过失,许多父母都会挺身而出替孩子承担责任。他们总觉得孩子还小,犯下这样的过失是必然的,等孩子大了就没事了。但是父母为孩子的过失承担责任,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小武早上到学校以后突然发现自己忘记带英语书了,于是他找到一个电话亭给家长打电话说:“妈妈,我英语书忘带了,你赶快送来。”小武的妈妈找了一会儿问小武说:“书桌上没有,你把书放在哪里了?”小武脸拉得很长,不耐烦地说:“就放在床上。你怎么不会找找?”

    可见,父母如果由于对孩子过度保护,害怕孩子受到伤害,就事事代劳,以至于一直不能让孩子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孩子有了过失行为却不必承担责任,久而久之,孩子必然会缺失责任心,丢失良好的处事能力,还很容易形成极端的自私与冷漠性格。更何况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起相应的责任,孩子也不例外。所以当孩子有了错误或缺点时,父母就应引导其正确地面对,让孩子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接受为承担这样的责任而付出的代价——惩罚。这样孩子就会树立起应有的责任心,并培养起应有的处事能力。

    在美国有一个孩子,有一次他在院子里踢足球不小心把邻居家的一块玻璃给打碎了,邻居要他赔偿,并告诉他这块玻璃需要花12。5美元。孩子忐忑不安地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爸爸听他说清楚原因后就说:“既然这样你就应该赔偿邻居的损失,如果你现在没有钱,我可以先借给你,借期为一年。”这个孩子高兴地答应了。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为了赚到12。5美元,这个孩子什么事情都做,他给人擦过皮鞋、送过报纸,还打了很多份零工,最后他终于挣回了12。5美元,还清了欠父亲的钱。多年以后,这个孩子在回忆这件事时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懂得了什么是责任。”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前总统里根。

    一个好父母不能剥夺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当孩子有了过失的时候,父母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分析导致过失的原因,引导、指导孩子寻找处理问题的方法,让他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自己的过失负起应有的责任。这样,孩子会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有更深刻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律性和责任感,以后就会少犯类似的错误。相反,如果父母不经调查了解就袒护纵容孩子,把责任归咎于外在的因素,这样就只会使孩子在错误的泥坑里越陷越深。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个孩子犯了错,必要的时候父母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这样他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父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是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体罚、伤害孩子。在对孩子进行惩罚的时候一定要建立在对孩子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因人而异、适可而止,以便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促进孩子的发展。

    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孩子由于自制力差,所以难免常常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面对孩子的要求,很多父母往往认为他们还小,不懂事是难免的,所以就一味迁就孩子。这样时间久了之后,孩子就会形成心理定势,认定了父母一定会答应他的要求,因此变得更加任性。

    小新是一个上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他非常喜欢玩电子游戏。但是父母曾经明确表示过不支持他过多地玩电子游戏,因此他想玩的时候就借宿在比他高两三个年级的同性朋友家中,然后在朋友家里尽情地玩。小新妈妈虽然不同意孩子玩游戏,但她认为孩子并没有在家里玩,而且由于孩子能交朋友是好事,就给予了他无条件的支持,于是小新就更频繁地跑到朋友家里尽情地玩游戏。

    由于父母对孩子的迁就,小新渐渐变得不能听进父母的任何意见,并养成了想干什么就必须干什么的习惯,父母对他稍有不顺心或不能依着他的心愿,他就耍脾气,甚至以离家出走相要挟。有一次,因为小新非要买一台电脑,而他已经有一台电脑了,所以父母就不同意,小新见达不到目的就在家里乱砸东西。爸爸一气之下训斥了小新几句,小新就气得手足抽搐起来,吓得父母以后再也不敢违背他的意思了。就这样,小新在家中说一不二,想要什么就非要得到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丝毫不考虑父母的感受。

    不要以为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就是爱,不要以为迁就孩子他就能健康地成长。爱子之情,人皆有之,爱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做法。但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有原则的,如果一味迁就,其结果只能是让孩子变得更加任性,甚至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自私的性格,更不用说具备最起码的社交及生活能力。所以,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或做错事的时候,父母绝不能一味地姑息迁就,而是应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对孩子宽严并济

    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任何人都不会乐意,况且孩子还没有大人的胸襟,如果做不乐意的事情,反抗的情绪便溢于言表。孩子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要跟他讲道理,或者给他立个目标,比如说查数,学会了才给,而且要学会对孩子拒绝。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年龄较小的孩子往往注意力不会很专注,很容易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他们对一些事物的兴趣往往是一时心血来潮,很快就会忘记。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有吸引力的事物上。

    3.适当与孩子“约法三章”

    父母可以认真总结孩子任性的规律,然后就可以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限制孩子的任性。比如有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哭闹着让父母喂,父母就可以在吃饭前就对孩子说好:“今天吃饭的时候不要妈妈喂,你自己吃,不想吃了可以出去玩,不然就不让你出去了。”

    4.激发起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自己去克服任性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任性的害处,还可以通过孩子喜欢的童话或故事中的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和鼓舞孩子改正任性的坏毛病。

    5.必要的时候可以对孩子适当惩罚

    年龄小的孩子由于自制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有时候父母会发现正面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时,只要掌握好度,适当地惩罚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当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时候,父母不必苦口婆心,或者怕孩子饿着于是百般哄劝,而是应告诉孩子什么时候要吃完饭,如果过了时间孩子没有吃完,就把食物拿开,哪怕孩子哭闹也可以置之不理。不要以为这样会饿到孩子,其实一两顿饭不吃根本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这样反而会让孩子有所收敛。

    要想培养出一名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对他的不合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坚决地说“不”,千万不能心慈手软。拒绝孩子,一定要善始善终。父母对孩子说“不”之后,要耐心地向孩子解释拒绝的理由,至少能让孩子明白:父母拒绝他不是跟他过不去,而是为了他好。

    让孩子适当地吃点苦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常常遍布荆棘,父母的责任不是要处心积虑地为孩子扫除一切挫折和障碍,而是要默默地站在孩子身后,鼓励孩子去尝试、去体验,这样孩子才能在一次次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

    有位父亲带着刚刚学会走路的儿子出去散步,当他们经过马路上的一个台阶时,父亲执意让儿子自己登上去。一个台阶对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来说是个莫大的考验。旁边的路人看到后,都纷纷说:“把孩子抱上来吧”,“扶一扶孩子吧”,但这位父亲却始终微笑着一动不动,并用鼓励的目光望着儿子。孩子似乎也从父亲的眼中获得了一种力量,于是尝试着自己爬上台阶。虽然孩子好几次都从台阶上摔了下去,但经过努力之后,他终于成功地跨到了台阶上,父亲终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孩子如果能从小就学会勇敢地面对挫折、战胜挫折,他长大后就会成为一个勇往直前的卓越之才。相反,如果孩子一直在温室中成长,甚至连一些小风小浪都没有经受过,那么他长大后则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

    在喜气洋洋的春节前夕,一个孩子却坐在冷风呼啸的马路边拉二胡。在他脚下摆着一个纸盒,里面装着路人施舍的零钱。孩子的琴声婉转悠扬,引来不少赶回家过年的路人驻足。

    离孩子20米远的地方,有一名中年男子正在默默地低头抽着烟。他是孩子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位腰缠万贯的富翁。这位父亲想要做什么?为什么让孩子跑到街头卖艺?他的回答很简单:“我要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着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果父母事事都为孩子做好,让孩子完全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和经受风雨的机会,渐渐地孩子就会失去面对困难的勇气。

    小淳是一所重点中学的理科生,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他对自己感到非常失望,觉得对不起为自己辛劳的父母。于是,小淳在得知分数的当天下午,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人的一生中,没有谁能保证自己一直都是一帆风顺。挫折与幸福一样都是生活的一种常态,而大凡那些有建树的人也无一不是在重重挫折面前始终不放弃才铸造出一个缤纷多彩的人生的。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妨给孩子多一些锻炼,少一些娇惯,从而使孩子拥有坚韧、顽强的性格。

    刘墉喜欢与孩子“比”,比丢飞盘,比投球,比三级跳远,或其他有益身心的游戏。但是每次刘墉都当仁不让,刘轩十有九输。而且刘墉还规定:输了不许生气,不许撒娇,不许哭。输了的一方必须立正向对方敬礼,高喊:“您是真功夫!”

    对于父亲的这种做法,刘轩开始很不理解。不过后来他慢慢明白,父亲是希望他从小养成胜不骄、败不馁,永不服输的精神,走上社会后,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与刘墉相比,妻子却没那么“狠心”。她喜欢呵护着孩子,尽量不让孩子受累。刘轩学画的那段时间,经常深夜一点钟从画室里出来,母亲会给他买意大利通心面,在刘轩吃面的时候,母亲则站在餐桌前说:“慢点吃!吃完后把纸盘放进塑料袋,明天早上我好把垃圾放到垃圾筒里。”儿子懒洋洋地吃完面,把纸盘往垃圾袋里一扔,就转身回房了,留下母亲佝着背绑垃圾袋。

    刘墉也和孩子一起吃过面,可是他却没有这么照顾孩子。当刘墉吃完面时,他会径自将刀叉拿去洗,并回头对儿子说:“把脏东西收拾一下,一齐丢到垃圾筒里,顺便检查楼下是不是有垃圾没清理。”说完他就进卧室了。

    刘轩吃完面,就从楼上跑到楼下,忙着扔垃圾,打扫完了才能回房睡觉。

    刘墉与妻子可谓典型的严父慈母。刘墉对孩子严格,总是把独立做事的机会交给孩子,为的就是培养刘轩的独立生活能力,好让他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刘轩也习惯了父亲的严格,因此母亲不在家的时候他变得异常独立,很少去麻烦刘墉。

    有一次,妻子住院了,刘墉第二天早上不教课、不开车、不出门。儿子前一晚就发了愁,早早睡觉,第二天早上轻手轻脚地起床,自己开冰箱,找了些东西吃,然后自己去上学了。

    晚上刘轩顶着寒风回到家,冷得直哆嗦,他关切地问刘墉:“妈妈什么时候出院?”吃完饭,他自觉地去做功课。晚上他又早早睡觉了,因为他说今天差点迟到,所以晚上要提前睡,明天起得更早一点。

    不仅如此,刘墉还让刘轩在假期去外面打工挣钱。有一年暑假,刘轩本想在家好好享受假期,但在爸爸的严格要求下,他找了一份擦车的工作。冒着酷暑,穿着宽大的工作服,刘轩汗流浃背地清洗车子。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疼,才挣了25美元。这时刘轩才真切地感受到挣钱是多么不容易。要知道,在平常这些钱仅仅够他吃两支冰淇淋。暑期打工的经历让刘轩彻底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也带给了他深刻的人生体验,使他开始懂得珍惜生活。

    在刘墉的狠心之下,刘轩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养成了按时完成功课,按时就寝的习惯,变得非常独立。

    古人说“自古寒门出贵子”,太多的物质享受,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件好事,因为这会使孩子丧失面对挫折的机会,从而因此消磨掉孩子的意志。而适当地“贫穷”并不会让孩子损失什么,反而会成为他生命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在必要的时候,不妨让孩子承受一些挫折,吃一点苦,受一些贫穷。

    让孩子进行自我塑造

    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性格坚强的孩子可以经受得起失意和伤心的打击,爽直可以使孩子摆脱琐碎的烦恼,乐观开朗可以令孩子充满活力与朝气,善良宽容则会给孩子带来忠诚的友谊。反之,逞强、固执、多忧、敏感的人常感到不如意,内心存在忧虑,缺乏独创性。因此,良好的个性对于孩子的顺利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他们性格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认知与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个性特征,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言语、评价都会在孩子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其塑造自我形象的主要素材来源。

    人们不断塑造自我的过程,也就是选择乐观的态度还是悲观的态度的过程。这种抉择可能给自己带来激励,也有可能阻滞自己的前进。清晰地规划目标是人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但塑造自我却不仅限于规划目标。要让孩子塑造自我,父母必须和他一起努力。

    父母要尝试着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自我塑造的过程也就随即开始。以下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塑造自我,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人格。

    1。树立远景

    这是迈向自我塑造的第一步,孩子需要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它应该是孩子人生的目标。远景必须即刻着手建立,而不要往后拖。孩子随时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做些改变,但不能一刻没有远景。

    2。离开舒适区

    让孩子不断寻求挑战激励自己,而不要让他躺倒在舒适区,因为舒适区只是避风港,它只应是孩子准备迎接下次挑战之前刻意放松自己的地方。

    3。把握好情绪

    人开心的时候,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和力量,但是,不要总想在自身之外寻开心。让孩子开心,最值得开心的事情就在他身上,要让孩子体会到这种乐趣。因此,帮孩子找出自身的情绪高涨期来不断激励他是不错的方式。

    4。调高目标

    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目标太小,而且模糊不清。如果孩子的目标不能激发他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孩子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

    5。撇开朋友

    对于那些不支持孩子目标的“朋友”,要敬而远之。孩子所交往的人会改变他的生活,结交那些希望孩子快乐和成功的人,孩子就在追求快乐和成功的路上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6。直面困难

    如果把困难看作对自己的诅咒,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而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孩子自然会动力陡生。

    让孩子摆脱依赖

    有的孩子由于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当,形成了独立性不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缺点。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

    李宏群是个9岁的小男生,他的房间总是十分凌乱,自己从来没有主动收拾过。每天晚上妈妈在宏群睡着后都会过来帮他整理房间,并且把他第二天上学要带的东西准备好。而每天早晨宏群也都依赖妈妈叫他起床上学,如果哪一天妈妈急着上班,宏群肯定就会因为睡过头而迟到。宏群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代为安排的,一旦父母不在,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父母的过分溺爱夺去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使得孩子一旦离开父母的照顾便很难独自生活,作为父母,应该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适当地分配给孩子一部分他能独立承担的事情,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

    事实上在幼儿期,伴随着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他们的肢体活动能力不断提高,同时自主性和独立性也在逐渐增强,这时是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家长一定要坚持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让他们自己完成,比如孩子小的时候,有些事情家长只要求他们能够愿意尝试就行了,而不需强调结果;稍大之后,就可要求他们不但要把事情做完,而且要做得好一些。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家长就应该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即使孩子做不好也不要心急,不要马上替他做,更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看到自己亲手完成了许多事后,他们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便会油然而生,从而大大减少对成人的依赖心理。

    培养自主性的前提是让孩子在情感上先自主起来。心理学家认为,缺乏自主性的人,通常是那些在情感上、情绪上高度依赖别人的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依赖心理,就必须及时地采取行动,帮助孩子克服。

    (1)家长要进行自我反省。孩子依赖的心理成因是家长的过度保护和专制。家长总希望孩子生活在他们设想和安排好的环境里,虽然有时候也会同意孩子进行自主选择,但总是用各种方法诱导孩子进入自己希望的轨道。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而且使他们不能自主,并渐渐丢失了自己选择的勇气,最终变成过分依赖他人的人。因此,家长一定要首先反省自己的言行,把自主的权利还给孩子。牢记一个原则:“让孩子独立的过程是无法替代经历的,正如母亲不能替至爱的孩子呼吸一样。”

    (2)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孩子性格的核心,也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孩子如果缺乏自信,就会对自己的智商、能力产生怀疑,形成消极的依赖心态:一些事情我不能做,做了也做不好,我不做还有人做。这样的孩子要经常有意识地用“你一定行”、“我相信你”或“你很棒”之类的语言去激励他们,千万不要随意抹杀他们的成绩,哪怕一点点小进步或闪光之处也要放大,让孩子在肯定中获得自信。如此一来,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会少一些顾虑,多一份信心;少一些胆怯,多一份勇气。

    (3)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自主机会。孩子有手能做事,有脑能思考,他们所需要的只是机会,而不是成人的灌输和施予。所以,不妨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经历,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只要方法得当,就一定会培养出自强自立的孩子!

    多给孩子逆向关怀

    现在的孩子大多没有多少逆境,因此要想让他们成才,就要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经历磨难,认识世界的复杂和人生的艰辛。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

    美国阿拉斯加国家动物园的鹿苑里,鹿群因不必为觅食而发愁,也不必为逃避敌害而过多奔跑,因而很快就繁殖了起来。然而在一度兴旺之后,病弱残疾者却与日俱增,最后竟出现了濒临绝种的危机。当地政府曾不惜斥巨资予以挽救,可惜一概无效。后来一位聪明的管理人员建议,把几只凶残的恶狼引进鹿苑,许多病、弱的鹿被捕杀了。几年后,鹿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了。狼捕食了病弱者,又迫使鹿群为逃避狼害而重新拼命奔跑,从而使得留下来的鹿群体质日益健壮。后来,人们把这种奇特的动物“保护”方式称为逆向关怀。

    动物需要逆向关怀,孩子也需要这种逆向关怀。尤其当孩子过着越来越优越的生活,社会和家长为他们提供越来越优越的条件时。

    亲子之爱,人皆有之。但许多家长不顾客观实际,生活上对孩子有求必应,处处溺爱,使孩子变成了养尊处优的“小皇帝”。这种方式极易使孩子形成脆弱、依赖、消极、懒惰等不良心理,从而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家庭教育必须补上这重要的一课——适当给孩子一些逆向关怀,要硬起心肠,收藏起一半的爱。

    家长适当地对孩子进行逆向关怀对其成长有很大的好处,下面提供几种可取的办法,为人父母的你不妨试试。

    (1)该讲清的道理要讲清。有些事情该正面解释的就应明确答复,以免让孩子胡乱猜测、含糊不清,以致误入歧途。

    (2)该保留的稚气要保留。孩子就是孩子,假如一个孩子过于老成,想的、做的处处跟大人们都一样,城府颇深,那么孩子将过早地失去童趣、天真。

    (3)该受的苦与累要受。要让孩子知道一切幸福都来之不易,否则他就不会珍惜、理解幸福,以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4)该动的脑子要动。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应该给他们一定的空间,一来可以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二来也可以让他们懂得生活的甘苦。

    (5)该听的意见要听。不要事事都把孩子的意见排除在外,也许以(6)该绕的弯路要绕。家长提供的捷径孩子未必买账,即使走在捷径上,他也不一定能安下心来,反而会对自己没走的路跃跃欲试。而且没有过程的结局和没有挫折的成功就像凭空给了中国足球队一个世界冠军的称号,没有什么意义。

    (7)该碰的钉子要碰。假如家长处处都替孩子安排得天衣无缝,他就不会对这个世界真正了解,很可能将来会碰大钉子,正如鱼儿生下来就要在水中游一样。如果好意为它套上一个救生圈,后果会怎样呢?

    有时无声胜有声

    众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是口头教育,但是其效果往往不理想,并且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像“无声”教育就是最理想且有效的方式,也能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从而搭建起孩子与家长的沟通桥梁。

    李想的爸爸是一位书法老师,所以他一心想让儿子练习书法,但是调皮的李想不愿意学习枯燥的书法,对爸爸的教诲常常听不进去。李想的爸爸后来针对孩子的特点专门设计了一套教育方案。

    在教孩子学习书法时,他不再苦口婆心地劝告,而是直接将一张宣纸铺在桌子上,然后一语不发地在纸上写起横、竖、点、撇、捺。孩子对爸爸的行为很感兴趣,渐渐地也被吸引了,于是自己也拿起毛笔练习起来,其练习效果比接受完爸爸的训斥时还要好。

    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堪称教育典范,既不会使孩子对父母的管教持厌烦态度,又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也会变得简单、有效。

    香香读小学二年级,父母都是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所以香香从小就在音乐和舞蹈上表现出很高的天分。由于家庭氛围的影响和自身的努力,香香获得了很多奖牌和证书,爸爸就把这些证书和奖牌放在客厅最显眼的隔板上,家里来了客人免不了要赞美一番,香香听后自然会美美地一笑。但是父母为了使香香不产生骄傲心理,就把隔板做得比较大,奖牌和证书就只占了1/3,当香香有骄傲的表现时,父母就委婉地告知她,现在还不是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等你的成绩能够摆满整个隔板时,你才会真正有成就感。

    这种成果展示有时会比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效果要好,当孩子听见别人的赞美声或看见那些赞许的目光时,就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喜悦之情,这种鼓励的作用要比口头奖励来得更为有效。所以,家长不妨在家中为孩子设立一个小型橱窗,专门陈列孩子的优秀作业、精美小制作等。

    很多家长常常抱怨孩子动手能力差,什么都不爱干,殊不知其中的责任有很大部分来自于家长。家庭美满的要诀之一就是以共同劳动代替无休止的埋怨,聪明的家长不会喋喋不休地埋怨孩子,而是安排孩子和自己一同劳动、进餐、外出购物,增加两代人的沟通。所以不要怕孩子累,可以让孩子提一些轻便的东西或者收拾一下自己的小卧室,这些都是提高孩子能力的好机会,不仅家长高兴,孩子也能感知自身的价值,也就会更加努力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育过程中,往往是家长说得多,孩子听得少,做得更是微乎其微了,于是家长就会常常责骂孩子不听话。殊不知,这正是因为家长“教子无方”,用错了方法,孩子自然不愿意听你讲话,更不愿意按照你的意愿去做事,孩子在有心事或受到委屈时就会不愿意告诉家长,宁愿自己一个人忍受。相反,那些能够理解孩子的家长,在孩子受委屈或被骗时就会帮助孩子化解心中的不愉快,既不会责怪孩子,也不会盘问事情的经过,以免让孩子再伤心一次,而仅仅用一句“你一定非常难过”来表示对孩子痛苦的理孩子渴望与家长交流,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心中会有无限的困惑和秘密,所以家长再忙也要关心一下孩子,晚饭过后,抽出几十分钟时间做孩子的听众,让孩子把一天的喜怒哀乐向你讲述一下。

    为了使孩子敞开心扉,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家长最好不要打断他的讲话,更不能妄加评论,家长要全神贯注地倾听,在无声的沟通过程中懂得孩子的心声,这样两代人的情感才能交融。

    总之,家庭教育重在潜移默化,依赖于家长优良品德的影响和循循善诱的引导,这才是好的教育艺术,因为大多数时候“润物细无声”要比“声嘶力竭”来得更为有效。

    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和爱使得他们生怕孩子变坏了,于是家庭生活的主体变成了孩子,整天盯着、跟着、说着,于是就有了亲子间的矛盾和冲突。对孩子来说,这无疑是最坏的教育。

    那么,最好的教育是什么呢?

    有一个孩子特别淘气,经常欺负隔壁的老人。这个孩子每天都带领顽皮的孩子们聚集在他家附近,向老人的房子里扔石头。老人想遍了招数也没能阻止这帮孩子们,不但没有任何效果,相反,孩子们却越来越起劲了,扔石头扔得更欢了。

    老人终于想了一个法子,他把孩子们都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我现在开始慢慢地喜欢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了,这样我这里就热闹多了,为了感谢你们,我愿意向你们支付钱,每人每天1块钱,作为你们的回报。”尽管这让他们听起来感到很奇怪,但是仍然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协议。于是,孩子们仍然每天在约定的时间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也如约每天支付给孩子们1人1块钱。

    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对孩子们说:“非常抱歉,最近我挣钱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能每天给你们1人1块钱了,你们看每人每天5毛钱怎么样?”孩子们当然很不乐意,嘀咕了一会儿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

    又过了几天,老人又召集孩子们说:“最近我挣的钱实在很少,我无法再付给你们每人每天5毛钱了,只能支付给你们每人每天1毛钱,你们看怎么样?”

    孩子们很快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其中有一个孩子说:“别想得太美了,1毛钱谁会做这种苦差事呢?”

    就这样,孩子们再也不来扔石头了。

    为什么原来孩子们一分钱也得不到却很乐意扔石头,而现在好歹还能赚1毛钱他们却不干了呢?

    其实孩子做事情只有发自他们内心的渴望才会越来越有动力,但如果他们所做的事情不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了,那么他们就没有动力了。

    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原则:变“要他做”为“他要做”。只有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孩子的兴趣才能被调动起来,那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听家长的话,好好学习了。最好的教育是“自动化”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工业化大生产最终要实现全自动化,而事业的最高境界也在于自动化的实现,教育也是如此,这样家长教育孩子就会“无须扬鞭自奋蹄”了。

    一位女士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在餐厅里吃午餐。男孩长得很壮实,什么也不挑,几乎所有被点的菜他都要吃上几口。而女孩很挑食,好多菜都不吃,只是坐在那儿看着其他人吃。

    女士让小女孩多吃点肉,小女孩执意不听。女士说了好几遍都没有半点效果,看见小女孩有点儿发怒了,女士不再说话了。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服务员,在小女孩的耳边轻轻说了两句话,这个小女孩对旁边的男孩“哼”了一声,就大口大口地吃起肉来了。

    服务员见那位女士感到奇怪,就悄悄地告诉女士:“您前几次带孩子来就餐,我发现哥哥经常欺负妹妹。我刚才就对妹妹说:‘哥哥不是经常欺负你吗?你吃了肉,就会长得比他壮,他以后就不敢再欺负你了。’”

    家长要敏锐地去发现孩子的需求,不要让孩子形成一个固定角色,“牛不喝水强摁头”是不行的,家长要主动发现“牛”会在什么时间口渴或者多给它干燥的食物,它口干了就会主动去喝水。

    别总替他应对挫折

    孩子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要努力去战胜它们,既需付出体力,又需付出心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体会到做人的基本道理,不奋斗、不吃苦是不会成功,也不会前进的。做人不能追求轻松愉快、一帆风顺。磨炼必须面对实际,深入实践,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既需要知识,又需要能力。正如古人所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大多数家长不会反对“磨炼成人,磨炼成才”的观点,但是轮到自己的孩子,又往往很少给他们磨炼的机会,这就走入了教育的一个误区。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

    例一:一个小男孩被送进了一所寄宿制学校。第一天就哭着喊着要回家,他在教室里闹,妈妈在教室外掉眼泪。星期五接回家去,孩子说再也不去学校了,甚至扬言:“再送我去,我就自杀。”妈妈心软了,就找人打听看是否能换一所非寄宿制学校。别人劝她不要过于心疼孩子,要教育孩子向别的小朋友学习,合了群就会习惯的。星期一,家长坚持把孩子送去了,孩子虽然哭闹,见到老师却好了许多。等到星期五再接时,孩子情绪基本正常。一个月以后,孩子就能够高高兴兴地上学了。

    例二:一位著名学者回忆自己的成长道路时说:我家在海边,小时候生活困难,5岁时就打猪草,帮家里养鸡养猪,9岁才上小学。还经常凌晨4点起床去“赶小海”,捡海货拿到自由市场上去卖。正是小时候的艰苦生活磨炼了我的意志,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因此,我进学校后一直都非常珍惜时间,成绩也一直很好,大学毕业后又出国留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

    为什么有些家长明知道磨炼对孩子是很重要的却很少给孩子磨炼的机会呢?主要原因是心疼孩子。爱还爱不过来呢,怎么舍得让孩子吃苦。这就是大家平常所说的“情感冲淡了理智”。此外,家长常常有所担心,怕孩子生病,怕出危险。天津市一所小学的老师把三年级的学生带到远郊县一个军营去磨炼,两天以后,一拨儿又一拨儿的家长带着吃的来看孩子。而孩子却努力克制想爸爸妈妈的情感,对家长说:“你们赶快回去,让我多难为情啊!”看来,孩子们很愿意参加集体磨炼。

    磨炼的方式很多,除了学校、社会团体组织的磨炼式夏令营、冬令营、社会实践以外,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做难度较大的劳动等也都会使孩子得到磨炼。

    测试:从色彩看孩子的性格

    孩子的性格是父母最希望了解的。下面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根据孩子喜欢的颜色来判断孩子的性格特点。

    喜爱红色:是个性鲜明的人,他们精力充沛,缺点是比较容易冲动。

    喜爱粉红色:大部分女孩喜欢漂亮的粉红色,这种孩子多具备“有高度审美观”“细心体贴”“优雅”“柔顺”的个性特点,这些特点同时也是其吸引人之处。

    喜爱黄色:喜爱黄色的孩子有天才的一面,他们更渴望追求理想,虽然较不踏实,但是脑筋灵活、反应敏捷。如果其长大成人后仍然深爱黄色的话,那么,他是所谓“理想家”的类型,同时,他亦会是个重感情、讲义气并深得他人信任的人。

    喜爱绿色:喜爱绿色的孩子个性较随和开朗,没什么心机,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颇有上进心。此类型者成人后适宜于做工薪阶层,如能踏实做下去,也可有成功的一日,许多才气纵横的男孩多属此类型。

    喜爱橙色:喜爱橙色者个性较外向活泼,爱说话而且人缘很好,此类型的人极富创造性,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他人,还会幼稚地认为天底下都是好人。

    喜爱蓝色:喜爱蓝色者责任感较重,处事细心周全,内向而不善言辞。

    喜爱紫色:喜爱紫色者容易沉溺在自恋的状态中,同时亦可能具有病态体质,所以这类孩子需多加关注。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然而不能因此就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很多家长总是把握不好与孩子相处的分寸,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和家庭的矛盾。因此在如何看待孩子之前,先审视自己的行为才是上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