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重现
小张是某单位的部门经理,他发现自己部门有一个女孩子的行为很有意思,她的工作案头上总是有很多的小纸条。小张以为这是她将工作计划、内容贴出来,提醒自己及时解决,避免忘记或拖延。小张觉得这样做很不错,为此,每次从她那儿过去,他就会对她投去激励的笑容。
有一天小张加班,晚上九点多钟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关上电脑,离开桌位,起身准备回家。来到外面办公大厅的时候,又经过那个女孩子的座位前,他忍不住打开灯想去看看她到底写的是什么。当他拿起小纸条仔细看后,却发现上面写的竟然是:
“今天工作又没完成,和昨天一样!”
“哎,感觉自己越来越懒了,刚周三就想周五,不应该呀,要好好工作,努力赚钱!”
“今天没精神,什么都不想干!”
“周五了,一周的工作没完成二分之一,下周要努力!”
……
看了之后,小张顿感郁闷,心里很不是滋味。
案例剖析
拖延的开始源于懒惰。
很多时候,有些人在最初面对问题、工作时,首先想到的是要早点开始,这样就能尽快做完,接下来又想那就马上开始做吧,但随之却又想如果现在不做又如何呢,好像也没什么,那么干脆等一等吧,最后清闲之后还想清闲,安逸之后还想安逸。就这样,有些事情便被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上述案例中的这个女孩在工作中的表现显然很懒惰,这导致她工作中的很多事情被拖延,而从她的纸条当中可以看出,她对这种懒惰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拖延。
每个人身上都有懒惰的基因,只是有些人表现明显,有些人因为自制力强表现得不是很明显。比如在赶飞机的时候,同样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有些人会提前半个小时到机场,而有些人会坐在办公室喝茶,踩着时间赶往机场。一方面,这是由于个人时间观念不同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懒惰导致的。
如果我们有一双勤劳的手,面对工作,只要我们肯努力,辛劳的汗水肯定可以结出丰硕的果实。可惜的是,有些人年初为自己列了一个长长的计划单,到了年尾再看的时候却发现,上面的计划历历在目,但却没能实现一条。
对症下药
怎样才能战胜懒惰,赶走拖延呢?
第一,端正思想。
拖延症的根源就是懒惰的思想在作怪,不想劳动,不想干活,好逸恶劳,站着想坐着,坐着想躺着,躺着想睡下,睡下就想找个更舒适的床。这就是恶性循环,一味地在寻求舒适的环境,却不愿意去面对,不想去承担,不想开始本该早就开始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这种欲望在最初的放纵下尝到了甜头,然后一点点膨胀,最后就会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要想去除懒惰的行为,首先要去除懒惰的思想,做勤劳积极的人。
第二,将事情细分。
很多人产生懒惰思想的原因是一看到大量的工作就没有了积极性,有一种被打败的感觉。其实,如果我们把事情细分,每天做一点,就没有做不完的事。很多工作本身乍一看可能很吓人,但如果分解到每一天,它就不是那么繁重了,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做好任务规划,按照规划保质保量、按部就班去完成,不知不觉中,那个看似移山一样的工作,很快就会结束的。
第三,从小事培养。
每天起早一些,每天的洗漱提前10分钟完成,每天上班出门早一些……这些的小事情如果每天都坚持去做,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勤快的习惯,丢掉懒惰的毛病,从而避免一些事情因为懒惰而被拖延。
做些分外的工作更有益
案例重现
老板的助手小刚,半年前从大学毕业。他的学历并不出众,专业知识也一般,不过做事很认真积极。
小刚来公司之后,连续两个星期,老板发现别人都下班回家了他却还没有下班,而是帮助同事做一些事情。老板问其原因,他说自己刚来,对公司、业务都还不是很熟,所以想帮助同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熟悉一下工作。
其实,公司并不是很忙,基本上不加班。偶尔有些端茶倒水、打印文件的事情都是老板自己做。看到小刚工作很努力,老板多次说让其下班早点回去。而小刚每次都说自己一个人租的房子,回去了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干,多做一些工作更充实。
就这样过了六个月,也就是刚过了新员工试用期。半年前来的新员工大约一半由于各种原因离开了公司,而小刚被老板直接提拔为自己的助理。
案例剖析
显然,小刚是一个勤快的人,在做完自己的工作后,还能够加班帮助同事做一些分外的工作,更是一个积极认真的好员工。进一步深入分析,小刚的积极认真使他的每项工作都做在了前面,不但没有拖延,而且还能够帮助同事做工作。
没有人要求小刚晚上下班后继续待在办公室工作,但是他做了,虽然事实上也只是比别人多做了一点点,然而就是因为这一点点,赢得了老板的赞赏,获得了理想的职位。这便是勤快给人带来的果实。
当下有太多的人在研究成功学,其实所谓的成功秘诀就是战胜懒惰,不要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多做一些分外的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不要觉得自己吃亏,这样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同时也是一种战胜懒惰的方法。
比别人多做一点,就是比别人多向前跨了一步,在职场中尤其如此。“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心理在职场中是不可取的。做些分外的工作,对我们更有益。
对症下药
怎样才能做些分外工作呢?当然是先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不拖延。做好分外工作都有哪些好处呢?如下:
第一,做分外工作可提升个人知识面。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分工已越来越细化,每一份工作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知识系统。当我们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再去做一些分外工作的话,无疑会扩展个人的知识面,比如编辑在做完工作后帮助策划做事,那么他久而久之就会拥有策划的知识,这对个人思维发展有很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在做事中找到更加高效的方法。
第二,做分外工作可提升个人能力。
俗话说“艺多不压身”,所谓艺多,就是拥有多种技术,会做多种工作。比如在工作中,你既能做编辑的工作,也能做策划的工作,那么,你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可以让领导刮目相看。而当我们做一些分外工作的时候,便能够提升这方面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更有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升我们做事的效率。
第三,做分外工作能赢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比如在职场中,不要认为多做一点是上司老板的事,即便是底层员工,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不管是老板还是上司他们都看在眼里,你所有的付出,对公司贡献的大小,没有人比他们心里更清楚。你比别人多做一点就是多给自己一个机会,多赢得老板和上司对你的信任。对于你的客户也是这样,把他们服务好,就是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上了一层双保险。
做好分外工作有如此多的好处!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在工作中都要做到不拖延,都要在努力做好自己分内工作后,去提高自己,去为自己的事业发展而努力!
告别做事三分钟热度
案例重现
当年马云获得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时,他说过这样一段话:
五年以前,也是这个时候,在长城上,我跟我的同事们想创办全世界最伟大的中文公司,我们希望全世界只要是商人一定要用我们的网络,当时这个想法,很多人认为是疯子,这五年里很多人认为我是疯子,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从来没有改变过一个中国人想创办全世界最伟大公司的梦想。1999年的时候,是互联网最痛苦的时候;2001年、2002年的时候,我们在公司里面讲的最多的字就是“活着”。如果全部的互联网公司都死了,只要我们还跪着我们就是赢的。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最后,我们还是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我们都会成功。所以每个人都不要放弃今天。
案例剖析
是马云的坚持不懈才有了今天的阿里巴巴,有了淘宝,有了今天的天猫商城。今天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候,在电子商务大行其道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能否定马云所做出的成就。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
但如果当时他朝三暮四,做事只是依靠三分钟热度,碰到问题、遇到挫折、面临困难就退缩了,害怕了,那么,我们今天一定看不到马云,更看不到他的成功。
人生的路,就像是一场比赛,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缺乏坚强信念的自己。一日一钱,十日十钱,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提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奥维德说:“忍耐和坚持虽然是痛苦的事,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成功需要一个过程,没有人能一蹴而就。
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每天都是不一样的,信息在不断更新,知识在不断进步,事情也在不断地往更加复杂而有难度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现实。工作中,你可能每天都会碰到新情况、新挑战以及新问题,这就需要你去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新社会、新时代。现在的困难可能已经不再是了解一个行业的问题了,而是如何能不被这个行业不断变化的情况所抛弃。如果没有坚强不屈、坚持不懈的精神,你很难赢得自己的未来。
成长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成功更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它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实践,做繁重的工作,在不断进取中把握良机,图谋进取。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人都会面对一些不知所措的问题,唯一能支持下去的理由就是坚持。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不气馁、不妥协,理智面对,客观分析,逐一解决,告别做事时的三分钟热度,才会避免拖延的产生。
对症下药
不管做任何事情,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终将一无所获!做事三分钟热度,一遇到困难就放弃的人,他们缺乏毅力,不知道坚持,没能在通向成功的路上迈出两步,就退出队伍了。当然,最终他们也将自己参与成功者竞争的资格让给了别人,从此以后只能看着别人的成功,暗暗抚慰自己的心灵。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做事三分钟热度呢?对此,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
第一,保持做事的兴趣。
如果你对做某件事一直保持着兴趣,那么,你就能在命运的风暴中努力奋斗,取得成功,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当年蒲松龄的科举梦想破灭后,他并未从此一蹶不振,转而开始着手创作《聊斋志异》,这本书稿他从年轻时即已动笔,后来一直断断续续未能结集。梦想破灭后,一般人都会从此灰心丧气,蒲松龄却能静下心来创作,要说没有兴趣没有爱好,谁会相信?
而要对某事保持长久的兴趣,就要懂得去寻找兴趣。比如你准备学习瑜伽,学了一段时间后就没有了兴趣,以前你可能会每天练一次,随后你可能会两三天练一次。如果是这样,你学习瑜伽这件事就会被耽误。而如果我们在练瑜伽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找到一些有趣的事情,那么,起初的热情就会保持下去。
第二,设定提醒功能。
三分钟热度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们常常会忘记自己要做的事情,这是因为不感兴趣导致了不重视,从而出现遗忘。为此,我们可设置提醒功能,比如定闹钟,在一定时间段内提醒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并明确标明它的重要性。
与懒惰的伙伴保持距离
案例重现
邝子平是我国著名的基金投资人,同时也是启明创投的董事总经理。在没有担任这个职务之前,他有过六年的英特尔投资中国战略总监的工作经验,而且还有在思科的工作经历。他人生的成功,和他的人脉圈子有直接关系,甚至可以说是他的人脉圈子促成了他的成功人生。
他是斯坦福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斯坦福大学,他结交了一批对他影响很大的朋友。这些人后来也都回了国,成为了邝子平回国后创业、工作的重要伙伴。这些人有:张锐,美林中国董事总经理;陈捷,东电电子中国总裁;茅道临,曾任新浪首席执行长CEO;林伟萌,曾任泰达荷银基金公司CEO。
从斯坦福毕业后,邝子平进入了一家公司工作,干了三年。这期间他建立了第二批人脉圈子。三年后,他进入了思科,也是因为他的朋友。他自己曾经说过:“我找到一个朋友,他当时是思科驻香港负责人,他告诉我,思科在招人。”进入思科之后,他在原来公司的那些朋友也有不少一起进入了思科。因此工作起来就显得方便了很多,因为不需要磨合,彼此都是早年的朋友,做起事来得心应手。
在思科待了五年。这五年邝子平建立了自己的第三个人脉圈子,这个圈子都是业内人士,国内外很有名气的IT精英。邝子平本人曾坦言,他的第三个人脉圈子对他以后的投资事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离开思科,邝子平进入了英特尔投资部,对他而言,这又是一个人脉圈子,这个圈子对他后来的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那里,他在投资这个圈子里获得了重要的人脉关系,比如美国软银创业投资基金会创始人Gary Rieschel。此人曾动过挖走邝子平的想法,但后来没有成功。不过,他们后来成为了同事——六年之后,他和这个朋友一起创建了启明创投公司。
案例剖析
邝子平的事业之路,每一步他的那些人脉圈子都紧紧跟随。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时候,他认识了一大批的IT精英,后来进行创投工作,也是因为这个圈子的人他才走上了这条路,进而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人们希望自己获得成功,但如何能获得成功?一个人的力量显然太单薄,只有不断地调动你所处圈子里的力量,从别人的身上找到助力,这样你才能走向成功。
邝子平的成功,可以说和他的那些朋友紧密相连,反过来,如果他结交的是一群不思进取、懒散成性、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的人,邝子平的人生就不会被改写。
人是环境的动物,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其中对我们影响较大的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语也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讲的就是身边的人对我们的影响力。所以,如果你想减肥,就不要和胖子做朋友;如果你要勤奋起来,想要成为一个成功者,就要远离那些懒惰的人!
个人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和我们的事业紧密相连。如果能和自身事业相关的人有交往,那将会对我们的事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对症下药
怎样才能远离懒惰的人,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呢?
第一,向积极的人靠近。
把勤快、积极作为交友的标准,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勤快、积极的人做朋友,经常和他们在一起,你自己也会变得勤快、积极。同时,勤快、积极的朋友多了以后,你就会减少与懒惰之人在一起的机会。
第二,分析完善朋友圈。
客观分析自己的朋友圈是否完善,自己的朋友圈中还缺少什么样的人,还需要同什么样的人来往,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明确自己朋友圈的缺陷在哪里,从而有目的地进一步完善。分析的同时,你会在习惯中与懒惰的伙伴保持距离。
积极的思想能引导人,消极的思想也能传染人。我们不知不觉地会从那些优秀的朋友身上汲取优秀品质,同样也能从那些懒惰的朋友身上学到懒惰的思想,养成拖延的习惯。所以,从今天开始,努力营造自己的朋友圈吧!
今日事尽量今日毕
案例重现
刚子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寒暑假,因为在假期中他可以没有约束地尽情玩,但是对于老师布置的寒暑假作业他却深恶痛绝。
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都会告诉孩子:“回家之后,每天要安排一点儿时间去完成这些作业,现在看上去很多,如果每天都做的话,其实不用很长时间就会做完。”
刚子也算了一下,把这些作业平均分到每天的话确实不多,很容易就能完成。然而,刚子在暑假玩得太开心,忘乎所以,于是第一天没做,第二天也没做,他觉得假期刚开始,有的是时间。直到半个月过去了,他的作业还是一笔未动,因为他压根就忘了这件事。
在假期快结束的时候,刚子看到几乎没动的假期作业,开始着急了,每天加班加点地写作业,可是到了开学的那一天,依然没有做完。案例剖析
通常,学生的一个暑假有60天,如果每一天做一页假期作业,60天就可以完成60页,相当于一个学生所有的假期作业。对学生来说,每天完成一页假期作业,应该是相当容易的事情,而故事中的刚子却把今天做的事情推到了明天、后天……这是一种懒惰的表现,也是产生拖延的主要原因。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一样,今日事今日毕才是高效率的表现,反之就会养成一种懒惰的习惯,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今日事今日毕,这是一个良好的做事习惯,也是解决拖延症的良方。每天的工作在当天完成,决不欠账,那我们的生活就会轻松很多,不会有太大的紧迫感或压力。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觉太忙,压力太大,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自己那些“闲”的时间,因为那些轻松、惬意的时间本该用来做事,却被浪费了。最后将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在一周,甚至三两天完成,如果这样你还不觉得忙,那就该被辞退了。
我们总是习惯等一等、看一看,反正还有时间,明知道现在就开始做,今天的事情今天结束是对的,但就是不愿意真的动手,最终导致问题一起堆积到面前,以致于无法解决。另外,工作生活中,有的人并非因为太过拖延的问题而导致了当天的事情没有完成,那就是缺乏有效的时间管理,这个问题相对而言倒是很好解决,毕竟它不是一种恶习,只是做事能力的欠缺,稍加努力就可以弥补。
对症下药
很多人做事,总是喜欢“今日复明日”,然而“明日何其多”?这样一再拖延,又有哪一件事能够办好?要想解决拖延这个问题,看来唯有“今日事今日毕”了。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呢?
第一,把每天做的事情进行细分。
这里说的“细分”主要指对事情进行分割,也指对事情进行分类。不能否认的一个客观事实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变数永远存在,谁都不知道今天会发生怎样的变数,所以我们在列任务时,需要先将主要的工作,最重要、最急需解决、最繁杂的事情列出来,优先着手处理,即便有了变数,比如家里出事需要回去,这样当天最重要的事情大概也解决得差不多了,对明天的工作就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第二,晚上总结工作,确定第二天要做的事情。
每天做完最后一件事情后,无论多晚都要进行总结,然后确定第二天要完成的事情。这个过程可以躺在床上进行,之后安心睡觉即可,这样会让我们在第二天起床后就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
第三,早上简单规划。
每天早上将一天的工作梳理一下,然后写在纸上,放在最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今天要干什么,有几项工作要完成。时刻提醒自己,提高工作效率。
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
案例重现
一个人想挂幅画,他有钉子,但没锤子,他知道邻居有锤子,于是决定去借。
然而就在出门的时候他又犹豫了,心想:他要不借,那怎么办?昨天我和他打招呼,他就爱理不理的,好像对我不满,我又没做什么对不起他的事,难道他以前对我那么热情都是装出来的?就等我今天去借他的锤子?这样一来他不就以为我要依赖他了吗?以后事事都要靠他帮忙,要我对他低头哈腰的?难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一个锤子吗?我受够了……
于是这人迅速跑到邻居门口,按响门铃,邻居开了门,还没来得及说早安,就听那人怒气冲冲地对他大喊:“留着你的锤子给自己用吧!你这个阴险的恶棍!”
案例剖析
是什么导致上述故事中的人那样一系列的想法呢?显然是心态问题。他的阴暗心理让他完全看不到生活里阳光的一面,只有负面的诅咒和恶毒的诬陷。他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去揣摩对方的心思,其实那完全是他自己臆测出来的,他之所以会这么想,就是因为他消极的心态。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就是去敲敲门,然后把锤子借出来。而他事情没办成不说,还对无辜的邻居发了一通莫名其妙的怒火。
你看到了心态这一方面,很不错。那么,你能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吗?我来合理地补充一下:从此,这个人再也不和别人交往了。他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人怎么都这么可恶!同样地,别人也拒绝和他来往,他们都觉得这个人大概患了迫害症妄想。长此以往,恶性循环,这个人终于孤独终生。
你看,这是怎样一个恶性循环!坏心态使得他恶意揣测别人,他自己都还未张口却已经给他人安了一个“阴险”的帽子,也使得他从此再也懒于同他人交往。
那么,他在工作中会是怎样的状况呢?即使我不说,你也会猜到。他的工作肯定是没有激情的,一味地恶意揣测别人,还怎能和他人积极合作?一个人孤独地工作?不拖延可能吗?
以上就是坏心态的各种副作用。
生活从不缺乏美好的一面,缺乏的是我们寻找美好的心态。每年都能听到或者从报道上看到有不少年轻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自杀,他们中有些人是因为失去了爱情,有些人是因为找不到生活的希望,有些人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太大失去了信心,等等。他们正值青春年少,处在人生中最有希望、最有潜力的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创造力和精力最饱满的时候,然而他们却选择在这个时间段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只是看到了生活中不如意的一面。在他们的思维中,生活就是受罪,是斗争,是无休止的争夺,在这场争夺战中,他们没有希望成为胜利者,只能用死亡这种方式宣布退出。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其实悲伤也有另一面:失恋了,这说明你再也不用在一个人身上浪费时间了,有了更多的选择;失败了,这说明你还有很多的机会去获得成功;压力太大,意味着你需要时间进行反思,有机会去触摸更美好的自己;山穷水尽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柳暗花明。正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事情本身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虽然它看上去也并不像之前预想的那么美好。这样思考之后,很多事情便都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
可见,积极的心态对于解决问题有先天的优势,它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希望,在绝望中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可能。拥有良好的积极心态,阳光会洒遍我们生活中每一个阴暗的角落。如果心态很差,很消极,即便是最应该灿烂的生活之路,也会阴云密布,它会让我们看不见一点儿生活的乐趣,也就不会去主动解决问题,此时,拖延便开始了它的脚步,问题从此日积月累,直到覆水难收。
对症下药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人们摆脱拖延。然而,保持积极的心态又并非那么简单。大家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
第一,坚持每天做一件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
有些人也许会说:这也太难了吧!其实很简单,每天能够让自己产生成就感的事情很多。比如帮助同事完成工作,得到了同事的感谢;扶一个老人过马路,得到了老人的热情感谢;出色完成工作中的任务,得到了领导的嘉奖;等等。不管是大事小事,每天都让自己有一种成就感,就可以提升自信心,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维持自己积极的心态。
第二,学会调整情绪。
有些人在遇到一些困难或者突发事件后,就会显得焦急难耐,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本来容易解决的问题,因为情绪过于焦急,思维被束缚,让一些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让复杂的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对此,如果这些人能够把握好自己的情绪,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冷静一些、淡定一些,可能会想到更加高效的处理方法。
第三,保证充足的睡眠。
从人体生理角度分析,一个人如果休息不好,就会导致心理出现问题,比如焦躁不安、无精打采等,会极大影响一个人积极的心态,懒惰、拖延也会趁机衍生。为此,我们要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此来维持积极的心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