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作为上司一味地相信用道德来自我约束,那么他顶多也就是像清朝道光帝那样克勤克俭而又碌碌无为的迂腐之人。像道光帝这样的人历史上并不多,这也就说明道德只是号召众人的口号而已。
可以多学学古代帝王的“沽名钓誉”之术,他们总是装出无比宽厚、仁慈、博爱和高尚,是伟大、圣明一切优秀品德的化身。面对这种上司,你能不服从,敢不服从吗?否则就给你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你担当得起吗?
时时刻刻要把自己打扮成菩萨心肠、君父形象、圣贤品德,一定要利用各种沽名钓誉的机会。
比如,帝王面临重大政治危机时所采取的应急对策之一,就是下“罪己诏”。这不过是帝王为延续其统治而不得不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沽名钓誉”之术。
正因为“罪己诏”是这样一种把戏,所以在上层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常常被作为工具来运用。还有许多帝王常常在逝世前留下的遗诏中“罪己”,他们并非真有“悔过之意”。如果有,生前改过的机会有的是,大可不必在临死之时作总检讨。实际上,这些帝王生前“洞知其蔽”,却因“众所周知”的原因不愿改,为了在身后留下个好名声,所以在临死前才来一番“罪己”悔过的把戏。
当普通人看到皇上这样“诚恳”的“自我批评”,以为已经悔过了,道德相当高尚,是真心地为百姓着想,从而就会更加坚定他们“皇上圣明”的信念,并为此效忠,这就是“罪己诏”特有的沽名钓誉的效果。现代的上司们同样可以运用这一手法。
古今成大事者,常常运用各种方式沽名钓誉,愚弄民众。
他们满嘴是“道德准则”,可是,这些“道德准则”只有对他们有用的时候,他们才推崇。一旦没有用,他们会把它作为“臭狗屎”践踏在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