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别让压力压垮幸福人生-直面压力:改善逃避的思维模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压力无处不在。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人们常常都会感到压力过大而喘不上气来,也常常被易怒、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所左右。但如果我们只一味地逃避,那只会招致更多的压力向我们袭来。所以,我们应该正视压力,积极将之消除!

    【由环境造成的压力是暂时的】

    百味人生,起起落落,当我们出生在这人世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们已经成为这人生汪洋之中的一叶扁舟,更注定我们要随着汪洋中的波澜上下起伏。我们所有的人来到这世上,都是为了品尝这人生的酸甜苦辣,自然就会有时一帆风顺,有时失意难耐。其实在生命长河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距离自己目标有相当大落差的那一时刻,那么,不要悲伤,不要绝望,要相信这样的失意、痛苦、烦恼、彷徨都是暂时的,我们要坚信绝地重生的道理。我们首先应该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用正确的心态引导自己平和地面对当前的困难,并坚强地迎接生活中的各种不顺,将这一刻的不快扛过去,下一秒的胜利就属于你!

    年轻的辛巴本来是个快乐的人,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很大、很富足的家业,一直以来他简直就像生活在天堂里。但前些日子由雷电引发的那场大火,毁了他的全部,爸爸留给他的那座庄园,瞬间成了灰烬。辛巴欲哭无泪,傻傻地看着这一片废墟,痛苦万分,这一刻,他陷入了绝望。

    不知道如何是好的辛巴,第一想法就是找银行贷款修复这座庄园,然而银行根本不可能放贷给这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辛巴只好求助于身边的亲戚朋友,但是身边的人都不再相信他的家业可以东山再起,都冷漠地拒绝了他的恳求。一切道路都被堵死了。辛巴一蹶不振,他觉得自己被上天抛弃了,绝望之中他天天酗酒,昏昏沉沉地入睡,每天都混日子,看起来像个流浪汉一样。

    直到辛巴的祖母知道了这件事,她是一个已经年过花甲的老太太,一生慈祥、不求名利。看到辛巴这样子堕落,她着实很急,于是她拄着拐杖找到了辛巴,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亲爱的辛巴,就算在物质上你已经一无所有,你也不可以放弃心中的希望!孩子,让你的眼神重新明亮起来吧!希望就在前方照耀!”听了祖母的话,辛巴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知道自己应该振作起来,他又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机遇总是偏爱乐观向上的人,辛巴自此每一天都非常积极地生活着,并不断寻找机会。直到一天,他在大街上闲逛,突然看到街角的一家商店聚集了许多人,原来是大家都在排队购买木炭。顿时辛巴灵机一动,眼前一亮,他找到了新的商机——“废物利用”!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辛巴用仅有的一点点积蓄雇用了几名烧炭工,回去后把庄园里所有烧焦的树木都加工成了优质木炭,然后送到集市去卖,瞬间被抢购一空。由此,辛巴赚到了他破产后的第一桶金,十分开心!随后他用这些钱购买了大量的树苗和肥料,把自己的庄园又重整了起来,过了几年,这个原本被大火烧毁的庄园又重新变得郁郁葱葱了。

    人生的起起落落很正常,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这些不幸和疾苦,相信所有一切的出现都是合理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充满希望地去面对和适应。一定要明确,所有的不顺利都是暂时的,我们心中的希望可以让那些不幸却步,脚下永远有新路,只要我们肯迈进!黑夜再长,太阳也会驱散阴霾;风雪再大,也会被暖风融化。

    生命是有始有终的,从我们开始呼吸这世上第一口空气开始,就注定了在这生命长河中,我们要经历太多的是是非非、好好坏坏,到我们离开这世界的那一刻,会发现唯有此,生命才是完整的。而我们所经历的困难、耻辱,都会脱离我们的身体和精神,留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会过去!所以我们要相信自身的正能量,相信自己有扭转逆境的能力,只有自身对自己充满希望和勇气,美好的一切才会开始靠近。

    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有一位非常强势的国王,最开始战无不胜,但他自始至终头脑中都能保持一份清醒,懂得“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为了敦促自己在思想上一直行得正,他把当时国内最有名、最有威望的一位智者叫到了宫殿里,请他帮助总结一句最富人间哲理、最具人生智慧的箴言,能够帮助自己在任何时候平复心情,保持空杯心态。这位智者在深思熟虑后,把这句话刻在了国王的指环内侧,并严肃地告诉国王,这句话饱含了世间智慧,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摘下来看,否则将失灵。国王很尊重智者的话,并一直照着他的话去做,始终没有摘下那枚指环去看内侧的字。过了不长时间,邻国入侵,国王带领将士虽顽强奋战,却最终败北。顿时间,曾经的辉煌逝去,霸气不再,国王过起了四处逃亡、颠沛流离的生活。各地奔波、狼狈不堪的国王逃亡了一段时间后,变成了一个蓬头垢面的野人。有一次在河边喝水,国王看到了水中映衬着的自己的倒影,眼泪瞬间掉了下来。曾经的气宇轩昂已经不在,水中只有那个脏兮兮、目光游离、胡子拉碴的“流浪汉”在悲哀地看着自己。

    突然间他想起了曾经到宫殿的那位智者,于是国王飞快地取下手中的那枚指环,看到指环内侧刻的那几个字“everything will be gone”(一切都会过去)。国王顿时眼前一亮,瞬间觉醒!他感觉身上有一股力量,越来越强大,于是他在死命追随他的将士们的掩护下偷偷回国,忍辱负重地潜伏在敌军部队,并暗中招集旧部强壮精兵,最终在韬略和勇敢的双重配合之下,赶走了外敌并收复失地。当他重新走回王宫的那一刻,泪水盈满眼眶,他喊来工匠,郑重地将指环里的那句箴言,镌刻在了自己的王位座椅之上。

    没错,这世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会过去,一切幸运,抑或是遭遇,无一可逃脱“会过去”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年轻貌美的姑娘,也会老去;家财万贯的富豪,也会死去;受过灾难的土地,也会重建。一切发生了的,都会过去。所以,无论我们遇到什么事,碰到什么样的人,经历了一段怎样的人生,我们都应该视为平静,好的坏的,都是暂时的,我们只有坚强、乐观地面对,拥有一颗大心脏,才会在任何环境中快乐生存。

    回想一下我们的过去吧,是不是有过“快乐得想飞翔,痛苦得想撞墙”的时候?但是不论怎样,我们还是踏踏实实、平平安安地活到了现在,没有哪道难关是我们挺不过去的。就算前方路不平,就算四周险象环生,一个人的一生并非是注定的,命运也不可能让一个人永远顺风顺水,荆棘、坎坷,更或者险象环生。但是,我们要学会承受,要相信一切都是暂时的,学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和地看待所有的事和人,只有这样的平静心态,我们才可以客观并且高效地面对所有的事情,顺境也好,危急也罢,一切都不会难倒我们。佛学总讲,看透一切,方能胜任世间浮华。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吧,不贪图富贵,不沉迷痛苦,坚强地面对所有,每天的太阳都会是新的。

    【勇于面对和克服恐惧】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而这信仰也是心灵的慰藉,激励我们更加积极地去面对困难和恐惧。有这样一句话:“勇敢面对恐惧,它们就会消退。”其实,我们都会害怕——遇到困难害怕,遇到阻碍害怕,遇到没有遇到过的,一样害怕。所以,只有主动地让自己很勇敢,告诉自己什么都不怕,才能冷静、客观地去选择应对的方法。恐惧所带给我们的,只有可能是正确的办法被压制,然后做了错误的选择,若是严重的话,我们的命运都有可能转变。

    大家都知道萧伯纳,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作家,由于强烈的自信心,甚至会让人感觉他有些自负,所以我们在读到他的作品时,都会觉得其笔锋极其犀利,现实批判性极强。可事实上,萧伯纳先生曾经是个怯懦、脆弱的小人物……萧伯纳性格内向,有些害羞,为人处世总是不够自信。有一次,他需要向校长求助一件事,之前他已经在家里对着镜子练习了多次要以什么样的语言、姿态,甚至是举手投足去向校长表达意思。当他终于鼓足勇气站在校长室门前,举起手准备敲门时,却犹豫着又把手放了下来。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觉得很害羞,总是怕说错话会被校长骂出来。

    于是他转头打算离开,可走了两步又觉得不甘心,就这样反反复复很多次,最后终于一闭眼睛下定决心,鼓足勇气敲开了校长室的门。事实证明,校长并没有责备他,反而在听了他的意见之后同意帮助他。在这件事之后,萧伯纳很是感慨,他总是害怕自己被别人笑话,总是悲观地想象自己在还没说话的时候就被人鄙视,害怕大家以为自己是在出风头,这种想法更是时时刻刻折磨着他,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理智告诉他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否则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于是这一次,他决定改变,首先,就是有直面的勇气,让自己主动勇敢。

    第一个办法,就是在众人面前大声地讲话。一开始他非常害怕,全身都在发抖。后来他鼓足勇气,想着就算装也要装出来。于是,他找到一个好办法,就是在演讲的时候直视正前方的空气,并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上身微微前倾,随后便不断延长自己演讲的时间。慢慢地,他一步一步从怯懦中走了出来,变得越来越自信,与此同时,他也发现,自己自信了,反而更多的人愿意来到他身边,并听他说话。

    所以说,我们应该勇于去面对自己的胆怯。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怯懦的一面,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面对怯懦,而不能被其打败。事实上,人身上的劣根性造就我们越恐惧什么,什么就来袭得越猛烈。而如果我们越勇敢,努力去面对和克服,那么身上所存在的胆怯因子就会慢慢退缩、变小,直至消逝不见。其实不难想象,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夸大了未知事物的危险性,然而,越害怕就越害怕,随后恐惧便会一直跟随着自己,直到把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全部蚕食,然后令自己放弃选择,甚至是生命。有时我们会责怪命运的不公,为什么有的人能那么顽强地活着,而有的人却那么脆弱?其实这就是强者和弱者的区别。生活的强者,会以乐观的心态,主动抱持勇气去面对世间一切,那么好运气也便随之而来。而弱者只会屈服于内心的怯懦,一步步后退,最终被心中的怯懦压了气场,则再也站不起来了。所以这也告诉我们,逢事变换角度看问题,变被动为主动,主观上勇敢面对,那么心中的怯懦就会退缩。

    再比如,我们学唱歌,总觉得站在那么多人面前开口是一件多么难为情和尴尬的事,于是打了退堂鼓。其实是否被人嘲笑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如果能够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唱不好无非就是破音而已,别人最多一笑而过,而且不会一直记得自己的糗态,而自己练出了胆子,也学会了唱歌,这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收获。事实也证明,敢于开口的人,最终都不再怯场,而一开始就畏首畏尾的人,最终也开不了口。

    其实我们都清楚,作为一个社会人,很容易被外界的喜怒哀乐所左右,而这些外在的东西,往往都会让我们一不小心就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应该正视自己内心的作用,只有自己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若想做生活的强者,做自己的主宰,我们就必须正视自己的正能量,相信自己,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慢慢地勇气就会打败一直困绕自身的那种怯懦,我们就会变成真正的强者!而此时,如果你回头遥看曾经,会觉得那些曾经阻挡自己脚步的怯懦,原来是那么微不足道。

    【屏蔽外界消极因素的干预】

    我们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鹏鸟心中一直有个志向,就是能够拥有抵御大风大浪的能力,用强有力的臂膀飞向高空。它一直暗暗蓄积着能量,不像普通的雀鸟那样随意张扬歌唱,只是自顾自地锻炼着翅膀的承载力,终于有一天飞向了太阳,搏击万里。而之前,在枝头休憩的那些个莺莺燕燕、知了、螳螂们,一直在嘲笑着大鹏鸟,讥讽它不知道享受,明明有可以落脚的枝头,却非要吃那么多苦去追随天空。

    然而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它们的讥讽嘲笑,只不过是见识短浅的表现,大鹏鸟的志在千里,它们怎么会理解呢?鹏鸟的坚持和无视负面嘲笑,最终让它赢得了胜利。其实这个故事无非是想借此说明,如果想做个强者,想有所成就,就一定不要被别人的想法所左右,就算是面对嘲笑,也要坚持自己的目标到底,外在的东西终归是外在因素,只有自己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非常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幼年家境十分贫寒,连饭都吃不饱,说起念书,那简直就是再奢侈不过的事情。为了维持生计,也为了能够不间断读书,苏秦只能给别人打短工,甚至是卖自己的头发,凄苦无比。后来,他离开了家乡,来到齐国,拜鬼谷子为师。

    然而年轻人容易轻狂妄为,尤其是苦过来的年轻人,小有成就很容易自负。苏秦也不例外,学问刚刚有一点点起色的时候,他按捺不住兴奋,速速告别师友,觉得自己可以撑起一片天空,想要大展拳脚,谋求功名利禄。然而现实的打击可以想象,几年后他非但没有得到想要的名利,却连身上的盘缠也花完了。于是他衣衫褴褛地回家了,非常狼狈。

    妻子看到几年未归家的苏秦如此潦倒,十分失望,叹了口气,但是冷漠的态度显而易见。而嫂子更是毫不遮掩地表示对他的鄙夷,冷言冷语,甚至不愿意和他多说一句话。就连父母、兄弟姐妹也都嘲笑他,说出的话极其难听。非但没人同情他,反而变本加厉地奚落他。

    苏秦堂堂一个大男人,受到这般侮辱,真的很难受,又伤心又惭愧,于是终日把自己锁在房门里,颓废了一段时间。在这段自我反省的日子里,他深深认识到,自己之所以会有今天的耻辱,是因为自己不争气,太过好高骛远,还没有什么真本事就急于出去求成。于是,苏秦选择忽视他人的讥讽,重新振作自己,发愤图强,拼命读书,用心钻研,有时刻苦读书到深夜。

    这样的艰苦生活磨炼了苏秦的意志,多年的沉淀,他博览了群书,学得很多真知。后来他行走六国,所撰写的《揣》、《摩》说服了多国君主,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终于声名显赫,开创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生活就是这样,变化多端,时而顺利,时而遭挫,甚至就连嘲讽和讥笑,我们也会源源不断地碰到。但是面对外界的负面议论,人和人的应对方式却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然后自身的勇气被他人的口水淹没,最终自暴自弃;但有的人却毫不在意别人的说法,反而奋起拼搏,笑到最后。所以说,若成强者,另一个因素便是,笑对生活挫折,坦对负面讥讽,我们会变得更坚强!

    再说曾经的美国总统林肯,众所周知他生在鞋匠之家,而当时的美国,社会地位决定一切,所以当林肯参选演讲时,他的出身遭到了对手的讥笑,而林肯从容不迫地反驳道:“我会永远记住我的父亲,我做总统却也无法像他做鞋匠做得那么好。”

    林肯的从容和温和,令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容。在回顾父亲时,他流下了眼泪,他对父亲的赞赏和怀念之情无比感人,最终就连一开始嘲笑他的人,也对他报以热烈而真诚的掌声。

    林肯的谦逊、看重感情、真诚为他赢得了众人的钦佩,最终被选举为美国总统。其实作为鞋匠的儿子,林肯没有任何社会背景,仅凭自身的才华、善良的心地和很高的素质,获得了众人的认同。

    美国的约翰逊总统,经历和林肯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他出身裁缝之家,也处在当时美国社会中地位较低的一族。在他的就职演讲上,人群中有个人大声地说:“他只是个裁缝而已!”这突如其来的奚落没有让约翰逊有半点不快,他同样从容地回应:“我曾经是个十分负责的优秀裁缝,我对工作认真负责,并且有极好的职业声誉,我对我的顾客也非常细心和周到。”当他微笑着讲完这番话,民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这段对自己的嘲讽,也便被掩盖了。

    我们都理解,出身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确实很大,但随着社会的前进和文明的更新,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努力和心态,往往可以抵御出身环境的不良影响。所以,当我们面对外人的挑衅、嘲笑、讥讽时,我们应该豁达地笑一笑,首先主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是缺陷,随后要从容地面对,以包容的心态来对待人和事,并执着于自己的既定目标,一步一步走下去。就像我们这里所说的两位美国总统,机智、从容,他们是生活的强者。

    【正视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年轻的李亦非开朗、热情,最近刚跳槽去一家外企。由于他个性非常外向,所以他很喜欢和别人交流,也喜欢向别人回顾起“曾经的自己”。

    他对新同事说,几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他,非常不容易地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由于年纪小没经验,只能做个实习助理,但是他丝毫没有因为工作职位低而有任何抱怨,反而更努力地去积累、锻炼自己。他每天都第一个到单位,细细把一天的工作安排好,下班也是最后一个走,要圆满完成一天的工作之后才放心离去。他的努力被领导们看在眼里,破格提前让他转正,由此他更加努力了,协助领导做好做细每一件事,得到了公司所有人的认可。即使在他离去的时刻,也是有众多人不舍,就连领导都表示,如果他留在公司,会给他更好的平台。

    新同事们听李亦非这么说,都对他表示十分佩服。然而,如今网络太发达了,这让许多的欺骗、谎言、夸张都无处遁形,李亦非的一个现任同事通过社交网络,偶然地遇到了自己多年未见的同学,而这同学,又恰恰是李亦非以前的同事,自然,他之前和同事们所吹的牛,不攻自破了。原来他在以前的公司只不过是工作表现良好,但是既没有被提前转正,也没有被领导挽留。

    这件事成了笑柄在公司里被传遍,李亦非也觉得无地自容。当然,这件事他有很大的责任,人生何苦要假装?夸大了自己的优点,却被别人识破,这也让大家对他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愿意在别人面前推销自己,这意味着会或多或少地夸大自己的优点,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人生就是人生,做真实的自己要比极力地粉饰轻松愉快得多。

    所以,我们应该正视自己,无论我们用多高倍数的放大镜来看自己,就算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得更加光鲜一些,但事实是什么样,无法改变。我们倒不如扔掉这个夸耀自己的放大镜,摘下这厚厚的面具,就做真实的自己,反而会快乐很多,而且,人们都更喜欢和真实的人交往。

    【不盲目复制他人的生活和需要】

    幸福是什么?常常有人会这样问自己、问别人,幸福不是黄金白银,不是爱马仕和LV,也不是豪宅和跑车。其实,幸福只属于自己,也就是当前许多人常常挂在嘴边的那个词——“小幸福”。

    那到底什么是“小幸福”?有人说:“幸福就是晚上加班回家,老婆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也有人说:“我今天早上在街上买了许久没吃的煎饼,还摊了两个鸡蛋,好幸福。”还有人说:“我每天早上都起不来床,今天居然闹钟在我起床之后才响起来,好幸福!”是的,这些都是我们的“小幸福”,在生活中触手可得的事情,实则比那些个金山银山,要令人感觉幸福得多。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有不少人都会羡慕、忌妒那些物质富有的人们,觉得那样的人很光鲜,那样的生活很多彩,觉得有车、有房、有钱就是幸福的全部。事实上,大起大落的经历不是生活的主轴,大多数人都过得平平淡淡,生活中有开心,有不快,有吵闹,有欢笑。我们应该看到和认识到那些个和我们有关的“小幸福”,那样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有多少人看不到身边的微小幸福,不觉得看看书、写写字、聊聊天,哪怕是生气、吵架,那也是幸福。

    生活其实真的很简单,只是我们把它复杂化了,我们可以按照实际的需求去追求幸福的高度,但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幸福。有些人追求豪车洋房,觉得那是幸福,他们可以抛弃所有去追求这些东西。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种“幸福”,所以我们只要找到能让我们高兴的,一定不要盲目去复制别人的生活和需要。

    所以,放宽心,放下该放弃的。生命很短暂,很有限。我们去选择属于自己的幸福吧,让压力小一点,欢乐多一点,其实,这就是我们的“小幸福”了。我们的心灵是一片土壤,撒下幸福的种子,认真灌溉,它就会发芽,给我们最幸福的回报。

    【所谓“标签”不是一成不变】

    现实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而作为都市人,我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有时候我们会无缘无故地给生活贴上标签,比如“领导不喜欢我”,“股市就是赔钱的”,“我语文就是学不好,一考试就不及格”,“为什么我总是那么倒霉”,等等。可是又有谁知道,这些所谓的“标签”其实都是我们对自己、对生活的暗示,而这些暗示,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潜意识里腐蚀我们的幸福。

    所以我们一定要动态地看待身边的一切事物。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组实验,让不同年龄、不同国籍、不同性别、不同家庭及社会背景、不同学历的男女来品尝两瓶红酒,然后选出自己最爱喝的那瓶。实际上这两瓶标明天壤之别价格的红酒被心理学家们做了手脚,那瓶标价贵的,其实是放了劣质红酒,而标价便宜的,则是上好的拉菲。然而当统计结果出来,不出所料,90%的人都觉得标价高的那瓶口味更好。

    这个案例足以说明了“贴标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多大,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态度,往往影响了真实的判断。

    这种例子不在少数,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会觉得贵的就是好的,好看的食物必定好吃,形象好的必然有人缘,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过去的经验或者别人所传授的经历,形成一种僵化的思维定式,从而以此来判断其他的事物。而事实上,这些判断却不一定是正确的,由于感觉的作祟,所有人都会以此来进行思想和行为,所以在判断事物上很容易产生由感觉而引发的偏差,这必然会影响到我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实了解。所以,我们应该客观地面对我们所看到和感知到的事物,不要过于感情用事,不要给自己、给生活贴上僵化的标签,记住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实,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或多或少都带有劣根性,这种劣根性就表现在我们容易只看到表面,用旧有的经验去判断第一次认识的人。也可能因为对方一句话、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就给一个人下了定论。但事实上,只有深入交往的两个人,才能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真实的对方。所以,我们应该更客观地对待人和事,千万不要僵化思维,才能发现生活其实是很多彩的。

    避免思维的固定模式,我们要更灵活地看待事物。

    计算机系统的更新换代跟随当前科技发展及潮流的趋向,所以速度非常之快。微软在推出win7系统时,身边很多年轻人都迫不及待地尝试,即使新系统的界面、指令和我们已经习惯的winXP系统不太一样,但由于它的速度非常快,工具也更加便捷和人性化,还是被很多人所追捧。可是,有些公司里的一些领导却不去用,理由是习惯了老系统的运作,学习新的功能和指令会耗费时间,万一把事情弄糟就不好了。

    其实这种意见也恰恰代表了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想法。不愿意去接触新的东西,因为旧有的僵化思维已成了定式,不愿意尝试新的,不愿意改变过去,这往往就会束缚了我们前进的脚步。就像我们一出生就习惯了用右手去做一切事,吃饭、写字,等等,久而久之就觉得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却不知是因为习惯了右手做事而养成了一种依赖,而忘却了其实左手也拥有同样的功能。

    如果长时间僵化在一种思维定式里,养成了一种对身边已有事物的依赖习惯而停止前进,那么最终我们的生活会走进瓶颈,甚至走投无路。

    追求一种完全固定的生活方式或许会让我们因为轻车熟路而感觉轻松,但是要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因为世界在变,人在变,那么我们旧有的思维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就像我们在山路上行走,被踏平的那一条路被习惯性地认定是唯一一条可行之路,那么人们都会循着这条路走。却不知道,这条路最开始也是被人开辟出来的。这种过于依赖习惯的行为会让我们变得懒惰,丧失创新能力,最终限制我们的发散思维。试想,千篇一律完全没有变化的生活,还会有快乐吗?

    所以,我们应该积极起来,突破自我,抛却旧有习惯,享受快乐人生。其实生命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创造中度过,我们的快乐、忧郁、悲伤,全都源自于做不同的事情所得到的结果。请不要认为一种不变的习惯就是生命的主线,也不要给自己下定义,认为自己不是科学家,没有130的智商,就不能开发、创造新鲜事物,更不要认为自己无潜力可挖。想想那些小小发明家,不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开拓思维的结果吗?只要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杂念和对自己的限定,勇敢地去尝试和接受新东西,我们的头脑会越来越灵。

    没有什么不幸,那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怨念。

    其实说真的,老天爷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追着一个人让他一直倒霉,所有所谓的“倒霉”“不好的命运”全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我们应该做的,只是平静地等待幸福的到来,一定不要主动给自己贴上负面标签,而将到来的幸福拒之门外。

    幸福的到来总是悄无声息的,我们只有慢慢去品味。如果能够寻找到它,就要好好地保护和珍惜,千万不要一味地怀疑。其实,是你的,它就是你的,满怀信任地看待身边的事,我们就会得到幸福,切忌用暂时的坎坷和失败为自己贴上否定自己的标签。

    【事情没有想象中严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的军营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个美国的年轻人被征召入伍,成为新兵训练中心的一名小兵,但就在新兵训练快要结束的前几天,他因为害怕丧命于战场而终日惶恐不安。班长察觉到了他的异常,就找他聊天。

    班长向他说道:“训练结束后,被分到国内部队与国外部队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如果你被分到国内部队,那就没什么好害怕的了。”小兵点头说道:“这倒也是啊!”班长接着说:“但如果你被分到了国外部队,是进入后勤单位还是野战单位机会又各占一半。如果被分到了后勤单位,你也无须害怕。”

    小兵闻言连连点头。

    班长又说道:“即使被分到了野战单位,又分后方与前线。如果是后方,你的担心仍然是多余的。”小兵又点了点头。

    “假使真的被分到了前线,也有平安、轻伤、重伤三种可能。平安的话,你当然不必担心;受了轻伤,你也不必害怕;万一不幸受了重伤,你也会被当即送回国治疗,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小兵深思了一会儿,仍忧心忡忡地说道:“那……万一我重伤不治或者战死沙场怎么办?”

    班长笑了笑:“死了更轻松,因为你永远都不用再担心、害怕了。”

    小兵听后高兴地说:“对啊,人都死了,还怕什么呢?”原来是自己把事情想得过于严重了。

    人心非常微妙,既可以容纳大事,也可以无限放大小事。更奇怪的是,人们还总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狂,觉得这个事情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就无法继续生活下去,总是把很多事想得过于严重。其实在潜意识里,人们认为一丁点的小事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事业、健康,甚至还会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但我们却偏偏把事情的原貌给忘记了。其实仔细回想一下,这些事情真的有想象中那么严重吗?

    如果灯泡坏了,你就生气地破口大骂现在的东西质量太差。你的心情仅仅因为一个灯泡就变坏,看不进书,写不进字,甚至连路都看不清,简直什么都不能做。如果漏接一个电话,然后按照来电显示回拨过去却没有人听,你就会开始不安,胡乱猜测着,是张三还是李四,还是谁谁谁?他们有什么事找我?于是你一通接着一通地打,就这样转眼间两个小时过去了,你仍不知道那个号码的主人是谁,你开始如坐针毡,没有心思做任何事。但这通电话真的那么重要吗?所有人都留在公司加班,已完成工作的你怕被领导误认为不努力,不敢按时下班,结果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却仍不敢早走一步,因为你总是在担心害怕,怕领导万一对自己有意见该怎么办?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灯泡坏了,我们暂时不看书、不写字也不会怎样。错过的电话,可能是打错了,也可能是推销的,如果真有要事,多半还会再打来,即便这次错过了,你现在的生活也不会怎样。不加班,可能会让你的老板认为你是因为工作效率高,但就算他真的认为只有加班的才是好员工,对你另眼相看,你也不会怎样。你可以选择不在意他的态度或者另谋高就,那你还有什么好怕的?这么一想,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只要处理问题时冷静、理智,看待事情时轻松、大度,你就会发现曾经的害怕是多么地微不足道与可笑。

    当你再次遇到麻烦时,试着做一下“不会怎样”的练习吧。

    试着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把“如果……那就糟了”改成“如果……又不会怎样”。比如,把“如果我向他表白,但他拒绝我的话那就糟了”变成“如果我向他表白,即使他拒绝我又不会怎样,最多就是知道自己多了一个倾慕者罢了”。把“如果下个月房租涨价的话那就糟了”改成“如果房租涨价又不会怎样,在合理的范围内接受就好,太贵的话,就另寻他处”。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便可以使身心真正放松下来,让原本简单又无关紧要的事不会被想得过于复杂和严重。避免把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重要的事情上,而是集中精力对待“真正值得”的事物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