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知道一个人的内心在想些什么,成为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就必须学会仔细观察对方的肢体动作。因为一个人的肢体动作会诚实地反映对方的内心活动。在与他人进行谈判的时候,如果能够掌握对方的肢体动作,那么就意味着你准确地把握了对方的内心活动。
悄然泄密的肢体动作
英国一家轮船公司在和一家大型跨国公司洽谈船只交易时,通过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发现了潜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谈判策略,促成了交易。
在谈判进行到最后阶段时,谈判人员向对方提供了合同,然后针对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说明。当谈判人员念到某项条款时——这项条款涉及了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建筑工程,对方听到该条款,肢体动作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谈判人员注意到,对方谈判代表抿紧了他的嘴唇。对方谈判代表的这一表情表明他对这项条款并不满意,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
当一个人正常说话时,他的嘴巴会自然地张开和闭合,从而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但是如果一个人不想说话,那么他的嘴巴就会自然而松弛地闭上。假如一个人想要说话,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方便直接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出现紧闭嘴巴的动作。因此,紧闭嘴巴的动作常常表明了当事人的内心有难言之隐,自己的想法被暂时地压抑下来,不方便直接表达出来。总的来说,紧闭嘴巴是自我控制和压抑的一种外在表现。
当谈判人员观察到对方紧闭的嘴巴后,就知道了对方对这一条款有异议或是不满。于是在读完所有的合同条款之后,谈判人员就针对那一条款和对方进行商议。随后,双方进行了仔细的核查以及长时间的讨论。最后,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由于对方对谈判人员的态度十分满意,所以整个合作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并且谈判人员还为公司赢得了更多利润。
人是一种很矛盾的高级动物,人的这种矛盾性首先就体现在说谎与诚实上。人是一种会理智思考的动物,因此人们会因为自身的利益而说谎,这些谎话能为当事人带来较好的结果。但是人也是一种诚实的动物,因为人的肢体语言会诚实地反映出当事人的内心活动,不被理智所控制。
人们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矛盾性,是因为大脑的原因。我们的大脑是我们认知能力的生理基础,因此可以说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被大脑控制的。
1952年,一个名叫保罗·麦克林的科学家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类的大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爬虫类大脑(脑干)、哺乳动物类大脑(边缘系统)和人类大脑(新皮质)。
其中,我们的撒谎行为是被新皮质大脑所控制的,而我们的所有肢体动作都是被边缘系统所控制的。
1999年12月,美国海关抓捕了一名恐怖分子,这名恐怖分子的外号是“千年轰炸者”,十分擅长炸弹袭击。幸好在这名恐怖分子入境时,被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了,要不然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巨大灾难。
海关工作人员之所以会注意到这个恐怖分子,是因为这个恐怖分子和其他乘客比起来,脸色很不正常,他表现得很紧张,而且还一直流汗,但当时的天气非常寒冷。
海关工作人员注意到这名乘客的神色不对时,就勒令他下车接受进一步的询问。这时这名乘客甚至试图逃跑,但是很快就被海关工作人员抓捕了。
这名乘客的名字叫作阿默德,在审问的过程中,阿默德一直否认自己是不法分子,强调他是一个普通的公民。最终,海关工作人员从他的行李中搜到了炸药和定时装置。面对铁一般的事实,阿默德只好诚实交代,他要炸毁洛杉矶机场。
阿默德紧张的神色以及一直流汗的状态是被边缘大脑所控制的,属于肢体动作,真实地反映出了他紧张的内心活动。而阿默德为自己狡辩的行为则属于新皮质大脑活动的结果,是一种理智的行为,目的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身份,具有说谎性。
人的肢体动作就好像心理的显示器一样,通过手势、姿势、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反映出当事人真实的内心活动。
在有些人看来,心理学是一门很神秘的学科,似乎和读心术一样,能看到对方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实际上,心理学并没有这么神奇。但是,心理学真的可以把你变成一个魔术师,一个可以看到对方内心活动的魔术师。
想要知道一个人的内心在想些什么,成为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就必须学会仔细观察对方的肢体动作。因为一个人的肢体动作会诚实地反映对方的内心活动。在与他人进行谈判的时候,如果能够掌握对方的肢体动作,那么就意味着你准确地把握了对方的内心活动。
虽然人的肢体动作会诚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真实的内心活动,但是并不表明所有的肢体动作都是诚实的,有时候一个人也会做出虚假的肢体动作。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分辨对方所出现的肢体动作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呢?注意时间,通常真实的肢体动作会在第一时间内出现。
当一个人遇到了外界的刺激,并且本身又感受到了这种刺激,他就会出现相应的肢体动作。例如当一个人正平静地走在操场上,一个篮球突然袭来。这个篮球极有可能砸到他,而且他已经来不及逃跑了,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举起手去遮挡袭来的篮球。
人的肢体动作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不需要经过理智的思考就会出现。不管这个肢体动作会不会起到作用,它依然会出现。例如一个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匪徒向他开枪,他来不及逃避,只能面对子弹时,他依然会出现用手遮挡头部的动作,尽管这个动作并没有任何实际用途。但是,他依然会用手去遮挡子弹,因为这是他面对外界强烈刺激的一种本能反应,不需要理智的思考就已经出现了。
总的来说,人的边缘性反应,也就是肢体动作出现的速度比理智思考要快得多。如果一个人在面对外界强烈的刺激时,首先出现了某种肢体反应,但是随后又出现了改变,那么他第一次出现的那个肢体动作才是真实的,而后面那个改变的肢体动作则带有很大的欺骗性。
在美剧《不要对我说谎》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就说明这个问题。
当时主人公莱特曼正在等一个车位,这个车位他已经等待了很长时间。可是当莱特曼好不容易等到了这个车位,并准备去停车的时候,突然一辆车快速地抢走了莱特曼的车位。
面对这种状况,莱特曼自然很生气,于是就下车去找那个人理论。莱特曼问抢车位者:“你难道没有看到我也在等这个车位吗?”对方摇摇头,无辜地回答道:“真是抱歉,我没有注意到您,因为我也在等车位,等了很长时间。”
面对抢车位者的无赖行为,莱特曼拿出了自己专业测谎水平:“你刚才的动作已经出卖了你。当我问问题时,你首先出现点头的动作,虽然很轻微,但是我依然注意到了。随后你才转变成了摇头的动作,并做出了否定的回答。你那个点头的动作才是真实的,而之后摇头的动作以及你的回答都是在说谎。你不要再欺骗我了,我是专业的。”
当这个抢车位的人面对莱特曼的质问时,他知道自己的确抢走了莱特曼的车位,所以才会出现点头的第一反应。这个反应是本能性的,没有受到理智的控制,因此是诚实的。
但是这个抢车位者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因此他的理智开始控制自己的肢体动作并且说谎,这些都是为自己抢走车位编造的理由。
这种在第一时间内所做出的反应往往是很难被当事人掩饰的,除非是受到过非常严格特殊训练的人才有可能控制住自己的第一反应。因此,你如果想判断出你眼前的人是否说谎了,你不妨问对方一个几乎不用思考就可以作答的问题。如果对方很快就回答出来了,并且没有出现与回答内容相反的肢体动作,那么他所说的就有可能是真话。如果他经过了一番思考之后再做回答,那么他所说的就有可能是谎言。
想要通过一个人的肢体语言获悉他的内心活动,必须注意一点,就是做一个称职的观察者。对于一个想要解读对方肢体语言秘密的人而言,仔细观察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无法做到仔细观察,那就没有解读这一说了。
想要解读肢体语言并不困难,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在一个小孩子的眼中,人的肢体语言就好像是一个显示器,能显示出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因此一个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察言观色。
例如当一个小孩子向父母提要求的时候,会先注意父母的脸色,如果父母的脸色不错,那就说明父母的心情不错,自己所提的要求就有可能会被满足。如果父母的脸色不好,那么小孩子就没有了接下来的行为,而且还会躲得远远的,以防止父母把火发泄在自己身上。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这种观察能力渐渐丧失了。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疏于观察。就好像柯南·道尔笔下的名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对他的助手华生医生所说的那样:“你看见了,但是你却没有注意观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事物,但是却没有观察。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是真实存在的。下面的这个实验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一个和人一样打扮的大猩猩从一群学生面前走过,但是几乎一多半的学生都没有注意到这只混迹在人群中的大猩猩。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几乎所有的人都缺乏观察力。
在谈判中,想要得知对方真实的内心活动,就必学会察言观色。这个察言观色中的“言”,指的是肢体语言,而“色”指的是人的面部表情。
表情——心理活动的舞台
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同的是有的人会隐藏自己真实的情绪,而有的人则会义无反顾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人们会出现什么样的情绪,那么他就会出现什么样的面部表情,因此可以说人的面部表情是心理活动,尤其是各种情绪的展示舞台。
在肢体语言中,人的面部表情是最丰富的。这是因为人的面部肌肉十分发达,能够帮助人们做出各种各样的表情。
此外,人的面部表情是一种世界性的肢体语言,不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出现变化。也就是说,无论是白种人还是黑种人以及黄种人,甚至是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部落,他们在表达愉快、悲伤、轻蔑、愤怒、厌恶、惊讶和恐惧这几种基本情绪时,所出现的面部表情基本上没有去区别。
而且在这几种基本面部表情中,有些表情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就有的。例如德国科学家艾贝乐·艾伯菲尔德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先天性失聪以及失明的孩子,生下来就会用微笑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喜悦,这是一种本能,不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和模仿。
当一个人还是婴儿的时候,他总是用最真实的表情来对待所有的人,不会隐藏。例如一个婴儿高兴的时候,会出现笑容;不舒服的时候,就会用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悲伤。
虽然我们的面部表情会诚实地表达我们的情绪和感觉,但是我们的面部表情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说谎的现象。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理智去控制面部表情。
例如,当所有人都处在悲伤之中的时候,你却很高兴。但是,这时你不会露出开心的笑容,而是像其他人一样是悲伤的表情。这时你所做出的悲伤表情就是被理智控制的结果,并不能诚实地表达出你真实的内心。
人的面部表情十分丰富,有人统计过,可以被人们看出来的面部表情一共有2000多种。其中,愉快、悲伤、轻蔑、愤怒、厌恶、惊讶、恐惧和平静这八种表情是最基本的表情。
在这八种面部表情中,除了平静和惊讶的面部表情外,其他七种面部表情可以根据情绪的不同划分为两大类,即积极的面部表情和消极的面部表情。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会隐藏自己消极的面部表情,也就是悲伤、轻蔑、愤怒和厌恶。因为这四种面部表情的出现代表着当事人的心情不好,人们一般会隐藏自己的坏心情。
积极的面部表情比较容易辨认出来,因为人们很少隐藏自己的积极情绪。但是人们依然会根据周围的环境来确定自己是否需要隐藏积极的面部表情。例如,在玩扑克牌的过程中,如果你得到了一副好牌,你肯定会很高兴,但是你却不会表现在脸上,并且会极力隐藏自己的喜悦,防止被对手看到。
总的来说,不论是积极的面部表情还是消极的面部表情以及惊讶和平静这种中性的面部表情,都有可能是虚假的。
人类肢体语言的诚实性有这样一个规律,即诚实性会随着你目光的逐渐下移而递增。当我们观察一个人的肢体动作时,总会习惯性地注意对方的面部表情。有些人甚至会把观察的重点放在脸上。殊不知,人的面部表情是肢体语言中最不诚实和最会撒谎的。
当你的目光逐渐从人的面部下移的时候,你会发现人的肢体动作会越来越诚实。换句话说,人的腿脚部的动作是所有肢体语言中最诚实的,而面部表情是最不诚实的。
那么,我们该怎么识别对方面部表情是否真实呢?从细节入手。也就是说,多多注意对方表情中的微表情,一个人的微表情中往往隐藏着真实。
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一个个性很鲜明的人物形象,她是出了名的泼辣,而且还是一个醋坛子,不允许自己的丈夫在外面拈花惹草。但是,王熙凤的丈夫贾琏又偏偏是一个好色之徒。
后来,贾琏相中了尤二姐的美貌,并把尤二姐作为二房养在外面,不敢让自己泼辣的老婆知道。但是王熙凤最终还是知道了,王熙凤知道后就去找尤氏(尤二姐名义上的姐姐)撒泼,并用尽手段阻止尤二姐进贾府。
最终尤二姐还是被允许进入贾府,并且是以贾琏妾室的身份。面对这个结果,王熙凤自然不情愿,但是也无可奈何。
于是,王熙凤一改之前泼辣的醋坛子形象,变成了一个贤妻良母,并主动把尤二姐引导到贾母面前。当王熙凤带着尤二姐向贾母请安的时候,王熙凤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看不出任何悲伤或是愤怒的痕迹。
在王熙凤向贾母介绍完尤二姐的身份后就笑着问道:“老祖宗,您看,她是不是比我长得标致?”在听到王熙凤的提问后,贾母就仔细看了看尤二姐,最终对王熙凤说:“依我看,是比你长得标致些。”
在听到贾母的这一番评价后,王熙凤也没有出现不愉悦的表情,还是笑得满面春风,连连赞同贾母的评价,认为尤二姐就是标致。
但是如果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王熙凤的满面笑容中出现了轻蔑的表情。只是这个轻蔑的表情十分短暂,转瞬即逝。虽然很短暂,但是却表达出了王熙凤真实的内心感受。
王熙凤之所以会出现满面笑容,是一种无奈之举。既然尤二姐已经进入贾府,那么自己就必须以宽容的贤妻良母的形象出现。在与贾母的交流中,王熙凤更不能表现出心胸狭窄的一面,所以她只好一直保持着笑容。也就是说,王熙凤笑容中的那个轻蔑的微表情才是真实的。
微表情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提出来的。艾克曼是这样定义微表情的:微表情是人们通过面部表情向他人传递内心感受的过程中,在不同的表情之间,或是在同一个表情中,流露出的一种特殊的表情。
微表情常常能真实地反映出当事人的情绪,但是观察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必须仔细观察才能捕捉到,因为微表情所维持的时间十分短暂,连一秒钟都不到。
20世纪80年代中期,艾克曼在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微表情时,通过对一个女性抑郁症患者微表情的观察,注意到了患者消极的情绪。
这个女性抑郁症患者是一个家庭主妇,她严重的抑郁症是由家庭问题所引起的。这名患者有过三次自杀的经历,但是都没成功,最终被送进医院接受治疗。
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三个月时间内,这名患者的情况得到改善,不仅很快乐,而且也不再谈论有关自杀的事情了。甚至医生都认为,她的抑郁症应该痊愈了。
在一个周末,患者向主治医师表示,她想回家看看丈夫和孩子。于是,医生和这名患者进行了简短的谈话后(谈话的过程被拍摄下来),就决定让患者回家。结果患者却突然对医生说,她回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机会自杀。医院设法阻止这名患者回家,把她留下来。后来,这名患者又接受了多年的治疗。最终在一次检查中,医生确认她已经能融入正常的生活中,才允许患者回家。
后来,艾克曼与其他的精神病医生仔细观看了那段视频,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艾克曼发现,当医生问到患者未来的打算时,患者出现了绝望的表情,虽然很短暂,但是依然可以捕捉到。这个微表情就真实地反映出了患者对生活绝望,想要自杀的内心活动。
因此,在观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时,一定要注意对方的微表情。因为微表情往往是一个人真实情绪和情感无意识的流露,不会受到当事人理智的控制。
如何辨别真假微笑
塞丽是一个性格十分开朗的女孩儿,她从小就很喜欢看侦探故事,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就是她的偶像。塞丽在大学毕业后参加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招聘,成功地当上了一名联邦调查员。
塞丽在联邦调查局工作的两年时间内,表现得十分优秀,不仅总是能出色地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而且为人也十分热情,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梅兰妮刚刚进入联邦调查局不久,她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总是得不到要领,于是梅兰妮决定向塞丽请教。当塞丽得知梅兰妮的想法后,就热情地邀请梅兰妮下午和自己一起去被约谈者那里了解一些有关案件的详细情况。
当天下午,塞丽像往常一样出色地完成了这次约谈的任务,而且还掌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线索。在开车回联邦调查局的路上,塞丽问梅兰妮:“经过今天这次的谈判,你了解到我和你之间完成任务的不同之处了吗?”
梅兰妮认真地想了想后说:“在你和那个人谈判的过程中,我觉得你的笑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不仅是那个人,我也被你真诚的笑容感染了。但是,我在和别人谈判的时候却很少微笑,因为我觉得如果笑了,那么就会使整个谈判看起来非常随便,好像不是谈判,倒像是朋友之间的聊天。”
塞丽说:“与他人谈判听起来十分严肃,其实说穿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如果你在谈判的时候展露出真诚的微笑,那么你的笑容就会使整个谈判氛围变得和谐和融洽,从而使你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近。”
听到塞丽的话后,聪明的梅兰妮马上回应道:“哦,我明白了。笑容可以使对方和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对调节气氛也有不错的作用。可是,我要怎么样才能像你一样笑得那么真诚呢?如果是刻意的笑容,会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倒不如不笑。”
塞丽微笑着回答:“笑容不仅能缓和气氛、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更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自信。你的微笑似乎就是在告诉对方,你欢迎和认同他。所以,当我们和别人谈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展露出自己的微笑。至于你所说的虚假微笑的确存在,想要让别人感受到你真诚的微笑,就必须这样做。
“当你和被约谈者刚刚见面时,不要马上展露出你的微笑,而是暂停大约一秒钟的时间,看着对方的面孔,然后再展露出你的微笑。之所以让你暂停一秒钟,是为了向被约谈者表示:‘我的微笑是向你展露的’。这样被约谈者会认为你的微笑是真诚的,而且还会感染他。如果你多多注意一下就会发现,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是用这种方式展露自己的微笑的。而且,美国的许多女政要也是这样做的。”
听到塞丽的话后,梅兰妮露出了吃惊的表情:“原来是这样啊,我以前还真没注意过,原来一个小小的微笑表情中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啊。以后我会多加注意的。”
从塞丽的个人谈判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笑容这个表情所具有的力量。笑容的面部表情与厌恶表情、悲伤表情等消极表情不同,常常代表着一种正能量。
因为一个人微笑的表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感染周围的人,而且也能缓解严肃的气氛,让双方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所以,当你和人谈判的时候,要经常展露出真诚的微笑,让谈判在和谐的氛围中顺利进行。因为当对方面对一个笑容满面的人时,他的心情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从而对你心生好感,拉近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整个谈判。
既然笑容具有这么神奇的力量,那么在日常生活以及谈判中,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笑容中就有可能会出现虚假的现象。也就是说,有些人之所会展露笑容,只是一种礼貌性的表现,是伪装和虚假的,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笑容。这时,我们就需要掌握一些辨别真假笑容的好方法。
当一个人面部出现笑容的时候,会嘴角向上扬起,眼睛眯起。也就是说,笑容的面部表情还是很简单的,只需要眼睛和嘴巴的参与。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笑容是一个人愉快情绪的反应,而虚假的笑容则是被当事人的理智控制而产生的,与快乐的情绪毫无关系。
虽然虚假的笑容并不真诚,但是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许多服务性的行业里,笑容就成为工作人员要掌握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技能之一。所以,这种虚假的微笑也被称为职业性的微笑。
李丽是一家公司公关部的经理。李丽不仅人长得漂亮,工作能力也很强。李丽之所以能坐上公关部经理的位置,与她的笑容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李丽的笑容很特别,总是会给人一种甜美的感觉。所以每当李丽出去谈业务时,对方总是会被她的甜美笑容所感染,会轻易地答应李丽的要求,李丽总能获得谈判的成功,轻松搞定业务对象。
李丽的这种微笑表情就是典型的职业性微笑。可能是由于工作的原因吧,李丽的脸上总是会保持微笑的表情。也就是说,李丽微笑的面部表情只是一种职业习惯,与她的情绪与内心活动并没有什么关系,是李丽理智控制的结果。
此外,这种虚假的笑容还是一些国家所必须掌握的礼貌,例如日本。日本是一个十分讲究传统礼节的国家,并认为在任何场合面带微笑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貌性表现。所以在日本的一些公共场合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面带微笑的日本人。
一些去过日本旅游的人会发现,当你向日本人询问一些情况,比如问路时,他们通常都会面带微笑回答问题。
既然笑容有真假之分,那么我们在谈判的时候应该怎么分辨对方的笑容到底是真诚的还是虚假的呢?
当一个人的笑容是出自真心时,他的嘴角会向上扬起,并且眼睛眯起。虽然这两个动作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是却能牵动当事人整个面部肌肉。
这种面部肌肉的变化会使得当事人脸蛋和眼睛周围的肌肉同时进行收缩,正是因为这种收缩,会使得眼睛周围的肌肉受到挤压,从而我们会看到眯起的眼睛以及眼角处的皱纹。
也就是说,如果你看到对方笑得眯起眼睛或是眼角处出现了鱼尾纹,那么这个人的笑容就有可能是真诚的,是快乐情绪的体现,与理智控制没有关系。
虽然我们眼睛周围的肌肉和脸蛋上的肌肉都同属于面部肌肉,但是眼睛周围的肌肉与脸蛋上的肌肉是不同的。我们眼睛周围的肌肉直接被大脑中处理情绪和感情的中枢神经管理。也就是说,我们的理智很难直接控制眼睛周围的肌肉。因此,眼睛周围肌肉的变化通常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不会说谎。
想要分辨出一个人微笑的真假,就必须掌握一点,那就是眼睛的变化。也就是说,虚假的微笑很难笑到眼睛里。
当一个人在理智的控制下不得不展露出笑容时,他首先想到和做出的动作就是使自己的嘴角上扬,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动作。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他的眼睛没有出现什么明显的变化。
当然,这种通过眼睛是否出现变化来分辨对方的微笑是否真诚,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因为有的人在虚假微笑的时候,也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眼睛周围的肌肉,就是有意识地眯起眼睛,因为眯起眼睛的动作并不难做到,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实现。那么,这时我们该怎么判断对方微笑的真假呢?从表情发生的顺序下手。
当一个人的微笑是自然而真诚的时候,他的微笑表情会经历一个很短暂的过程。即首先扯动嘴角,嘴巴周围的肌肉会渐渐带动眼睛周围的肌肉,然后就会出现眯起眼睛的动作,并且伴随着鱼尾纹的出现。这时一个完整的微笑表情就会出现。但是在虚假的笑容中不是这个顺序。眯起的眼睛和扬起嘴角的动作是同时出现的。
总的来说,想要分辨出对方虚假的微笑,只需要掌握两种情况。一种是嘴笑眼不笑。在这种虚假的微笑中,嘴角会上扬,但是眼睛没有变化;另一种情况就是顺序的问题,同时做出眯起眼睛和扬起嘴角的动作。
因此,在谈判的过程中,要多多注意对方的微笑表情。如果你提出了某种要求,对方向你展露了一个微笑的表情,你不要认为对方很赞同你的建议,说不定这只是一种礼貌,是虚假的微笑。实际上对方内心很反感你的建议和要求,只是没有当面表现出来而已。
眼珠一转,谎言露馅
你是否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回忆过去的某件事情时,会不自觉地把眼球转移到左边。而当你展望未来时,你的眼球会无意识地转移到右边。这绝对不是一个巧合,而是具有一定的心理意义。
不然你可以试一试,当你回忆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然后用理智控制你的眼球,刻意地向右转动,你会发现这很难做到。这是因为我们眼睛的动作直接受到大脑中处理情绪和感情的中枢神经的命令,难以被理智控制。
我们的眼睛是从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些事物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我们的眼睛也会泄露出许多重要的信息,也就是我们的内心活动,因此我们会把眼睛称为心灵的窗口。
当我们的眼球转动到不同的方向时,会看到不同的景象。这些不同的景象会对我们的大脑产生不同的刺激,从而出现不同的心理活动。
我们眼球转动的这种功能与摄像机的摄像头十分相似。当摄像头转动到某个方向时,摄影机上就会呈现出那个方向的景象,就好像我们的眼球转动到某个方向时,我们的脑海中就会出现那个方向的景象。
不同的是,摄像头只是客观地反映景象。而我们的眼球除了会客观地反映景象之外,还会加入我们内心的感受。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球会随着心理活动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转动方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眼球转动的方向来揣测对方的内心活动。
眼球位于中央
当一个人的眼球处在眼睛中央位置的时候,这个人的思维活动正停留在当下,而且还会给人一种自信和坚定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下定决心要做某件事情时,他的眼球一定是位于中央位置的。
在谈判的过程中,如果你是在坚定地向对方做保证,就一定要使自己的眼球位于中央位置。这样对方会认为你是自信和坚定的,对于你所做的保证就会感到可靠。如果你的眼球没有在中央位置,就会给对方一种眼神飘忽不定的感觉,对方会认为你是在敷衍或者心不在焉。
相反,如果对方在做出某项决定时,他的眼球没有位于中央位置。那么,你对他所担保的东西,就应该多留一个心眼,防止受欺骗。而且当一个人准备做出某种决定时,他的眼球会一动不动地位于中央一会儿,然后才会坚定地做出决定。
1.眼球向左转(这里说的左侧是以被观察者为准)
当一个人出现了眼球左转的动作,那么就说明他的思维正处于过去状态,也就是说他正在回忆。当一个人被要求回忆过去的某个具体人物或是某件事情时,他的眼球就会出现左转的状态。
当然,一个人眼球左转也不一定就说明他正在回忆。因为当一个人被左边的事物吸引时,想要看得更清楚,但是却不能做出扭头的动作时,他的眼球就会左转,这说明他只是再看某种事物,而不是在回忆。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当唐僧四人得到真经后,就离开了。之后,如来佛祖问观音菩萨:“唐僧此行一共经历了多少磨难?”
如来佛祖的这个问题是需要观音菩萨进行回忆后才能回答的,这时观音菩萨立刻掐指计算,并且出现了眼球向左侧转动的现象。然后,观音菩萨的眼球回到了中央位置,并且坚定地回答道:“唐僧此行一共经历了八十难。”
从观音菩萨眼球转动的方向,我们可以得知,观音菩萨是经过一番仔细的考虑和回忆后才得出的答案,也就是观音菩萨并没有撒谎。
在谈判的过程中,如果你所问的问题是需要经过一番回忆才能回答的,那么对方就一定会出现眼球向左侧转动的动作。如果没有,那么就说明对方极有可能是在说谎。
例如当你去买东西的时候,服务员会向你推荐某种商品,并告诉你这种商品卖得很好,有很多人购买。面对服务员的推荐,你会犹豫着到底买不买,对服务员的话也是将信将疑。
如果你想验证服务员的话是不是真实的,可以问一个问题:“那这种商品今天上午的销售量是多少?”这个问题是需要回忆后才能做出回答的。
如果服务员的眼球没有向左转动,而且也没有其他什么变化,直接给了你一个答案。那么,这个答案很可能是他事先准备好的答案,并没有经过思索、回忆,基本上不可信,虚假的可能性很高。
如果服务员的眼球向左侧转动,并且最终回到了中央,然后给出了一个答案。那么就说明这个答案是他经过一番思索、回忆后得到的,很有可能是真实的。
除此之外,当一个人所回忆的内容越是久远,那么他的眼球向左侧转动的幅度就会越大,而且所维持的时间也就会越长。
如果你所问的问题是需要对方回忆过去很久远的事情,但是对方只是向左侧轻轻地转动了下眼球,并且很快就回到中央位置,那么他所回答的内容真实性是需要你再三斟酌的,因为极有可能是说谎。
2.眼球向右侧转动(这里说的右侧是以被观察者为准)
当一个人的眼球向右侧转动时,说明他的思维正停留在对尚未发生的事情的想象和憧憬之中。例如当你展望未来的生活时,你的眼球会向右侧转动。
杨超有一次代表医院去和一家小医院谈判收购的问题。这家被收购的医院规模不大,而且经营状况也很惨淡。但是这家医院的老板却想营造一种假相,让杨超误认为这家医院的经营很好,借此提高收购的价格,为自己赢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医院老板准备了许多材料,这些材料其实都是虚假的信息,就是为了迷惑杨超。说实话,杨超的确被这些虚假的材料弄得晕头转向的。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杨超就问了医院老板一个问题:“你所经营的这家医院,大概每年的纯利润平均有多少万?”
在回答杨超的问题之前,医院老板的眼球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医院老板的眼球首先向左侧转动,这说明他正在回忆医院的收入状况。但是随后,医院老板的眼球又向右侧转动,并给出了一个答案:“每年的纯收入大约是230万吧。”杨超认定这个医院老板一定在说谎。
杨超为什么会认为这个医院的老板在说谎呢?首先,在杨超问完问题后,医院老板开始陷入回忆之中,并且眼球向左侧转动。在这个回忆的过程中,医院老板肯定知道了医院一年的纯利润是多少。
但是,他很快又出现了眼球向右侧转动的情况。我们知道,眼球向右侧转动说明这个人的思维正在展望未来。一个回忆性的问题,医院老板为什么要展望未来。这说明,医院真实的利润情况让医院老板很不满意。所以,他需要想一个虚假的且合理的价格来欺骗杨超,因此他的眼球才会出现向右侧转动的现象。
于是,杨超对医院老板说:“你报的收入有点儿高了吧,实际的收入到底是多少呢?”看到自己的谎言被拆穿了,医院老板尴尬地笑了笑后说:“我们每年的纯收入大约有150万左右吧。”
在医院老板回答问题之前,杨超一直在注意观察他眼球的转动情况。医院老板的眼球向左侧快速地转动,然后迅速回到了中央,随后才给了杨超一个答案。虽然杨超依然认为医院老板的报价有水分,但是这个价格应该是比较接近真实的收入的。于是,他就开始和医院老板谈判起收购的具体步骤来。
在谈判中,通过观察对方眼球转动的方向,来判断对方是否说谎,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眼球向右侧转动往往与谎言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这是因为眼球向右侧转动,说明这个人的思维停留在未来。未来与过去不一样。过去是真实发生过的,但是未来却没有发生过。所以,这就决定了眼球向右侧转动的虚假性。
眼球向上转动
当一个人出现眼球向上转动时,则说明他的思维正处在思考和想象之中。在谈判中,如果对方出现了眼球向上转动的现象,那么他所说的内容就需要你去认真斟酌,因为他很有可能在说谎。
之前提到过眼球向右侧转动具有一定的说谎性,那么眼球向上转动比向右侧转动的虚假性更大,更容易说出违心的话。
眼球向下转动
当一个人眼球向下转动时,我们所看到的情景是垂下眼皮。这说明他的思维活动正处在潜意识的状态。当一个人出现后悔或是愧疚的心态时,也会出现眼球向下转动的情况。
最诚实的部位——腿脚
当我们观察一个人的肢体动作时,总会习惯性地关注对方的面部表情,很少注意到对方腿脚部的动作。这是我们的习惯,但是这种习惯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的面部表情常常带有欺骗性,而腿脚却能诚实地反映出我们的内心活动。因此,在谈判的过程中,你在观察对方的肢体动作时,一定要把腿脚部的动作作为首要的观察对象。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妻子是米歇尔,他们夫妻二人在媒体面前总是以夫妻恩爱的形象出现。但是却有传闻说,奥巴马和米歇尔的恩爱关系其实只是一种作秀行为,实际上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糟糕。还有传闻说,当奥巴马卸任美国总统之后,就会与米歇尔离婚。
其实,奥巴马与米歇尔的夫妻关系早在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之时就已经出现了裂痕。奥巴马出身贫寒,但是竞选总统需要很大的开销。因此,奥巴马在竞选美国总统期间欠下了很多债务。
在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时,米歇尔和两个女儿的生活十分清苦,而且奥巴马每天都忙于总统竞选的政治事务,根本无暇顾及米歇尔母女。奥巴马的这些行为让米歇尔很愤怒,曾经想和奥巴马离婚。
但是,作为总统候选人之一的奥巴马是不可能和米歇尔离婚的,如果奥巴马在这个时候和米歇尔离婚,那么自己会失去许多选民的选票,很可能与总统之位失之交臂。
后来,奥巴马成功当选为美国总统,米歇尔为了奥巴马的政治生涯,只好和奥巴马维持表面上的夫妻关系,实际上两人早已形同陌路。相传,奥巴马和米歇尔虽然都住在白宫,但是他们却各自居住在不同的房间内。
在奥巴马成为总统之后,依然会做出让米歇尔恼火的事情。虽然米歇尔与奥巴马这时已经不再是事实上的夫妻关系,但是米歇尔名义上还是奥巴马总统的妻子,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希望奥巴马能在公共场合和媒体面前与她维持表面上的和谐。
但是奥巴马总是和周围的女政要们玩暧昧,这让米歇尔大为恼火,并认为奥巴马的这些行为是在侮辱她第一夫人的身份。可是,奥巴马并没有因此而收敛。
以上所说的这些都是传闻,并没有得到奥巴马和米歇尔本人的证实。但是,奥巴马与米歇尔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这些传闻是无凭无据还是无风不起浪?我们可以通过米歇尔与奥巴马在公共场合的一些肢体动作来进行推测。
2012年10月,奥巴马与米歇尔一起去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借此机会奥巴马和米歇尔接受了美国广播公司“观点”节目组的访问。
在这次访问的过程中,米歇尔表示:“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让奥巴马发疯。”要知道,奥巴马向来是以冷静闻名的。
在接受访问时,米歇尔和奥巴马像往常一样表现得十分恩爱,而且两人脸上的笑容也十分灿烂,表现得非常亲密。但是,如果注意一下奥巴马腿脚部的动作就会发现,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在访问的时候,奥巴马跷起了二郎腿,而且脚尖正对着米歇尔。虽然二郎腿的姿势在现实生活中十分常见,但是在肢体语言中所代表的心理意义却不是那么随意的。因为二郎腿的姿势常常代表着当事人充满敌意的内心活动,就好像是在向对方表示:“我并不喜欢你”。
奥巴马似乎是一个十分喜欢跷起二郎腿的人,因为奥巴马在许多公共场合都会跷起二郎腿,比如与普京会见的时候就会跷起二郎腿。
二郎腿的腿部动作在美国人身上是比较常见的,似乎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但是如果注意细节的话就会发现,奥巴马在与其他领导人见面的时候,虽然也会出现二郎腿,但是脚尖的方向都没有对准那些领导人,这说明奥巴马对他们并无敌意,但是在接受节目采访的时候,奥巴马却用脚尖对准了米歇尔。这说明什么?奥巴马并不喜欢米歇尔,奥巴马与米歇尔之间的夫妻关系并不好,那么传闻是无风不起浪的,很可能是真实的。
而且,奥巴马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的时候,如果与普京的意见不合并且出现分歧,奥巴马就会把二郎腿的脚尖对准普京,这说明此时奥巴马已经对普京充满了敌意。
当一个人独自处于一种很闲适的状态时,往往会跷起二郎腿。这时二郎腿并不代表敌对的心理意义。但是如果这时正好有人来了,这个人就会收起自己的二郎腿。
二郎腿的动作虽然很常见,但并不是一种礼貌性的肢体动作。当你和对方进行谈判的时候,最好不要出现二郎腿的动作。尤其是对方比你的身份地位高时,更不能出现二郎腿的动作。
如果你真的很习惯二郎腿的动作,那么就不要把跷起的那条腿的脚尖对准其他人,这不仅代表着敌意,而且是不尊重的表现,就好像你要用脚踢人一样。
在谈判中,如果对方突然改变了坐姿,跷起了二郎腿。那么,就说明对方已经对你产生了不满。
例如一个销售员在向顾客推销产品的时候,顾客突然改变了坐姿,以二郎腿的姿势面对销售员,而且还双臂抱于胸前。这就意味着,销售员该结束自己的推销工作了。因为顾客的这种姿势已经说明了他的态度,他不喜欢这个产品,也没有想要购买的意思。所以即使销售员继续推销下去,也是白费口舌,顾客根本不可能买他的产品。
此外,还有一种腿部动作所代表的敌意更加强烈,那就是“4”字腿。“4”字腿的标准坐姿是,在一般坐姿的基础上,将一只脚的脚踝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处,两条腿的姿势看起来就好像一个“4”字形状一样。
“4”字腿的坐姿通常会出现在男性身上,女性一般很少出现,即使出现也不会是公共场合。
当一个人出现了“4”字腿时,他有可能会把跷起的膝盖处对准别人,也可能会把跷起的那条腿的脚底板对准别人。虽然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尊重和有敌意的表现,但是后者不尊重和轻蔑的意味更严重一些。
因为当你把脚底板对准别人的时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你想要践踏对方。而且当你将脚底板朝向某人时,脚底处的污浊痕迹就会被对方看到,因为我们的脚底板通常都很脏,所以对方会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因此在谈判中,一定要切忌,不要出现“4”字腿的坐姿。
2010年6月,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当众宣布,众议院将在下月举行投票,投票的结果将决定是否起诉总统奥巴马未能忠实履行国会法律的行为。
在博纳发给众议院议员的备忘录中,强烈指责奥巴马具有攻击性的单边主义倾向,并且表示,如果再不制约奥巴马的权力,那么奥巴马就会像国王一样滥用职权,并且做出损害美国人民利益的决定。
此外,博纳还指出:奥巴马完全无视美国的法律法规,在下达一些命令时会绕开国会。而且,奥巴马有时为了实行自己的命令会自创法律,比如医疗改革和移民政策方面。
博纳表示,奥巴马在执行国会通过的法律法规时,已经超过了他所拥有的宪法权力。博纳认为美国总统的职责就是遵守法律法规,显然奥巴马并没有这样做。
后来,奥巴马与博纳见面谈判。在见面时,奥巴马笑得十分灿烂和讨好,但是他却出现了二郎腿的腿部姿势,并且脚尖对着博纳,这说明奥巴马对博纳有敌意。
但是,博纳对奥巴马的敌意更强烈,因为博纳不仅很严肃,没有笑容,甚至还出现了“4”字腿,这说明博纳真的很不喜欢奥巴马藐视美国法律的行为。但是,博纳依然还是尊重奥巴马这位美国总统的,因此他的“4”字腿只是用膝盖处对着奥巴马,并不是脚底板,这个姿势说明博纳并没有侮辱奥巴马的意思。
当一个人非常快乐时,他就会出现“快乐脚”。所谓“快乐脚”,就是指腿脚部兴奋地摆动或颤动。
“快乐脚”有时会突然出现,特别是当这个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时,他可能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不会在面部表情上表现出笑容,但是他的腿脚一定会欢快地摆动,以表示他快乐的内心。
在谈判的过程中,如果对方出现了“快乐脚”,那么就说明你所提的条件对方是很满意的。但是如果在谈判的时候隔着桌子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去观察对方腿脚部是否出现了“快乐脚”呢?
其实,你不用钻到桌子下面去观察,你只要注意他的肩膀处就可以了。因为当一个人的腿脚快乐地摆动时,会带动他的肩膀处一起轻微颤动。当然,这个变化是比较细微的,所以需要你仔细观察才能注意到。
在谈判的过程中,如果对方出现了“转向脚”,那么你就要识趣地赶紧结束这次的谈判,因为对方已经没有耐心再听你继续说下去了。
所谓“转向脚”,就是当事人将自己的双脚移开,脚尖处会偏离自己不喜欢的人或物。当一个人出现“转向脚”时,就说明他很想远离自己的位置。
在谈判的过程中,如果对方有不能耽搁的急事,那么他的“转向脚”的脚尖方向就对准门口处,这说明他想要赶紧离开这里。
这种“转向脚”的姿势如果不注意观察,很难觉察到。因为当一个人出现“转向脚”的时候,他腰部以上的部位不会出现任何变化。
躯干动作吐露心事
所谓躯干动作,常常是指一个人的腹部、肩部、臀部和胸部所出现的动作。我们的躯干动作和腿脚部的动作一样,能诚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但是却常常被忽视。
美国前任总统小布什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分别是芭芭拉和詹娜。虽然芭芭拉和詹娜是双胞胎姐妹,但是她们的不论是性格还是相貌都相差很多,根本不会让人联想到“双胞胎”这个词语。
小布什的性格与他的母亲很相似,都是火暴脾气,很容易发火。而小布什的妻子劳拉是一个性格平和沉稳的人,因此小布什与劳拉的夫妻关系非常不错,算是性格上互补的夫妻。
而小布什的那对双胞胎女儿,芭芭拉和詹娜的性格简直就是小布什夫妇的缩影。芭芭拉的性格与劳拉比较相似,都属于内敛沉稳型的;而詹娜的性格与小布什比较相像,脾气火暴,性格泼辣。
虽然小布什曾经感叹过:“指挥阿富汗战争比管教女儿要容易多了。”但是,小布什还是很疼爱这对双胞胎女儿的。不过,小布什表示过,他更喜欢詹娜,因为詹娜的性格和他很相像。
事实上,詹娜也很喜欢自己的父亲小布什。詹娜曾经说过,在她上大学的时候,有的同学说自己总统父亲的坏话时,她都会挺身出来为小布什打抱不平,甚至不惜与其他人发生争吵。
这些通通说明小布什与女儿詹娜的感情非常好。因此,在我们看到的詹娜与小布什的合影中,詹娜总是会出现腹侧前置的姿态,也就是把自己的腹侧倾向小布什。
当一个人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或物时,就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腹侧倾向他或它。相反,如果我们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或物时,就会出现腹侧否决的姿态,也就是让自己的腹部远离自己不喜欢的人或物。通常腹侧否决一共有两种姿势,一种是转身,让自己的背部对着自己不喜欢的人或物;另一种就显得更直接一些,转身然后离开。
腹侧前置和腹侧否决常常能诚实地反映出一个人内心的喜好。例如一对恋人,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出现腹侧前置的姿态,并且彼此之间还会挨得非常近,因为这样他们之间能进行更加亲密的视觉交流。但是如果他们之间发生了争吵,他们马上会结束腹侧前置的姿态,而转变成腹侧否决的姿态。
不论是人还是动物,他们的腹侧部位都是身体中最脆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攻击和伤害,因此大脑会十分关注对腹侧的保护。只要是稍微具有威胁的人或事物靠近,人们都会首先保护自己脆弱的腹部,腹侧否决也就出现了。
例如,小狮子们在玩耍嬉戏的时候,会出现仰卧的姿势,也就是把自己的腹部暴露出来,这说明小狮子这时正处于一种非常愉快和放松的情境中,它的安全感很高,不用担心被攻击。相反,如果小狮子遇到了敌人,需要攻击时,它绝对不会把自己的腹部展示给敌人,因为这是一种危险的行为。
在谈判的过程中,如果对方出现了腹侧前置的姿势,那么就说明对方正处于一种心理上很舒适的状态,而且警惕性也比较低,你可以利用这个有利的机会提出一些要求。
相反,如果对方出现了腹侧否决的姿势,那么就意味着对方对你存在着敌意,最起码表明他并不信任你。这时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想办法,让对方放下警惕,轻松地与你谈判。
此外,必要的时候你还可以用拥抱的姿势来表达出你的热情。拥抱的姿势属于很典型的腹侧前置。因为拥抱的动作需要展开双臂,把自己脆弱的腹部展示给对方。也就是说,拥抱的动作表达出了自己的喜爱。
与腹侧否决所代表的心理意义十分相似的就是躯干自我保护的动作。所谓躯干保护就是双臂交叉于胸前并且抱紧。
当一个人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物,但是却因为现实的情况不得不面对时,他往往会无意识地做出交叉手臂的躯干保护动作。这个交叉起来的手臂就好像是一道壁垒,把自己与不喜欢的人或事物隔离开来的壁垒。
在谈判的过程中,如果对方出现了双臂交叉的动作,那么你最好不要再继续苦口婆心地劝说对方接受你的建议,因为你的努力基本上会白费,对方的姿势已经说明了问题。
如果你发现对方渐渐放下了交叉的双臂,那么就说明你有希望了,因为这说明对方已经放下了对你的戒备,只需要再接再厉,就很可能会获得成功。
此外,这种躯干的保护动作还有一种延伸,那就是抱着某样物体在胸前,比如书或者毛绒玩具,等等。当然,这种躯干保护的动作通常会出现在女性身上。这个抱在胸前的物体常常代表着一个人的安全感。
当一个人在紧张或焦虑不安的时候,胸前抱有一个物体,那么他的紧张和焦虑会得到极大的缓解,自我安全感会得到提升。相反,如果胸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抱,那么他会感到一种孤立无援的无助感。
小动作所传达的信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小动作。这些小动作很细微,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才能注意到。虽然这些小动作都是当事人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但是却能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活动。
美国前任总统小布什在感到有压力或焦虑时,会出现咬嘴唇的小动作。例如在小布什刚刚得到9·11恐怖袭击的消息后,他就下意识地做出了咬嘴唇的动作。当一个人承受巨大的压力并且强力克制自己时,通常都会咬嘴唇。
此外,小布什还喜欢在公共场合挥动手臂,以显示出他男子汉的气概。
当一个人紧张的时候,会出现摆弄手指的动作。例如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感到紧张的时候,会不断地玩弄自己的小拇指,而且当布莱尔感到脆弱时,他会选择把手放进口袋中掩盖起来。
当布莱尔感觉自己被威胁时,他会下意识地用手抚摸自己的胃部以达到自我安慰的效果。当一个人经历一段悲伤或者充满威胁性的事情时,通常都会出现安慰性的肢体动作。
人的安慰性肢体动作有很多。吮吸手指,用手抚摸脖颈处、脸颊、额头、手臂,搓手或者用手搓腿等都是自我安慰性的动作。
此外,安慰性的动作还会有性别之分。例如有的男性感到不自在时,他会通过松领带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紧张。有的女性会通过抚摸项链或耳垂、头发等等来达到自我安慰的效果。
安慰性的肢体动作很重要,能泄露出当事人的许多秘密。因为这些行为表明了当事人的不安和不自在,也就是说对别人所说的事情产生了消极的反应。因此在谈判的过程中,要多多注意对方这种具有自我安慰性的小动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咬牙切齿的小动作,这个动作虽然容易被忽视,但是却很重要,尤其是在谈判的过程中。
咬牙切齿的动作是发怒的前兆,如果一个人出现了咬牙切齿的动作,那么就说明他处于非常气愤的状态,但是却不能直接发泄自己的怒火,所以才用咬牙切齿的动作暂时压抑愤怒。
如果在谈判的过程中,对方出现了咬牙切齿的小动作,那就意味着你肯定已经激怒对方了。这时你要做的就是想尽办法熄灭对方的怒火。如果你不这样做,对方最终一定会发泄出自己的怒火,而且这种发泄怒火的方式往往都具有一定的攻击性,最终受损失的还是你。
因为咬牙切齿的动作是一种最原始的攻击手段。如果你无法成功熄灭对方的怒火,那么只有走为上计了。
咬牙切齿的动作除了表明怒火之外,当一个人在做出艰难的决定时,也会出现,反映出了当事人做决定时的为难心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